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前导入的方法论文_刘文娟

浅谈小学数学课前导入的方法论文_刘文娟

新课导入是教师们展示教学技艺的重要方式之一。数学课前导入是一节课的最开始的教学环节,指的是在一节数学课的新课刚开始的时候,教师采用一些方法或手段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开始新课的学习。课前导入在每节课中的时间往往很短,常常只有几分钟,甚至几句话,然而这几分钟或几句话,所起到的作用却相当关键。一个优秀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较深入的思考。而且,一个好的导入还能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融洽,让课堂的生成更具创意。

课前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时,教师根据不同课程、不同的学生需求,导入方式也应灵活多变,这样才能适应我们需要的功效。不但如此,导入还要有明确的目标,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无疑是他们学习最大的动力。一节课的好坏,调动学生积极性很重要,而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平时应当多充实自己,恰当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自己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再综合归纳、组织成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语言,从而让学生乐学、爱学。

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这节课时,就可以用情境导入法。我通过播放游乐园的视频创设一个模拟游乐园之旅,游乐园是学生最熟悉也最喜欢的情境,通过这样的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向学生展示旋转木马、小火车、滑梯、摩天轮等游乐项目,并提出问题:它们的运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简单分类,像小火车、滑梯这些物体的运动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平移;像旋转木马、摩天轮这些物体的运动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旋转,以此就导入了这节课的知识——平移和旋转。这样的情境导入,自然流畅,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场景,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数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是逻辑性、系统性更强,新知与旧知联系更紧密,新知的发展和深入大多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而连接新知与旧知识的纽带,就是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

例如:在教学笔算除法时,比较用适合复习导入法。首先应该让学生回忆一下乘法口诀,这里可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接下来再复习如何利用乘法口诀来计算口算除法。这部分之所以这样设计,那是因为乘法口诀是计算口算除法的基础,口算除法又是接下来学习笔算除法的基础,这样的设计,很自然地做了过渡,利用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

三、实践导入,走近数学

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应用于生活,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入时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的生活与我们的数学学习相结合,让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走近数学,进入数学课堂,这样会让本来单调的数学课本变得更具体、也更生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这一课的教学时,课的一开始,我就指定一位学生扮演超市售货员,另一位学生扮演顾客,我在商品上标好价格标签,让学生用我事先准备好的学具人民币进行商品买卖。这样做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学生也能从商品的买卖中自然地认识到一些生活中常用的面值的人民币,也会遇到生活中不常用到的人民币,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借此机会揭示课题,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接下来的教学。

四、故事导入,快乐学习

小学生好奇心强,天性爱听故事,尤其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用故事导入更让小学生感兴趣,如果再能结合故事出示问题,往往课堂效果会更好。故事导入的方法也是有一定的策略的,故事最好是与学生平时生活相关的,如果故事脱离了实际,离生活太遥远,或者故事太长不吸引人,学生也不会感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节课时,就可以用故事导入法。我的方法是选择班级里一个普通的学生的成长故事做导入。如:“2010年3月16日,一个漂亮的女宝宝出生了,妈妈给她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佳佳。2010年10月20日,这一天,佳佳的妈妈特别开心,因为小佳佳第一次喊出了“妈妈”两个字。2011年4月25日,这一天是特殊的,妈妈欣喜地发现,小佳佳自己蹒跚着走了十步路……她就是我们班的——王子佳同学。”以班级的某一个学生的成长故事做导入,再配合着出示孩子成长的照片或视频,创设了一个孩子们熟悉的、喜欢的情境,最后出示这个孩子长大后的照片,学生们会惊讶的发现:原来这是我们班的同学!学生们立刻就对这节课充满了好奇。这时教师再问学生:在佳佳的成长中,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这些日子里有哪些是你熟悉的时间单位呢?以此问题就顺利地引入了新课。这样的导入,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跟以往的导入又与众不同,真可谓引人入胜。

五、多媒体演示导入,信息技术融合,丰富学生认知

当今,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是日新月异,多媒体演示导入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为学生带来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这样的导入更容易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提升学习效果。

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这部分知识时,我在讲新课时,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乌鸦喝水》的短片,这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语文课文中也学过。教师播完这段影片后,问学生:“你知道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次提问:“为什么加了小块石头,水会满了呢?”通过多媒体视频让学生快速进入老师设计的情境中。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平时的教学总结的五种数学新课导入的方法,但是,其实在小学数学课上,无论是怎样的导入方式,都是为学习新内容服务的,那种片面追求趣味性、新颖性而脱离新内容的导入方式是不可取得。同时,也不要让导入占用大量的时间而冲淡了新课的内容。总之,教师只有在实际的教学中用心体会,才能拿捏得恰到好处。

论文作者:刘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课前导入的方法论文_刘文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