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许潇

(岳阳市中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具体分为41例研究组和41例参照组。研究组采取高通量血液滤过的治疗方法,常规组则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并对比各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37例(90.24%),参照组为28例(68.29%),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尿素氮以及血肌酐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滤过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肯定。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滤过;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

急性重症胰腺炎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具有病情进展快、危害大等特点,病死几率可达20~30%左右,若未采取及时治疗,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上通过采取高通量血液滤过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清除患者的炎性因子,使得患者抗促炎因子与促炎性因子之间处于平衡状态,进而确保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试验经过伦理委员会的许可,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具体分为41例研究组和41例参照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47.74±5.17)岁;参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17例,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48.14±5.65)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②患者并未存在心血管以及其他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排除标准:①排除哺乳期或者妊娠期的患者;②排除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各组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等基础资料经过对比,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研究组采取高通量血液滤过的治疗方法。建立血管通路,于患者右上肢进行深静脉置管,并且留置双腔导管,进行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持续5d,8h/d。使用美国生产的BM25型号设备以及F60膜的滤器。按照Prot自制配方调配血液滤过置换液,同时,结合患者体内的电解质情况,适当调节有关钙、碳酸氢钠以及钾的具体用量,选择稀释的方法进行输入。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尿量、浮肿程度以及心力衰竭等临床症状,给予适当的超滤量,每天的超滤量应该控制在1500~4000ml之间。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以及呼吸等,治疗前则需要监测患者的电解质、血气指标、血常规以及血生化等相关指标,进而准确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

常规组则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常规组给予患者胃肠减压、抗感染、吸氧、解痉止痛、抑酸以及体液复苏等常规治疗,及时纠正的酸碱平衡。同时,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使用芒硝等中药外敷患者腹部。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各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临床指标的观察项目包括: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尿素氮以及血肌酐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所涉及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体征等指标,需要使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核验,将各组间数据进行计算和对比后,若P<0.05,则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各组的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37例(90.24%),参照组为28例(68.29%),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重症胰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表现出全身性的炎症反应,临床研究认为,引发该类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胰腺部位发生病变,释放出大量的促炎细胞因子,进而破坏了与抗促炎因子之间的平衡关系,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严重时将会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3]。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而言,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此时,患者的血型淀粉酶水平是平时的三倍左右,容易伴发胰腺脓肿、坏死以及多脏器衰竭等一系列症状[4]。高通量血液滤过的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炎性介质,极大程度改善了患者血液的炎性因子水平,及时纠正患者电解质以及酸碱失衡的症状[5]。

本组经过大量的分析和讨论所得: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37例(90.24%),参照组为28例(68.29%),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尿素氮以及血肌酐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及时阻碍消化酶对于患者的损伤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结语

总而言之,临床上通过采取高通量血液滤过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同时,还能够获取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建宇,王晓源,蒋文芳,等.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胰腺炎时机的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12):664-668.

[2]何雷,任毅,何江,等.通腑解毒汤联合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介质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7):120-125.

[3]唐碧波,胡东辉.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接受早期床边血液滤过治疗后的全身炎症状态及肝肾功能的评估[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9):2332-2334.

[4]高咏梅,刘云峰.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前列地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及临床疗效[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6):697-700.

[5]高咏梅,刘云峰,郭昱,等.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6,38(14):2170-2172.

论文作者:许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许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