馆藏建设与协调共享:方法、问题与思考_图书馆论文

馆藏建设与协调共享:方法、问题与思考_图书馆论文

馆藏建设与协调共享:方法、问题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数年来,由于书刊价格以几何级数的幅度猛涨而经费增长缓慢甚至不增,迫使图书馆分别采取保急需且利用率高的重点收藏;保品种减复本;保中文书刊砍外文书刊;砍高价书刊;保刊砍书;缩减设备、差旅等其它支出和寅吃卯粮,预算透支等措施,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十分严重的。我国的整体文献资源保障受到重大损害,已有一些重要书刊在我国绝迹;各馆收藏逐渐变得缺乏特色,连续性、完整性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是图书拒借率显著上升,据一些重点高校统计已高达70%,读者尤其是高校的师生反映强烈。

图书馆界已强烈意识到仅考虑本单位局部利益,孤立进行馆藏建设的策略是短视的。合作协调馆藏建设,开展资源共享已成为图书馆人的共识。目前,我们正处于互相协作的黄金时期,合作的愿望来自经济压力下产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现代技术提供了共享的可行性。现在我国图书馆协调订购,资源共享已从局部、小规模发展到全局和较大规模的局面。高校图书馆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和进取精神。

1 协调订购与资源共享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协调订购与资源共享的主要模式有:

1.1 国家教委外国教材(理工医农类)中心

这一计划始于1979年,主要目的是解决理工类外国教材的引进。从1985年起实现了理工医农配套,特别是改变了统订、重订方式,逐步实现整体完备、中心各具特色的藏书体系。经费由教委拨款和学校相应资助,由清华大学等13个中心分藏。各中心为高校系统印发藏书目录、开架阅览并承办复印服务。

1.2 国家教委文科文献信息中心

1992年教委在北京大学等15所高校建立文科文献信息中心,这是一个以学科文献布局为主、地域分布为辅,兼及语种、文献类型、地方文献等因素;布点注意强化重点,考虑中心所在校原有学科和文献优势的教委一级文科文献信息整体保障体系。中心共享服务的措施有:由北大统编《国家教委文科文献信息中心西文图书联合目录》,同时建立中心西文图书联合目录数据库,为实现网上联机编目和查询积累数据资源。

1.3 全国高校外文期刊联合收藏发展计划

1994年初,在全国高校图工委期刊专业委员会主持下,部分重点高校联合倡议制定,其目的是保住我国高校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外文期刊品种,并逐步扩大收藏面,提高与其他系统图书馆的合作能力,为建立全国期刊中心创造条件。1994年6月, 在南京大学召开了实施这一计划的协调会,北大、清华、复旦等近50所各类重点高校参加,通过协商分工,保住了近百种高价重要期刊。北图、中情所、中科院文献中心、上海图书馆等单位也应邀参加协调保种工作,这对打破我国的条块分割状态,建立全国总体文献保障体系,将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尤为重要的是,这次协调在没有外部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取得了成功,体现了我国图书馆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团结务实精神。

1.4 专业协作网与地区性协作网

按学科专业和按地区协调具有凝聚力强、易于实施的优势,国内外成功的实例很多。

1988年成立的全国高校数学情报网,成员有高校数学系、所资料室共150余个单位。已成功组织了数年的期刊协调工作, 基本保住了我国必需的数学期刊品种。该网编制了《全国外文数学期刊馆藏联合目录》、《全国高校西文数学图书数据库》,后者还获得国家数学天元基金资助,在资源共享方面运作良好。

1990年以来,中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已基本建成,全国80%以上医科院校已入网。该网络分成国家、行政区、省三级联网,资源共享取得了良好效果。

1994年4 月成立的华东地区农业院所文献信息协作网打破了高校系统界限,以高校、农业科研所为主体联合进行农林文献资源合理布局、共建共享工作。

此外,全国天文学情报网成立于80年代中期,是以科学院、各省天文台、高校联合共建的协作机构,在天文信息开发利用方面成效显著。

近年来,北京、上海、南京等高校、科研机构、公共馆较强的城市都开始了书刊联合订购、联合编目的工作,并呈现向周边地区扩展的势态。这些地区协作网已汇集高校、科学院、公共图书馆、大型厂矿企业等单位建成地区文献信息保障联合体。通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和开发利用,为所在地区的经济、教学科研、文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成功范例。

我国图书馆馆藏共建共享工作已取得了进展,但全国范围的整体布局、协作共享短期内仍难以实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 )我国地域广,文献信息传递不便。(2)现代通讯技术条件较差且费用高。(3)检索工具少而不全。(4)外文图书协调收藏尚未起步。(5)文献的有偿提供,收费不尽合理。(6)缺少外部经费支持,宏观调控能力弱。 (7)图书馆条块结构管理的弊端未解决等。

2 对今后馆藏建设的思考

2.1 国家重视与支持的必要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立国之本”,这些都离不开发达的图书馆事业。政府在经费投入和文献资源整体建设方面要有切实措施。发达国家的整体文献建设模式值得借鉴。英国赋予不列颠图书馆文献供应中心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收藏其他图书馆找不到的最广泛范围的资料,通过外借和提供复印件方式为用户服务。美国在芝加哥研究图书馆中心设立了全国性罕用研究资料库。早在1958年美国就通过了采购与编目国家计划的公共法案(PL480), 它已成为国会图书馆采购外国资料的联邦政府计划,提出要收齐世界所有重要出版物。我国要建立整体完备的文献保障体系也必须有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教委文科文献信息中心是一种很好的模式,目前急需建立理工农医等方面的文献信息中心。北图、中情所应分工共建其它系统无力收藏的文献保障中心。这样,学科范围和地区性协作才能有所依托并主要致力于提高效益。

2.2 资源共建共享应打破条块界限

美国的馆藏合作发展最成功的是跨系统的地区性协作。我国由于地域广大、通讯不够发达,开展地区性协作较易克服这些困难。用地区协作的成果进行更大范围直至全国性协调则可能使布局趋于合理,效益更加显著。

2.3 大力开发资源,向社会开放服务

资源共享应坚持为更多用户服务的信念,图书馆要在传递速度、服务质量方面下大力气,从而形成协调共享出效益、效益促进更广更好的协调的良性循环。只顾眼前和本单位利益的举措是资源共享的障碍。

2.4 图书馆联合向出版社直接购书

我国一些图书馆已开始取消多层次分散订购,转为联合向出版社购书的采购行动。这对馆藏合作发展和资源共享、促进联机检索等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应在我国大力推广。建议我国政府对图书馆购书免税并享受书店同等折扣,使图书馆获得更多图书。

2.5 图书馆试行对消遣性读物外借收费

学术图书馆不应成为用户阅读娱乐性读物的场所。采取对消遣性读物外借收费可以制约读者阅读倾向,并可稍有收入用于补充图书。

2.6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文献信息交流的合作

我国学术界的国际交流相当广泛而频繁,教学科研人员获得优价或赠送的资料数量可观。图书馆应加强与他们的合作,争取优惠订购书刊和促进交流资料的收藏共享。

尽管图书馆想方设法,在馆藏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我国的文献资源建设仍未走出困境。

目前的困境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取决于社会需求程度并以经济、教育、科技发展为前提。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经济、教育和科技正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世界范围的飞速发展的新技术、信息产业正强烈推动图书馆的变革。国际通讯网络把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地球正在“缩小”,信息高速公路已经成型。国际网络Internet已成为贯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工业企业乃至普通家庭的国际性网络。尤其令人鼓舞的是我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已开始启动,加入国际网络对弥补我国缺少的文献信息具有关键作用。“211 工程”的启动对建设一流大学图书馆无疑将是巨大的推动。

图书馆事业的社会化和资源共享是时代的要求,当前图书馆馆藏建设策略应是强调整体、合作发展、资源共享,力求在变革中稳住阵脚。

(收稿日期:1994-07-15)

标签:;  ;  ;  ;  ;  ;  

馆藏建设与协调共享:方法、问题与思考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