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土地整治概述论文_覃得翔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土地整治概述论文_覃得翔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测绘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解决温饱问题已经不再是我国人民群众努力追求的目标了,现在我国人民更多的是追求优良的文化底蕴以及绿色的生活环境,由此便是我们所说的生态文明建设。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土地整治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不过,在我们解决土地问题、进行土地整治的过程中,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融入其中,以保障在土地问题合理解决的基础之上做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土地整治;问题;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水平逐渐提高,人们不仅仅追求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要求绿色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的、关于生态的问题也更为突出,土地是民生之本,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阶段,在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我们更要追求绿色可持续。那么,接下来我们通过分析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进行土地整治的重要性以及所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

1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进行土地整治所遇到的问题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已经逐渐融入到我国发展的各行各业,不过,由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提出较晚,所以现在仍然处于不成熟阶段,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也不例外,也仍然存在了较多的问题。

1.1在进行土地整治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

首先,在进行土地整治过程的计划制定过程中,并没有准确测评此整治方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当今现代我国对生态环境影响测评的方式仍然以定性分析为主,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并未具体化;其次,当今现代进行土地整治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农用土地或者建筑面积,然而,这一目的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初衷相悖,无法从根本上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除此之外,在土地整治的实际过程中,大多采用机械工程,然而这一操作才会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文明,这也严重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最后,在土地整治工程竣工后,并未严格审视生态环境质量,末期收工工作不完善。

1.2在进行土地整治过程中并未做到环保操作

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策略提出不久,各项环保措施尚未得到完善,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不当操作。我们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我国土地整治的目的是增加农用耕地,然而,在增加农用耕地的过程中多采用大型机械化设备以及爆破等具有极大破坏力的技术,这些对自然生态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除此之外,在土地整治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药物和化工产品等清理不当,残留在土地上,这也严重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

1.3生态环境监测机制和环境保护法律不完善

在前几年土地整治过程中,主要追求经济效益,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不高,因此,并没有建立系统完善的土地整治生态环境监测机制,也没有前人的经验教导,现阶段在短期过程中仍然无法建立完善;另外,我国土地整治工作提出较晚,生态文明建设也开始不久,我国并没有出台全面的生态环境配套保护法,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对生态文明的破坏的责任尚不可明确。

2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进行土地整治的策略

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策略而提出的,全面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将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思想融入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已经系统的认识到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土地整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也知道土地整治应该顺应生态文明建设,那么,接下来我们通过分析提出了三条针对性策略:

2.1顺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转变土地整治目标

截止到今天,我国的土地整治目标仍然以增加经济效益为主,这一目标导致在后续的土地整治过程中,人们不会先考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而是仍然会选择大型机械设备以求快速有效的完成土地整治的目标,这样一来,则会对生态文明建设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倘若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再去加以弥补,则更是得不偿失。

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在进行土地整治之前,首先要转变土地整治的最终目标,进行土地整治是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增加土地复耕,另外还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土地整治后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系统科学的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2.2以生态文明为前提做好土地整治的基础工作

首先,要认真测评需要整治的土地的整体状况。土地的整体状况包括了:关于自然灾害的评估状况、该土地的生物多样性、土地的土质状况等。充分了解需要整治的土地的整体状况,进而可以针对性的做出土地整治方案,从根源上做好生态文明保护工作,提升土地整治工作的整体效益。

除此之外,要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我国关于生态环境所出台的方针策略相较于其他国家是比较落后的,这就更需要在我国在此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完善生态监测机制,通过这些监测部门可以及时发现土地整治过程中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面,进而及时进行改善,以免造成更大的破坏;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土地整治的工作过程,当土地整治工作对生态文明造成破坏时可以采取法律手段对此进行规范。

2.3规范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在进行土地整治工作之前,首先要做好土地整治工作的整个计划。在做土地整治计划时要实地考察土地整体状况,结合土地的生态文明状况以及潜在的经济发展效益作出系统完善的土地整治计划,并且在此后的土地整治工作中以此计划为纲。

在进行土地整治工作时,还要大力宣传保护环境、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因为,进行土地整治工作人员较多,而土地整治计划并不能完全规范每位工作人员的行为,因此要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使工作人员能够从心理上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另外,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在实际土地整治过程中减少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降低对生态文明的破坏程度。

多对复耕土地进行土地整治。复耕土地是指在此之前一直是用于农耕的土地,对于这类土地,它本就适合用做农耕土地,其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对此进行土地整治对生态文明破坏程度不大,并且还可以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

在土地整治工作竣工之后,仍然要对生态环境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该土地整治工作对生态文明的破坏程度,汲取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土地整治工作做参考。另外,在土地整治工作之后,仍然监测生态环境状况,以免土地整治工作对生态文明环境造成破坏,及时进行检测的话可以有效地避免造成长期破坏。

结语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我们一直惯用的土地整治方法存在着众多问题,其中最尤为突出的就是严重违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理念,环境被破坏了就很难被修复,就打破了可持续发展的初衷。在本文,我们探析了生态文明背景下进行土地整治的策略,将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思想贯穿到土地整治的整个过程中,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应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强.我国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35):22-23.

[2]李华,龚健.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土地整治思考[J].中国土地,2018(11):45-46.

[3]李明.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性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33):162-163.

[4]铁山.以土地整治促生态文明建设[J].南方国土资源,2018(05):1.

论文作者:覃得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土地整治概述论文_覃得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