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校学员体能训练与心理疲劳论文_任泽华,常涛涛,周宦龙

浅谈军校学员体能训练与心理疲劳论文_任泽华,常涛涛,周宦龙

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

【摘要】疲劳及其控制是现代运动训练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调研思考,分析归纳了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的主要导致原因,提出了微观调节、宏观防控和引入心理行为训练的综合防治策略。

【关键词】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

体能训练心理疲劳,是指在体能训练环境下,由于诸多因素的反复刺激而使人产生的心理负荷积累到一定限度时,所对人造成的心理不安和疲劳感。它是学员主观体验的一种倦态,常常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反映迟钝、动作错误率上升、运动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定,意志减弱、厌倦训练等,严重时还会出现消化不良,失眠,内分泌紊乱等躯体化症状。体能训练心理疲劳容易使学员的训练效益降低,甚至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一、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的原因分析

1.参训内驱力不足。一些学员认为:现代战争打的是高新技术,拼的是先进装备,“刺刀+格斗”的拼杀早已让位于“键盘+按钮”的非线性、非对称、非接触作战,因而体能训练只要应付考试过关就行。这种思想上的糊涂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员参训的内驱力明显不足。

2.心理适应力不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军校学员不同于一般的地方院校大学生,是一个本身就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的群体。军校生活的特点,要求学员必须保持高水平心理适应力,经受严格的管理约束,承受繁重的作业和公差勤务等潜在压力。一些学员压力较大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出现心理疲劳。

3.意志品质薄弱。当前步入军校的学员中,大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学员都存在怕苦怕累的思想,尤其是军校现实与理想中的大学浪漫生活的反差,给意志薄弱的学员造成了极大的不平衡心理。体能训练是伴随着“苦”、“累”的过程,一旦学员意志品质薄弱,就会使学员的训练自我效能感降低。

4.训管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目前训管手段存在着目标设置粗放、阶段性细化程度不够的现象。用这种粗放设置式的目标,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目标分段控制,势必造成训管手段僵化。学员一旦经过长期努力训练仍无法实现终极目标时,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

三、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的防治策略

1.强化知识教育,提高思想认识。首先,要宣传普及心理知识,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心理快报等宣传活动。其次,要注重从体能训练中去加以教育引导,坚持把解决心理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最后,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培植学员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也是学员经受挫折和出现心理疲劳后的疗养所。

2.强化文化熏陶,培养良好意志品质。中国传统文化里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卫生思想,对中华儿女的心理产生独特的影响。要立足中华文化底蕴,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积淀,从红色文化中获得激励,从优秀影片中汲取力量。

参考文献:

[1]陈琼玉.军校学员教育与管理[M],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

[2]吴丹,曹桂华.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与管理[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3]李宗昌.与时俱进实现提高学术活动质量的新跨越[J],学会,2014.

作者简介:任泽华,男,1996年生;常涛涛,男,1992年生;周宦龙,男,1996年生,三人系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装甲步兵分队指挥。

论文作者:任泽华,常涛涛,周宦龙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1月总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浅谈军校学员体能训练与心理疲劳论文_任泽华,常涛涛,周宦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