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_倪付峰

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_倪付峰

摘要:随着铁路网的不断完善,中国高铁也迎来了建设发展的黄金时期。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高铁的需求性和依赖性也是相当巨大的,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国高铁发展的前景必定也是可观的,而且其价值也将实现最大化。中国高铁发展引领着上下游多个产业的快速转型与升级,同时,高铁的发展带动钢铁制造业产品的出口,使中国逐渐走出“世界加工厂”的制造业格局,高铁成为我国跨境贸易、经济、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与六大经济走廊建设相呼应,做到互联互通。

关键词: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市场机遇;发展前景

1我国高铁发展历程

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高铁产业的起步相对比较晚,然而发展速度却非常快。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也标志着我国至此进入了高铁时代。

2010年的12月,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RH380高速列车进入试运营阶段,试验速度高达486.1公里每小时。2011年的6月,此类列车开始正式运行,其起点为北京南站,终点至上海虹桥站,整个运行过程全长1318公里;2011年的12月,由广州到深圳的广深专线正式进入运营阶段,全程最高速度达到300公里,共运行102公里,最短运行时间大概为35分钟,中国高铁进入300公里每小时速度时代。2017年7月27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安排“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开展时速350公里体验运营,通过全面系统的科学论证和综合评估,一致认为,京沪高铁满足按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运营要求。2017年9月京沪高铁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后,“复兴号”高铁按时速350公里每小时正式上线运营,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

2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的市场机遇

2.1国际社会对高铁发展有极大需求,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正逢其时

目前,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建成高铁线路并开展运营,表现出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铁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青睐。从2008年第一条京津城际高铁开通以来,高铁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带动了高铁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高铁成为城际间联结的新纽带,助推了多个城市产业群形成,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出行,带动了资金、人才和物资流动。随着高铁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高铁未来建设规模将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据欧洲铁路工业联盟(UNIFE)估计,欧盟新增9000公里,其中英国在2030年前修建一条连接苏格兰和伦敦的高速铁路,投资340亿英镑,法国希望新建约1300英里的高铁,西班牙准备拨款1300亿美元进行高铁建设;美国计划到2030年前新建高铁1.2万公里;在亚洲的印度尼西亚、泰国、哈萨克斯坦、越南、缅甸等正在规划或已经开始高铁建设,发展中国家将新增高铁里程约为1.4万公里;到2030年,俄罗斯将投资750亿欧元建设高速铁路,印度将对现有铁路进行大规模扩建、改建;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5年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将达到3.8万公里,即从2016-2025年每年将平均新建高铁2000公里,年投资将达3500-4000亿元。这说明,高铁建设在全球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各国需要采用这种新型、高效、环保的运输方式,以建设本国城市、区域之间的运输线,或是与国际运输大通道相衔接,推动本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人员往来和贸易便利化。面对全球高铁建设大发展的市场机遇,中国高铁的国际化发展正逢其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一带一路”战略与高铁国际化发展将相互支撑,相互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将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宏伟构想,而高铁将成为这一战略实施重要的牵引力。在学者高柏设想中的泛亚铁路、中亚铁路、欧亚高铁、中俄加美高铁线路,如图3所示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高度重合,而“一带一路”战略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一些高铁合作项目正在务实推进,比如:中国参与承建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和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高铁项目,全长533公里,其中中国企业承建158公里,已经建成通车;中国承建的印尼雅-万高铁已于2016年1月21日开工建设,全长150公里,时速300公里,将全面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中国装备;中俄签署了《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勘察设计合同》,土耳其希望将东西高铁项目纳入“一带一路”等等,全球已有28个国家就高铁建设或合作与中国进行洽谈。“一带一路”沿线高铁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间要素的流动,为区域一体化提供助力,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同时,“一带一路”是平衡我国国际贸易中过度依赖海上运输的弊端,实现海陆共同发展,减少国际贸易风险的国家战略,也是为了减轻国内过剩产能的压力,“一带一路”战略中以高铁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沿线许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急需进行投资和建设。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联合多个国家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为高铁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国家领导人为推进高铁装备的出口,进行了富有成效的高铁外交,在国际上树立了中国高铁的良好形象。

3中国高铁的发展前景及展望

从微观层面对高铁的发展分析可以看出,高速铁路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不仅有利于区域内的人才交流,同时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等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铁路网络的逐渐扩大,将很好的解决地域之间的距离问题。从宏观层面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速铁路的建成不仅有利于不同区域内定居民的往返,同时对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速铁路的建立将促进区域内的产业进一步升级。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高铁的建成有利于加速区域内的产业升级,企业在提升自身社会影响力的同时加快了现代化企业的建设脚步。高速铁路建设为相关区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更有利于不同区域之间的贸易往来,从而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有效推动区域内产业优化分工,围绕构建高铁沿线产业链条,形成比较优势,实现沿线地区的产业协调互补发展。另一方面高铁的建成将促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其他产业的不断。高速铁路具有速度优势,能够显著吸引壮大旅游、商贸、房地产、文化教育等与旅客和速度有直接关系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打造高铁枢纽经济,提升发展整体势能。高速铁路的不断完善对区域内其他交通枢纽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些现代化枢纽不仅是集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综合体,更是集交通、商业、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高速铁路对区域内及邻近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效果逐渐显现,对于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等资源,加速形成地区聚集效益,打造城市新兴经济增长极,提升整体发展能级,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综上所述,高速铁路的建设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和技术改革,它的出现是对铁路运输行业的又一次创新性革命。它的出现不仅有利于人们的出行,缩短旅途时间,同时也为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下,高铁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高速铁路建设仍将是我国未来铁路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高速铁路网的进一步完善,相信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将迎来又一次飞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纪明葵.高铁开启思路时代[J].中国投资,2015(01).

[2]]高伟皓.我国高铁的现状及发展展望研究[J].山西科技,2016,32

[3]马文景.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勘察设计,2015,(6).

论文作者:倪付峰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  ;  ;  ;  ;  ;  ;  ;  

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_倪付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