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失去“亲社会行为”的原因_亲社会行为论文

青少年失去“亲社会行为”的原因_亲社会行为论文

青少年为何丧失“亲社会行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某中学学生,在同班同学获得全市的大奖后,不是高兴,而是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在背后大发议论,评头论足;某学生听说同学自我感觉考得好,竟然偷偷溜入教师办公室,将同学试卷的正确答案全部涂掉;一个15岁的少年,为了能保证自己上大学,在父母宣布“三个孩子谁考上大学就供谁,考不上的要干活挣钱供考上的”后,将自己的亲生弟妹同时活埋,理由竟然是:“杀了他俩,父母就可以集中精力培养我上大学了”;无独有偶,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被同伴在游戏中埋葬。这些现象和案例让大人们震惊了!长期以来,在人们眼里,中学生都是单纯的孩子,人们过多地关注经济、生活,却把身边的孩子疏忽了!

于是,人们开始把青少年的行为和其道德品质联系起来,诸如,“品德败坏”、“品行不良”等。其实,在青少年这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心理根源,其中,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丧失是其根源之一。

亲社会态度是指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乃至奉献等利他的社会态度。由亲社会态度派生出来的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与亲社会态度和行为相反,逆社会态度是指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态度,由逆社会态度派生出来的行为则是逆社会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E·O·威尔逊认为,亲社会行为倾向源于动物的遗传本能。亲社会行为在动物身上有很多体现,如,当蚁受到攻击时,那些已经受伤的蚁比没受伤的更有可能离开巢穴,而且前者在同入侵者搏斗中同样有着很大的反击性,它们好像知道:受了伤的蚁与未受伤的蚁相比,对巢穴没有什么用处了,所以它们看起来像是一个自我牺牲的实例;在蜜蜂中,工蜂会用叮的办法攻击入侵者,当它叮了入侵者以后,螫针就留在入侵者身上,这样叮入侵者的工蜂就死掉了。这说明,工蜂虽然死了,但它却增加了蜂群生存的机会。威尔逊同样认为,亲社会行为也是“人类本性”天生的部分,在我们的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是无须学习的。

在人类“亲社会行为”的作用下,我们人类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利他行为时时处处可以看到,如,共同协作战胜种种自然灾害,冲进燃烧着的火海冒死去救儿童,跳进洪水急流里去抢救落水的人,帮助正在受攻击的弱者。尽管如此,“逆社会行为”也总是给我们的社会不时带来隐痛与羞耻,如,我们常常听到人们遇抢劫、遭杀害,而那些原本能够给予受害人帮助的人却袖手旁观等等,显然,这是人们“亲社会行为”丧失的表现。令人担忧的是,“亲社会行为”丧失的人群有年龄提早的趋势,在青少年身上已初露端倪,他们对他人缺少同情心,对人表现为冷漠、嫉妒、不满,更有甚者,以捉弄他人、诋毁他人、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如前所述的例子已不再是偶然现象。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丧失有其复杂的社会因素。从社会来说,现代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商业电影电视,出于商业目的,大肆宣染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残酷争霸,自我意识尚未发展成熟的青少年容易受到感染和误导,盲目崇拜那些人性泯灭、置人于死地而后快的“超人”。一些家人对孩子的教育也常有利己主义的色彩,让孩子“各人自扫门前雪,别管他人瓦上霜”,甚至教孩子去损人利己。

学校中教师权力的不恰当使用也是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丧失的社会因素之一。由于教师的角色使然,奖励和惩罚成了教师的权力。但是,一些教师在运用自己的权力时,有失公平公正,破坏了学生身上潜在的“亲社会行为”倾向。如,在班级中,当教师对某个学生给予表扬时,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其他学生;教师在运用惩罚的权力时,对犯同样错误的学生,总倾向于对平时表现不够好的学生给予更严厉的惩罚,而对成绩好的学生却免于批评惩罚。久而久之,不仅会造成学生漠视教师的奖励与处罚,而且,受表扬的学生很快成为众矢之的,很难得到其他同学的“亲社会行为”。长此下去,学生会把这种情绪迁移到其他人身上,“亲社会行为”倾向也就逐渐消退。

青少年压力过大是其“亲社会行为”丧失的诱发原因之一。在一部分学校教育中,过度的畸形竞争使分数成了学生身上沉重的包袱,并且,学生的主要压力还不仅仅源于课程本身,家长及外界所施加给他们心理上的压力才是最大的“负担”。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寄托了太多不切实际的期望,过高的目标值造成了儿童过大的心理压力。“孩子从一背上书包就像背上沉重的枷锁,从此便失去了天真与烂漫”,在这种压力之下,青少年满脑子只有竞争,只有战胜他人,嫉妒、自私、不与人合作等不健康心态与日俱增,长期下去,青少年的“亲社会能力”本能倾向消失殆尽。

青少年的不健康心理是“亲社会行为”丧失的主观原因。青少年的不健康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期望值太高:一般个体总会对自己提出一定的期望,但如果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会使人产生强烈的厌世心态,并且把怨恨迁怒于他人。②自卑感太浓:适度的自卑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人迎头赶上。但自卑感太重,则可能使人走极端,退缩、保守,或者出现攻击他人,怨恨他人,以他人的失利做为维护自己心理平衡的支点。③嫉妒心太强:其他同学在学习成绩方面的优秀,能力方面的专长,仪表上的出众,家庭物质条件的舒适等都会导致部分同学由羡慕发展到嫉妒,从而造成心理失衡,进而不择手段地追求,一旦追求不到,则以破坏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嫉妒心。④承受力太弱:过度挫折可引起学生趋向目标的行为受阻,导致心理承受力不稳定的学生去寻找产生挫折的客观原因,攻击认为使其产生挫折的人或物,从而产生逆社会行为。⑤自私心太重: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特殊的“六个大人一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下,他们从小就形成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他人利益之上,在学校则表现为不愿帮助别人,害怕同学超过自己。

标签:;  

青少年失去“亲社会行为”的原因_亲社会行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