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流行语“尬X”谈“尬”字的音节语素化论文

从网络流行语“尬X”谈“尬”字的音节语素化论文

从网络流行语“尬X”谈“尬”字的音节语素化

郑小姣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00)

摘 要: 语素化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从历时角度看,其常见形式为单音词降至构词语素。现今网络中颇为流行的“尬X”式热词,其背后反映的升格的音节语素化现象值得关注。本文从“尬”字语素化后的构词方式着手,探讨相同的“尬X”形式下隐含的不同的结构关系;从“尬”字的意义及方言词这两个角度,分析“尬”字能够语素化的条件;从争夺流量的媒体平台、省力心理、从众心理这三个角度,分析“尬X”式新词流行于网络的原因。

关键词: 音节语素化 方言词 网络流行语 “尬X”

1.引言

近年来,“尬聊”一词风靡网络,甚至跃至2017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尬X”式新词,如“尬舞、尬演、尬笑”等频繁被大众所使用。“尬X”中的“尬”本是典型双声式联绵词“尴尬”中的一个无意义的音节,如今一跃成为活跃的构词语素,可以自由地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被大众使用,我们称此现象为音节语素化。语素化有两种常见的形式:一是古汉语中,有些单音词演变至今,失去独立使用的功能,降至构词语素;二是本文讨论的音节语素化,即一些无意义的音节,上升为可以自由构词的语素。对于音节语素化的定义,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在这里,我们采用张斌在《新编现代汉语》中的定义:“所谓音节语素化,主要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

3.由于招标代理机构对有关政策规定把握不住,业务能力不强引起的不规范行为。一是招标采购文件存在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条款。二是采购文件未体现政府采购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之政策。三是采购公告内容信息不完整。四是采用综合评分法时评审标准中的分值未与评审因素的量化指标相对应。五是采购需求中的技术要求指向特定产品。六是采购文件将非进口投标产品生产厂家授权函原件及售后服务承诺函原件作为资格条件。

音节语素化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界内学者对此早有研究。符淮青(1991)比较早关注到这个问题,提出有些单纯词中的音节有无意义尚待商榷;周洪波(1995)从外来词的译音成分入手,认为简缩是其语素化的成因;秦炯灵、胡常熟(1997)以联绵词的音节有无语素化为标准,将联绵词分为纯联绵词和准联绵词两类;董晓敏(2003)把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看作外来词在汉语系统中的动态形式,并认为这一现象能够反映出汉语母语者对外来文化的认知。

前人的研究多关注外来词中译音成分语素化的问题,如今的网络热字“尬”并非外来词中的音节,作为典型联绵词“尴尬”的构词音节,其语素化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2.“尬”字语素化的构词方式

网络流行语作为新鲜的语言现象,是利用汉语已有的构词材料及构词规律创造出来的。如今被独立运用的“尬”字在和不同的语素搭配时,一般情况下,“尬”都位于第一个语素的位置。虽然这些“尬X”式网络词,其形式看似一样,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它们的词性及同其他字的组合关系其实都是不一样的。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1 状中式“尬X”

(6)聊天全靠尬图,把自己做成表情包,你敢嘛?(搜狐网2017-07-18)

从工作效率来看,早晨工作与半夜工作也是天差地别。只要从早晨开始工作,所有工作都能“提前”进行。提前完成工作和拖延工作,结果会完全不同。拖延工作,工作就会越积越多,有百害而无一利。万一有紧急工作找上门,也来不及应付,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如果能提前完成工作,就能快刀斩乱麻。“那也能做”“这也能做”“那也行”“这也行”有多少工作都能完成,就像工厂只有运转起来了,才能接新订单一样。你从早上开始工作,到中午就能把这一天的工作做完。下午就能用来完成新工作。如果你一直保持“夜猫子”的作息习惯,情况会是两样吧。因为夜猫子的工作时间和普通公司的工作时间完全错开了。

在一些语境中,“尬”用作名词或形容词,和其后位语素组合成定中式词语。

(2)靠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尬笑收获百万粉丝,居然这样也可以成名?(搜狐网2018-07-19)

在一些语境中,“尬”用作动词,和其后位语素组合成动宾式词语。

2.2 定中式“尬X”

(1)工作的间隙,家里不停地介绍相亲对象,于是隔三岔五地和陌生人“尬聊”。(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8-01)

(3)内容变现最大化,就是探索观众“尬点”边界的过程。(36氪网2017-06-27)

(4)让城市“尬点”变亮点。 (福州晚报2018-08-06)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尬”字语素化后具有如下特点:(1)构词能力较强。“尬聊”一词在网络走红后,网友仿照该词创造了“尬拍”“尬演”“尬笑”等一系列“尬X”式新词,这可以看作在类推机制的推动下,网友对该类词的创新运用。(2)语法功能较丰富。语素化的“尬”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完全相同的,它具有充当谓语、状语、定语的能力。(3)语义较单一。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总结可以看到,“尬”字语素化后基本只有两种语义解读:“尴尬义”和“比赛、斗争义”。4.在词语中的位置固定。虽然“尬”字已经具有一定的构词能力,但它一般只出现在词首位置。

通过与符合时相要求的最新影像对比,在要素实际变化区域,作业时由于对影像的认知或采集不够细致的原因,造成要素的中心线或边线采集偏移,超出规定的5个像素限差。

2.3 动宾式“尬X”

上述例句中的“尬聊”“尬笑”中的“尬”,都可以看做是形容词,义为尴尬地。“尬聊”“尬演”“尬笑”除了单纯表达“尴尬地聊天”“尴尬地笑”外,一般还附加有“不得已”“强行”的意思。比如,例(1)中,相亲时和陌生人是第一次见面,互相不了解,却还需要坐一起聊天,不免尴尬。但不能因无话可说而不说,双方只能找话题生硬地聊天,此时用“尬聊”一词可以形象地表现出当事人复杂的心理。

据了解,目前在农村频繁出现一种行为:政府组织、村委会等强迫转让土地使用权。在农村、甚至是城市中,由于土地问题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严重的还会引起暴力性行为,危害社会稳定。

(5)黄渤尬舞蔡依林《舞娘》获本尊回应点赞:舞王。(网易娱乐2018-05-13)

在一些语境中,“尬”用作形容词,和其后位语素组合成为状中式词语。

上述“尬”字的词性为动词,“尬”即“争斗、比赛”的意思。如例(5)中的“尬舞”,即两人或多人的舞蹈对抗,这一词语来源和方言词有关。例(6)中的“尬图”一词,是近几年来,由于网络聊天工具中表情包的运用风靡起来的。表情包起初是用来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或想法的,后来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制作新奇怪异的表情包,并在更多的人群中运用开来,于是便出现“以表情包回复表情包”的新型聊天方式,这种现象被称为“尬图”。很明显,此时“尬”字的含义已经脱离“尴尬”义,其用意来源,我们会在第三节作详细讨论。

Seminar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而这些能力是学生在传统授课式教学中无法获得的,或只能有限获得的,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

“尬点”一词已被百度词条收录,其释义有二:一是让人感到尴尬的情景,二是用作衡量一个人尴尬难易程度的标准。例(3)中的“尬”应为名词,此处“尬点”一词的内在结构是名词修饰名词,意义和百度词条的释义二相似。例(4)中的“尬”为形容词,此处的“尬点”内在结构为典型的定中结构:形容词修饰名词,其含义是令人尴尬的地方,和百度词条的释义一相似。

3.“尬”字语素化的条件

经过上文分析可以得知,语素化后的“尬”主要有两种语义解读;一是尴尬的意思,二是比赛、争斗的意思。这正好呼应了“尬”字语素化的条件。

3.1 单字义体现整词义

“尬”字在《说文解字》里是这样解释的:“尬,尴尬也。从尣,介声。”《新华大字典》中这样记载:“尬是形声字,尣为形,介为声,与尴字组成尴尬一词,表示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通过查阅辞书我们不难发现,“尬”字本身就有“尴尬”义,语素化后独立使用时,在一些词语中如“尬聊”“尬演”中,其语素义没有偏离“尬”的本义。苏宝荣(2007)在著作中曾提到,如果复音词中语素义能直接体现词义,那么这类词就应该将其视为“合成词”。按照她的观点,“尴尬”一词就不再是单纯词,而应该是合成词。对于合成词划分标准的问题我们暂不断言,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尬”字可以语素化,是因为其作为语素单独使用时,所代表的意义和其本身字义吻合。

3.2 音译方言词

网络上流行的“尬X”式热词中,还有一部分“尬”字所代表的意义类似于我们平常说的PK,也就是比赛、争斗的意思,如“尬舞”“尬车”“尬酒”“尬歌”等。 “尬舞”一词最先流行,经由大众的广泛使用,由其衍生一系列表示比拼的“尬X”式热词。“尬舞”俗称斗舞,指舞者之间舞蹈的比较。“尬舞”来源于台湾地区,字形本为“较舞”,在闽南语中,“较”字发音类似于“ga”,久而久之,人们便用读音相似的“尬舞”来表示闽南语中“较舞”。所以语义为“争斗”的“尬”,其实质是音译方言词。在语素化这个现象里,最常见的形式是音译外来词的语素化。作为争斗义的“尬”字,其语素化原理和音译外来词的语素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4.“尬X”式的流行原因

英国语言学家简·爱切生说:“语言变化是社会因素的刺激、语言结构本身的问题和人的心理作用这三者水乳交融的产物。”下面我们将从这几个因素分析“尬X”式能够火爆网络逐渐流行开来的原因。

4.1 眼球经济

如今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飞速进步,互联网、电视和广播等大众传媒也日趋发达,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因此,近年来,借助多媒体的力量,产生并流行于网络的流行语数不胜数,“尬X”式流行语就是其中之一。网络媒体追求流量的最大化,想要获得高点击量或者高关注度,就需要新奇的标题或文字吸引网友并获得经济收益。从语言内部看,“尬”字本身很有特点:从发音上看,发音时需要张大嘴巴,口型较夸张;从字形上看,“尬”字好似一人无奈摊手,倚靠在旁边的支撑物上。“尬”这个文字本身具有的特质,正好满足了追求个性化、喜欢标新立异的网友的心理,在网络平台上,这种心理更是被放大。媒体平台纷纷用它作新闻标题,用夸张独特的语言符号博得更多关注,然后被越来越多的网友了解并模仿、使用。可以说,网络传媒的传播,为“尬”字走红助了不少力。

4.2 省力心理

省力心理可以对应到语言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原则:语言的经济原则。语言的经济原则是指说话者希望用最少的语言材料表达最全的意思。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简称来指称事物(如央视——中央电视台,西语——西班牙语等),或者近年来走红网络的流行语(喜大普奔、累觉不爱、我伙呆等),这些语言现象都是经济原则的体现。“尬X”式网络流行语一般是两个音节的形式,但是其所表达的意义却远超出这两个音节。形式干脆利落,意义立体丰富,这正好满足了大众的省力心理。

4.2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大众普遍存在的心理,它看似与追求标新立异互相矛盾,其实并不然。当某种新奇的语言现象出现在大众视野后,人们不由会跟风效仿,力求紧跟时代潮流。紧跟潮流的原因就是不愿落后于新鲜事物,不愿与时代脱轨。我们模仿闽南语中“较”的读音而造出“尬舞”一词,这就属于对台湾文化的一种追求与效仿。“尬X”式这一系列网络流行语的走红,也可看做是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网友对“尬”字的创新运用。

5.结语

音节语素化现象是语言运用过程中的变异现象,它和语言本身有关,也离不开社会和大众等因素。“尬”字走红网络并催生出了一系列“尬X”式流行语,这是近几年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音节语素化现象。“尬X”式新词以自身新颖的形式、生动的表达被众多网友所模仿、使用,不得不承认其对于汉语词汇丰富性的贡献。但这类流行语目前仅在网络媒体平台上使用较广,并没有进入人们正式的语言使用中。至于“尬X”式流行语能不能被汉语系统所吸收,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视频相对于文字而言具有天然的优势,它可以用动态的画面、多样化的音乐、少量的文字更全面的表达信息,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和听觉。短视频在时长设置上更具有灵活性,对于用户而言,以秒为单位的视频可以随时随地的观看,满足了现代受众碎片化的需求。各短视频APP可以添加快慢镜头、滤镜等特效,并可以在音乐库中任意选择歌曲,直接拍摄剪辑创作。制作简单、上手容易、参与度高、模仿互动性强,这些都符合90后年轻群体喜欢趣味性和个性化的特征,平台各种搞笑卖萌特效、美图P图小工具、多样化的乐库、丰富的滤镜特效等越来越多的获得年轻人的青睐。

参考文献:

[1]白永霞.浅论网络流行语“尬X”[J]. 语言应用研究,2017(12).

[2]董晓敏.外来音节语素化的文化语言阐释[J].语文研究,2003(1).

[3]符淮青.语义模糊的语素[J].语文建设,1991(7).

[4]郭敏姿.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探析[D].湘潭:湘潭大学,2010.

[5]秦炯灵,胡常熟.连绵词音节语素化问题说略[J].汉语学习,1997(3).

[6]苏宝荣.论语素的大小与层级、融化与变异[J].中国语文,2007(3).

[7]尹若男.说“尬”[J].语言应用研究,2017(12).

[8]周洪波.外来词译音成分的语素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5(4).

[9]说文解字(文白对照)[Z].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10]新华大字典[K].北京:商务新书馆,2004.

[11]新词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标签:;  ;  ;  ;  ;  

从网络流行语“尬X”谈“尬”字的音节语素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