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备课分层实践研究论文_钱晓康

初中数学备课分层实践研究论文_钱晓康

钱晓康 犍为县定文初级中学 614400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这门学科的逻辑性强、严谨度高、并且十分抽象化。所以数学的学习必须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去学习。然而现今学生们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差异明显,因此采用分层教学是一种提高数学水平的有效方法。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分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数学分层实践研究对提高学生整体数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数学;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219-01

1分层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1.1分层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更好的面向全体学生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分层教学是针对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尊重和承认差异,利用这种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有利于改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和发展。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它使每一位学生更加自信,可以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去,感受分层教学带给他们的乐趣。这种分层教学,还可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2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师素质

分层教学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努力钻研教材,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开放式的知识框架,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2分层教学采取的原则

2.1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

分层教学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例如:根据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能力的高低以及学习方法不同等等。根据这些情况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分层辅导学生、分层布置作业,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

2.2主体性原则

学生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教学的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其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去,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2.3目标原则

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围绕着其对应的教学目标进行,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初中数学备课分层实践

3.1教学目标层次化

根据学生的层次要求,教学目标分层以其为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基础知识的差异和学习效率的高低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可将其化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次是学习困难的学生,需要老师和A层学生的帮助,掌握课堂上的基础知识,完成课后简单练习题;B层学习中等的学生,这类学生课堂上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完成一些习题,同时也可以向A层学生请教;A层优等生既能独立掌握课堂上的基础知识,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同时也可以帮助B层C层的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分层教学,分层制定目标,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自己需要学习什么,达到一个什么目标。

3.2教学过程、课堂辅导层次化

教学采取循序渐进方式,先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然后再教一些综合性、灵活性的知识,让学生一步步对知识有个深入的了解。

3.3作业设计层次化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可分层为其布置作业。C层次学生主要以课堂上的基础知识为主,让其先巩固知识,后期再布置其他作业;B层次以选择题为主,稍有选择的提高一下,它主要是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A层学生可以要求一题多解,培养其复合思维能力。同时还适当鼓励B层C层学生做一些较高层次的作业,促进其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老师批改作业方面,对于B层C层学生,尽量让他当面改正,发现其问题并让他及时改正,对于比较集中的问题可以在放学后讲评,反复让学生训练,让他们真正掌握知识。对于A层次的学生,老师可以对做作业采取抽查或者让学生们互相改正等等。

3.4单元检测层次化

分层目标教学还可以在单元检测分层,根据教学目标的分层来设计单元检测题,对其进行分层。一般把单元检测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大部分。选做题包括一个大题,分三个层次的题目,程度由易到难,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来设计的。必做题是全体学生必须做的题目,而选做题学生可根据他们的层次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选择自己会做的题目。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来单独设计单元检测题。单元检测题分层设计,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还可以增强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竞争力,避免因为差距过大而使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单元检测题的分层,可使学生在自己各自的层次上的数学水平有所提高,并逐步向较高层次发展,继而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

总结

初中数学备课分层实践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体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同时分层教学也要求教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它也有利于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孔庆邮.教学分层及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2002:01.

[2]罗福林.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2009:07.

论文作者:钱晓康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备课分层实践研究论文_钱晓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