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效益:产业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_经济增长论文

质量与效益:产业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_经济增长论文

质量与效益:工业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效益论文,关键论文,质量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业生产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1995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经济发展应下决心克服那些盲目追求产值、速度的倾向,把注意力切实转变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走“投入少、产出快、质量好、消耗低、效益高”的发展道路。

关于发展速度问题

一个合适的经济发展速度意味着向社会提供充足的商品和服务,增加社会总供给,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经济增长率过高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经济增长率过低会带来企业大量亏损、停产,产品大量积压,过多的失业,过大的赤字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引起社会不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在这样二个方面保持均衡成为经济增长的基本要求。

199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左右,工业生产稳定高速增长。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第二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从工业经济的运行看,工业经济发展并未成为近期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通货膨胀的需求拉动并不明显。绝大多数工业品供需平衡或供大于求,一些能源、原材料产品供求关系平稳,价格回落,“瓶颈”环节对工业的发展制约较小,煤炭、原油等能源产品库存增多,运输相对宽松,经济增长的进口依赖减少,工业品出口大量增加。总的来看,1994年的工业经济的增长基本处于资源可支持的范围之内。

从工业经济增长的周期来看,1993年是这次经济增长的高峰,1995年将呈现一定的平稳回落态势,但增长速度依然较高。从各方面条件看,1995年我国工业经济仍面临较多问题和矛盾,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的任务仍很艰巨。只有继续实施比较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才能使工业经济在平稳回落中保持较快增长。1995年,仍坚持适当偏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把工作重点真正放到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上,突出企业改革和结构优化两大重点。应坚决把经济增长中那部分没有效益、甚至有害的速度坚决压下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粗略估计,1995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2-15%是较为合适的。

关于市场问题

1994年,受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不适销对路、质量低劣,宏观政策“从紧”以及进口冲击影响,社会对工业品的有效实物需求相对不足,绝大多数的工业产品属于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一些产品库存积压现象严重,影响了生产正常循环。工业产销率全年平均为95.48%,与1993年相比低0.92个百分点,产销总体状况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其中国有企业去年不合理库存占用的比例曾高达20%,总的来看,工业产成品积压仍呈继续增加趋势。

1995年市场形势将相对平稳,但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工业的消费需求不会有很大变化,一般工业消费品将面临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煤炭、电力供应将相对宽松,企业的市场制约仍将较为明显。国家要加强和改善市场的宏观调控,搞好市场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平衡,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在市场为导向,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生产与流通的有机结合;重点支持畅销、适销产品的生产,对滞销积压产品进行限产,支持企业发展名牌产品;以多种形式组织和推动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促进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

关于资金问题

资金紧张一直是不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困扰因素,也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据粗计,1994年底我国国有经营性资产达到30785亿元,财政计划收入4759亿元,发行国库券1028亿元。城乡居民存款15000亿元。这四笔资金中,第一笔会全部投入运营,后三笔只要其中1/10用于投入和周转,也足够GDP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高储蓄、高积累,再加上外资的大量流入(1994年估计达350亿美元)等等,从宏观上来说我国的资金总量是比较充分的。

在我国工业系统中,由资产使用效率提高所增加的净产值占全部新增产值的“效益贡献率”只有20%左右,而德国等12个经济发达国家达到50%左右,阿根廷等20个发展中国家也在30%上下。我国资产运营效益仍十分低下。

1995年我国将继续实施适度偏紧的财政金融政策,寄望于从总量上解决资金紧张矛盾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应在合理投资规模前提下,调整投资结构,严防资金流失,促进资金进入良性循环:严格经济立法,严肃执法,盘活资金存量,加速资金周转,下大力气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关于结构问题

我国经济现在正处于转型期工业化进程当中,根据产业结构转换的规律和时机,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条件。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结构矛盾,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失衡、工业病态高加工度化以及企业重复分散建设严重、规模效益差等,严重影响经济健康发展。从今后几年来看,某些“瓶颈”障碍的制约,基础产品价格的上涨,工业发展从供给约束向需求约束转化,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产业结构转换强度的增大,产业面临艰巨的重组任务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等都将制约工业经济的增长。

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在经济增长中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就成为迫切的要求。通过加快实施破产、兼并、重组的步伐,合理调整固定资产的结构,加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力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提高结构优化效益。缓解电力、石油、矿产资源储量等“瓶颈”约束,控制基础产品价格盲目上涨,增强企业出口竞争能力,努力开拓市场,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促进工业内部结构优化和比例协调。要注重发展规模经济,组织专业化生产,发展跨地区、跨行业,工、技、贸、金融相结合的企业集团,发挥综合优势,促进资金的积累和纵横融通,进行生产和资金的集中,增强风险承受能力,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关于企业技术进步

改革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金投入,技术进步不快。我国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8%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水平,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30%的水平。我国科技基础薄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主要的机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5%,数控机床在技术水平与国外相差15-20年,自动化仪表及其元器件技术同国外产品相差2-3个数量级;电子行业中计算机硬件、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广播通信行业与国外相差15-20年;汽车产业中,重型车、大客车、专用车自重约比国外同类车重10-20%,油耗约高10-30%等。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应走依靠技术进步的道路。在我国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技术改造的投资比率,集中投入,加大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强度,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步伐。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努力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推动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水平上台阶。大力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产业的装备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一批代表国内最高水平,在国际上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通过科技进步效益,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标签:;  ;  ;  ;  

质量与效益:产业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_经济增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