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能与“国际接轨”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识形态论文,能与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与“国际接轨”,也在国内成为一些人的时髦词语,有人甚至主张文化艺术也要和“国际接轨”,意识形态也要和“国际接轨”。
在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着阶级,存在着阶级矛盾,存在着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还存在着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的差异。例如美国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美国国家的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台湾和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但目前那里所实行的意识形态是完全区别于大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当然,在当今世界上,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可以超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诸方面进行平等和友好的交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改革开放的今日之中国,在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之中,没有将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国的人民。但是,以美国为首的某些西方国家,却企图将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人,向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输出他们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国家搞“西化”和“分化”的政策,他们利用多种新闻媒体手段,一方面贬损和攻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制造资本主义是“永恒”的“人人向往”的“人间天堂”的神话。吹嘘他们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代表全人类利益的意识形态。美国资产阶级的政客们对于他们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但理直气壮地加以坚持,而且强行要向全世界各个国家进行推销。为此,他们在国际上用言词美丽、具有现代迷信色彩和足以蛊惑人心的话语,掩盖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人民进行思想和心理腐蚀,进行精神侵略,在全世界发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近年来,我们常听到的诸如“世界政治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军事一体化”的口号,实际上都是他们所施放的迷魂烟雾弹。他们还利用金钱和物质作诱饵,在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收买一些推销上述口号的代理人。近几年来的现实表明,在中国就有一些人被他们所施放的迷魂烟雾弹击中,充当他们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义务推销员。
例如有一篇论述美术“国际接轨”的文章中写道:“世界艺术体系或统一美术世界的中心就在西方。中国属于体系的外缘。这从各外缘地区美术的‘开放’,‘走向世界’都是争取赢得西方世界的艺术认同,西方艺术对外围地区有强大辐射冲击力可鉴,从当代中国美术的转型主要借助西洋艺术之器也可印证。这说明当代世界艺术体系中的‘世界性美术潮流’是以中心区艺术为主导逐渐形成的;美术的‘国际接轨’或‘走向世界’,就是要求本土美术与‘世界美术潮流’的契合面,接受世界美术中体现世界艺术发展大潮的成分去发展本土美术,这就是美术转型、接轨的实质所在”。按照这位青年美术理论家的“接轨”说,所谓与“国际接轨”,就是和“西方接轨”,就是要承认“西方美术中心论”,就是要承认“中国艺术是外缘”,就是要按照“西方艺术中心论”去搞所谓“世界美术”一体化,去“低三下四”地赢得西方世界艺术认同。仿佛中国艺术得不到西方的批准,就不能走向世界了,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啊?
人们看到,思想文化界的某些自称为“精英”的人物,为了使中国走向“世界政治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艺术一体化”,一方面,他们在国人面前、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加以神化和美化;另一方面,对于当代中国,他们拼命地鼓吹要“淡化政治”,要“淡化意识形态”,要“消解主流政治”,“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做,“淡化”和“消解”了当代中国所实行的社会主义政治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才好在中国实行他们所推崇的欧美资产阶级政治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才能在中国推行他们的“全盘西化”的主张。很显然,在他们看来,要在意识形态方面去与西方接轨,就应当以放弃和牺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代价。那么,他们要“淡化”和“消解”的政治,要“淡化”和“消解”的主流意识形态,指的是什么政治和什么意识形态呢?自然是当代中国所实行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
人们同时还看到,中国思想文化界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走向世界”,为了到欧美国家和港台地区去“发展自己”,积极做着“钱物”和“精神”的准备,一是千方百计筹划一笔钱,二是在精神方面积累一批“资本”。所谓在精神方面积累一批“资本”,就是:其一,想方设法在国内外一些有影响的学术研讨会上,在国内外一些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谈话或文章,批判中国当代“主流政治”,批判中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批判和否定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斗争史、思想文化史,批判和否定“五四”以来,特别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方面的成就,以表明他们与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划清了界限,表明他们在政治方面和意识形态方面,是个与中国现政府持不同政见者。认为只有这样做,才具备了“走向世界”或到台湾省和香港地区去进行“交流”与“发展自己”的资本与见面礼。其二是,运用在学术会议上发言的机会和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方式,鼓吹“全盘西化”,宣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如何民主,经济上如何发达,科技文化如何繁荣发展,人民生活如何好似天堂,盛赞台湾省和港澳地区的文艺家如何生活在“人间极乐世界”,文化艺术上的成就如何比大陆的“伟大”和“辉煌”。认为只有像上面这样去做,才具备了“走向世界”或到台湾省和香港地区去进行“访问”和“交流”的资本或者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