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管理创新-以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创建为例论文

乡村旅游管理创新-以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创建为例论文

乡村旅游管理创新
——以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创建为例

张雪丽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311231)

摘 要: 我国乡村旅游管理面临乡村旅游管理人才缺失、业态同质化、乡村文化凋敝、村庄运营管理绩效低下等问题。文章以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创建为例,提出资源禀赋转化经济资源、产业融合做活乡村旅游、村民共建,主体参与、旅游宣传立体多元和市场定位差异化经营等五个方面的乡村旅游管理创新路径,希望为广大农民真正从乡村振兴中得到幸福感和获得感。

关键词: 乡村旅游;景区村庄;管理创新;文旅融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1]。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然而,我国乡村旅游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管理存在人才缺失、业态同质化、文化凋敝、管理绩效低下等问题。从乡村旅游管理的角度来看,浙江省的万村景区化战略是乡村旅游管理的创新点。浙江省“万村景区化”使乡村旅游成为了浙江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和农民致富的动力之源,环境美、产业旺、文化兴的美丽村庄景区在浙江遍地开花。

1 当前乡村旅游管理现状

目前乡村旅游运营管理面临以下问题:

式(10)中:μm、μ0分别为泥浆混合物和载流体的黏度;Cv、Cv,max分别为颗粒体积分数和颗粒体积比浓度极限。

1.1 乡村旅游管理人才缺失

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三化现象”(空心化、空巢化、老年化)非常普遍,乡村成功创建景区村庄后却面临着运营旅游管理人才的缺少,如讲解人员、营销策划人员等;本地村民旅游参与度低,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很大制约和瓶颈。

1.2 业态同质化倾向严重

目前许多乡村旅游产品依然比较单一,创新性不够,仍然停留在农家乐、采摘、垂钓、花海、民宿、农庄等初级形态[2]。部分村庄开发的旅游资源十分相似,未能突出地方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且存在相互压价竞争现象。

1.3 乡村文化面临消逝

耶和华上帝将亚当带到伊甸园里安置了,命他修整照看园子。并下达戒谕:这园子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便摘吃。只有那善恶智慧之树结的,你不要去吃它;吃了,你当天必死!”

1.4 村庄运营管理绩效低下

乡村的历史文化、民俗活动等都是文化的范畴。乡村的文化,也是乡村景区化的核心IP,也是有望成为核心吸引物潜质的[4]。可利用文化礼堂、公共廊道等乡村文化空间,嫁接社会力量参与经营。经营的形式可为文化演艺、休闲消费(咖啡、茶等),开发乡村咖啡吧、茶吧等消费空间。

2 乡村旅游管理创新的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创建实践

2.1 万村景区创建的背景和意义

立足村庄资源特色,科学规划布局,将当地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资源。如金华开发区越溪白鹤村依托村东厚大溪原生态的柳树、枸树等古树群,龙虾养殖场、果园田地等的优势,成功打造首个集观景、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原生态观景长廊。同时该村在2017年引入“丛林穿越”、“水上乐园”以及“激情卡丁车”、“趣抓滑泥鳅”等多个休闲娱乐项目,成为汤溪镇小有名气的休闲景点。

2.2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创建的乡村旅游管理创新策略

2.2.1 资源禀赋转化经济资源

(1)农旅结合创营收

万村景区化是基于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背景下提出来的,2017年5月23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开展景区村庄创建,到2021年末累计建成10000个A级景区村庄,其中3A级1000个。6月14日,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车俊书记提出推进“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中定义A级景区村庄是以村庄、社区及其村民或居民生产、生活范围为核心,以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建筑风貌、历史遗存、民俗文化、体验活动、特色产品为主要吸引物,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的区域。打造万村景区化旨在通过乡村景区化,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特色产业体系构建、村民经济增收、乡村生态环境提升。

2.2.2 产业融合做活乡村旅游

二是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维护良好水事秩序。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水行政执法体制,提升水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河湖专项执法活动,加大督办整改力度,对水事违法案件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维护良好水事秩序。研究建立水利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不断提高水利法治建设规范化水平。

在分配生产设备的可利用时间时,可以具体到每一台设备上,此时生产管理者可以作出精细到每台设备上的生产调度与安排,这样的安排有时比按设备种类去分配更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资源.

主要依据当地农业资源与产业特色打造休闲旅游活动。如利用村庄的稻田开发插秧节、丰收节等活动,创意设计了插秧,割稻、挑萝框等活动。2018年,金华开发区越溪白鹤村结合稻田、菜园等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研学游,创造了一日接待研学1500余学生的记录[3]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乡村传统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民俗活动、手工技艺等乡土文化逐渐消逝,村庄缺少吸引游客的乡土体验项目,游客重游率低,导致乡村旅游的运营可持续性差。

(2)文化产品运营创收

乡村旅游管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景观维护、硬件设施维护、景区安全等,然而仅靠村集体和政府的补贴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村庄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导致乡村旅游运营绩效低下。乡村干部、旅游公司或投资者对景区村庄管理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导致村庄知名度低,乡村旅游带来的旅游收入捉襟见肘。

村庄是乡村旅游的主要载体,为了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将村庄打造可观、可游、可玩的旅游活动平台。乡村旅游的基础是农村,只有产业融合才有出路。

(3)体旅融合创营收

On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Wave Added Resistance Concerning Minimum Propulsion Power Setting……………JIA Teng, DONG Guoxiang, GAO Yuling, LI Chuanqing(2·18)

“旅游+体育”等业态的植入,可依托滨水资源条件开发沙滩公园,创造系列乡村水上游乐活动。如桐庐的生仙里景区以漂流运动为代表的“旅游+体育”等业态的植入,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带领当地百姓实现致富。

2.3 村民共建,主体参与

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需要依托农民自有资源,农民既是旅游开发的主体、建设的主体、服务的主体,也是利益主体、发展成果的享受主体[5]。在乡村旅游管理过程中,关键是培育乡村群众主观能动性,实现思想扶贫,产生造血功能,从而实现乡村创收。融合乡贤的力量来建设乡村,要请村里的能人来建设工作室、创客空间。

2.4 旅游宣传立体多元

借力智囊出谋划策,借外脑谋划村落景区运营思路。如临安邀请旅游方面专家到大峡谷村召开村落景区运营策划会,集思广益。也可利用节庆活动进行宣传,提升乡村旅游品牌。

在对顶层住户的排水设计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屋面以及阳台的排水设施,做好合理的设计工作。在有些建筑中,对于屋面和阳台的排水设计不够合理,雨水斗和采集方法不对,致使雨水进入到阳台,在阳台排水不利的情况下,对室内地板造成浸泡,给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所以为了减少雨水对居民的影响,应该合理的设计屋面以及阳台的排水设施,保证雨水能够正常的排出。

2.5 市场定位差异化经营

乡村运营要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指导,乡镇领导班子要深入分析和评判旅游客源市场,做好精准定位,与区域乡村走差异化经营路线。如金华开发区越溪白鹤村在区农办(旅游办)支持和指导下,村书记陈定粮和村班子结合金西区块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精准定位,决定与寺平古村、上境古村错位发展,重点发展儿童研学和亲子游,打造白鹤殿口村品牌。

3 结论

总之,乡村旅游要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乡村旅游景区村庄创建和运营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要增强致富内生动力,实现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向往。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创建以村落为依托,充分发掘、优化现有特色资源,牢牢把握住产业融合这个主线,发挥旅游的融合带动作用,促使乡村经济内生式增长,使得当地百姓实现致富。

参考文献

[1]傅林放.旅游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N].中国旅游报,2017-12-12(A09)

[2]康乔娜.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旅游发展[N].西安日报,2018-01-16(002)

[3]贡小兵.秋季研学“人气爆棚”白鹤殿口村将迎来“千人团”[EB/OL].https://zj.zjol.com.cn/news/1062486.html,浙江新闻客户端,2018-10-30

[4]石春松.全域旅游背景下A级景区村庄创建路径思考[EB/OL].https://www.sohu.com/a/214261526_757424,今日新昌.2018-01-02

[5]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求是,2007(1):42-44.

[6]贡小兵.美景变“钱景”“白鹤”振翅飞[EB/OL].金华日报,2018-09-25

作者简介: 张雪丽(1976-),女,浙江温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民宿管理。

收稿日期: 2019年8月12日。

标签:;  ;  ;  ;  ;  

乡村旅游管理创新-以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创建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