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亚战略合作探析论文_郝健荣

中国东北亚战略合作探析论文_郝健荣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武汉

摘要:当今世界形势复杂多变,需要认清国际形势,找准中国的战略定位,本文通过对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国际环境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中国与东北亚各国的关系,认为中国应加强东北亚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发展,维护自身利益,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 东北亚 战略合作

一、中国东北亚区域概况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部,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中国疆域辽阔,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与众多国家接壤,且海岸线漫长,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中国的安全问题复杂多变,周边态势并不十分稳定,因此,中国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要保证门户安全,需要从周边做起,这就牵扯到与中国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东北亚国家。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到美国因素。

二、中国与东北亚各国的关系

(一)中俄关系

1、经济方面

苏联解体之后,随着中俄政治关系不断改善与升级、双方高层就经贸领域问题真诚的协商与发展经贸公示的增强,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经历了涨伏后,双边经贸关系于1995年逐渐步入正轨,并向健康、平稳、有序的方向发展。[1]近20年来,中俄经贸合作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双边贸易额增长14倍。中国连续两年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诉求,双方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必然需要强大经济实力的保障,因此,双方应加强经贸领域的合作,强化战略伙伴关系,提高自身的政治安全。

2、政治、军事方面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两个常任理事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个最大的国家,俄国始终是中国决策人的主要关注对象。这两个国家都有理由感到自己在地缘战略上是不安全的。两国都有能力危及对方的切身利益”。[2]自1992年俄罗斯独立以来,中俄之间的政治关系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互视为友好国家”阶段,“建设性伙伴关系”阶段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阶段。

在军事合作方面,中俄两国举行了多次联合军事演习,在较为敏感的军事技术合作领域,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通过这些合作,中俄两军的关系更加的密切,互信的程度也进一步提升。

可以说,中俄的战略合作是世界上最成熟的,也最有新战略内涵。它的深化对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有着具足轻重的作用。

3、文化方面

同样,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中俄关系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起着一种桥梁纽带的作用,并且,中俄双方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催生出了中俄文化年,从2006年开始至今,中俄文化年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加深了两国的理解 ,加强了双方的联系和交流。

中俄两国作为双方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友好邻居,和平友好的关系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稳定,也有利于促进东北亚问题的解决和地区局势的稳定,因此,双方应加强合作和交流,维护地区稳定和促进自身发展。

(二)中日关系

1、经济方面

中日经贸关系是中日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贸合作是两国友好关系的基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日经贸在双边贸易、直接投资和政府间资金合作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对华投资迅速增加,出现了投资与贸易相互促进的局面,逐渐形成了一种多层次、多领域、优势互补、形式多样的合作框架。并且,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中日的经贸合作将会继续扩大。

2、政治、军事方面

自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始终在跌宕起伏中发展。中日关系的好坏,对中日双方意义重大。在新世纪,在大力巩固和发展中日关系的基础上,中国以经济发展为大局,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努力扩大共识,推进双方关系的不断前进。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日两国始终不能完全正视对方,双方在政治问题上很难达成共识。近期由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以及日本插手南海问题等,也使中日矛盾更加尖锐。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采取措施,促使中日两国的关系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日本方面要对历史给予正确的认识,正视历史,这样才能促进与亚洲国家的交往,促进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3、文化方面

早在汉朝时期两国就已经进行交流了,更早甚至可提追溯到秦朝,著名的例子就是徐福东渡为秦始皇求取长生不老药。隋唐时期,两国交流盛行,出现了遣隋使着、遣唐使。到了近代,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的理论等都来自日本,其中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方面,中日两国应该发扬各自特色,相互吸收对方的特长,促进中日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三)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

1、经济方面

朝鲜半岛的两个国家——朝鲜和韩国,经济发展相差悬殊,两国矛盾虽时有缓解,但不安定因素始终存在,尤其是朝核问题,对朝鲜半岛的局势稳定有巨大威胁,因此要高度重视朝韩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中国与韩国

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随着中国的“入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领域也进一步拓宽 ,为中韩经贸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萨德”事件的发展升级,使中韩关系陷入低谷,韩国经济深受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两国经济合作的前景仍十分广阔。

(2)中国与朝鲜

冷战时期,朝鲜的主要对外贸易对象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后,朝鲜失去了主要贸易对象,对外贸易水平下降,因此,不得不寻求中国的帮助。随着中朝关系走出低谷,双方的经贸合作也随之扩大。中朝两国的经贸合作主要是中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提供长期无偿援助,援助朝鲜粮食和物资,以减缓朝鲜粮食、物资不足的程度。中国与朝鲜的经贸合作,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朝鲜经济的发展,缓解了朝鲜的经济困境,维护了朝鲜半岛的局势稳定。

2、政治、军事方面

自朝鲜战争以来,朝鲜和韩国的矛盾便一直持续至今,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朝鲜核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朝韩两国改变观念,改善双方关系,进行正常的磋商。同时还要平衡各方的力量,维持大国在此地区的力量平衡。

3、文化方面

朝韩两国的文化与中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封建时期,中国就是朝鲜的宗主国,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制度都仿效中国,共同的文化底蕴有助于情感交流和问题的解决。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文化的纽带和催化作用,促进问题的解决。

(四)中蒙关系

1、经济方面

中蒙两国自1989年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间的经贸合作日趋活跃。2003年,胡锦涛主席访问蒙古,双方宣布建立和发展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近年来中蒙经贸也迅速发展。

中蒙两国经济存在的互补性是促进两国经贸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蒙

古的天然资源丰富是其经济优势,但是,蒙古生产能力不足,资金严重短缺,工业技术落后,无法形成现实的产业经济优势。[3]这就需要发挥中国的优势,加强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双方的互利互惠,加速双方的经贸关系发展。

2、政治、军事方面

蒙古是中国北部的重要邻国,地处中俄之间,地理位置独特。多年来,中国政府对蒙古奉行睦邻友好政策。中方尊重蒙古的独立与主权,尊重蒙古人民自己选择发展道路,尊重蒙古的无核区地位。

2011年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该确提出了中蒙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参加针对对方军事政治同盟。这份声明促进了中蒙关系的健康发展,对双方关系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蒙古成为美日两国监视中国、制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向纵深发展的桥头堡”。[4]

中蒙关系的健康发展促进了两国的发展和繁荣。因此,中蒙两国应致力于维护两国关系的稳定,消除分歧,共同发展,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和平。

3、文化方面

中蒙两国的文化具有长久的历史渊源,两国文化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并且,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两国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特别是从2010年初开始,蒙古国在中国举办了“蒙古国文化年”活动,同时举办了多项展览和文艺演出等活动。近年,根据两国政府签订的文化合作协定、科技合作计划、教育交流与合作计划等,中蒙双方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因此,应在两国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推动各领域的合作,进而促进中蒙两国的合作和发展。

除东北亚国家外,中国东北亚战略合作深受美国因素的影响。在东北亚,美国分别建立了美日同盟和美韩同盟,同盟关系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其战略目的是保持在东北亚的战略主动权,有效遏制可能出现的对自身的利益威胁。

不得不说,仅仅东北亚地区,就包括了俄罗斯、中国、日本、韩国和朝鲜等五个国家,而这几个国家恰恰与美国关系密切,其中既有军事、政治、经济大国,也有对国际关系具有影响力的国家,各方势力相互角逐竞争,对美国的利益构成挑战和威胁。“至于中国的崛起,美国目前的战略仍然是接纳(engage)中国,但对其可能危及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活动予以遏制。美国的‘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都在起作用。美国的政策重点是强化突发性的军事计划,准备干预控制,强化同日本和韩国的盟国关系,提升参与程度。”[5]因此,中国东北亚的战略合作,必然考虑美国因素。警惕美国在此地区的渗透,维护国家的和平稳定。

当前形势下,中国应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倡导构建东北亚的区域合作,努力消除各国间存在的分歧,协调各国的利益诉求,与各国一道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的区域环境,促进区域内各项事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传君.东北亚三大关系研究—经贸•政治•安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10.

[2][美]安德鲁•内森,罗伯特•罗斯.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寻求[M].新华出版社,1997:60.

[3]李靖宇,姚素文.蒙古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J].当代亚太,2001(1):21.

[4]赵传君.东北亚三大关系研究—经贸•政治•安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9.

[5]陈东晓.大格局:2020年的亚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9.

作者简介:

郝健荣(1990.9——),女,汉,山东潍坊寿光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国关系

论文作者:郝健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  ;  ;  ;  ;  ;  ;  ;  

中国东北亚战略合作探析论文_郝健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