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观察论文_林林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观察论文_林林

林林

苏州市姑苏区清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4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护理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1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措施,可有效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为危重疾病,属于特殊的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由于动脉硬化,心肌供血显著降低,导致患者心肌细胞处于缺血状态,最终使心肌坏死。该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常会伴发心律失常,加速心功能衰退,使患者缺血心肌症状进一步加重,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1]。因此,对该疾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为此,本文特选取在我院接受临床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及循证护理,探讨两种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择取2012年4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护理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19例。

对照组: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48岁,平均年龄为(61.56±0.67)岁,共有11例男性患者和8例女性患者。

观察组: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49岁,平均年龄为(61.55±0.53)岁,共有12例男性患者和7例女性患者。

两组患者的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及用药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出现头痛、胸闷等临床症状时,应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抢救。

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理人员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搜集影响患者治疗的因素,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评估及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患者家属共同制定护理方案。

(2)心理护理:患者在疾病病发后情绪波动较大,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加重患者的病情。此时,护理人员应利用日常生活时间与患者都交流,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想法,从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控制病因: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安静及舒适的居住环境,保持病房的温湿度适宜,定期进行消毒;护理人员还应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限制家属的探视时间及次数,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

(4)吸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常会存在低氧血症,这一情况下患者常会合并休克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持续的吸氧治疗,将氧流控制在3-5U/min,并密切监测患者的氧浓度变化情况。若患者在吸氧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患者的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所有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中统计处理,若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通过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可知,观察组以上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对比

通过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可知,观察组以上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1:对比两组患者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d)

组别 卧床时间 住院时间

观察组(n=19)2.23±0.207.47±0.17

对照组(n=19)5.75±0.7515.72±0.56

表2: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n,%)

组别 例数健康知识知晓率 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19 94.74(18/19)89.47(18/19)

对照组19 63.16(12/19) 57.89(11/19)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原有的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出现的冠状动脉供血突然急剧减少,导致持久的急性缺血,从而导致患者心肌坏死,常伴有心律失常[2]。有研究报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1小时后,死亡率高达50%以上。因此,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一套科学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降低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3]。

循证护理主要强调以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以及具体问题为出发点,以患者为中心,将最佳的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患者的情况相结合,进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4]。在本次实施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摒弃了以往盲目及机械的护理方式,按照循证护理的步骤,护理人员首先将临床经验及患者的实际需求结合确定循证问题,将护理研究与护理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措施,及时与患者沟通,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改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错误认识,提高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给予患者吸氧护理措施,可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及安全的护理服务,从而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5]。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将3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及循证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23±0.20)d及(7.47±0.17)d,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总而言之,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措施,可有效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

【参考文献】:

[1]肖学琴.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治疗中的护理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233-235.

[2]杨丽,杨跃进.心理护理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4):136-137,143.

[3]董书领,董灵芝,任志艳等.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4):4-5,29.

[4]辛桂兰.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28):109-110.

[5]李艳云.循证护理减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9):964-965.

论文作者:林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观察论文_林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