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诱发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观察

加热诱发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观察

吴桂雯[1]2016年在《针刺三阴交得气对寒凝证原发性痛经患者经穴红外温度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络腧穴及针刺研究领域应用越来越广范,红外热像可以为经络腧穴及针刺效应研究提供一定客观依据,目前,尚未有试验将红外应用于得气效应研究。近十年国内循经相关研究,应用声、光、电、热、磁、核等技术,发现循经线上皮肤的特异性,对经络的实质及循经的影响因素、循经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国内对于循经的研究大多还是停留在对现象的观察上;循经理论虽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但对于循经的实质、原理尚不清楚。尚未有研究就得气与循经的关系进行相关研究。目的:分析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 PD)患者经穴体表温度变化;了解得气与经穴效应的关系,得气与经穴效应循经性的关系,探讨经穴体表红外温度可否作为得气客观化指标。方法:(1)纳入6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30例寒凝PD患者,分为寒凝对照组、期望得气组和期望不得气组。两对照组不予针刺,于行经或痛经第一天,应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各组双侧三阴交穴区、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血海穴区及关元穴区体表温度40 min,每10 min检测1次。期望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组均于痛经第一天针刺双侧三阴交穴30 min,并于针刺前、针刺10min、针刺20min、起针即刻、起针后10min检测上述各穴区体表温度,期望得气组采用粗针深刺施手法的干预方式诱导得气,期望不得气组采用细针浅刺不施手法经历避免得气,并记录针感,依据得气感的有无判断实际是否得气,并依据实际得气情况重新分组,应用R3.2.3统计软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寒凝对照组左右侧三阴交穴区,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血海穴区在各时点均显著下降。与寒凝对照组比较,期望得气组在针刺20min、起针即刻、起针后10min右侧三阴交穴区、左右侧地机穴区温度显著升高,其中,阴陵泉、血海及关元穴区升温更快,且该组患者百分之百出现了得气;期望不得气组各穴区温度有所升高,但无显著差异。与期望得气组比较,期望不得气组温度有所下降,但无显著差异。结论:根据脾经三阴交区、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血海穴区、关元穴区在观测前、10min、20min、30min、40min5个时点的温度结果,初步认为:①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穴区的体表红外温度降低可反映痛经状态下寒凝PD患者相关经穴的体表温度状况。②推测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穴区的的体表红外温度升高可作为寒凝PD患者得气的客观指标之一。

陈丽[2]2007年在《TTM红外热成像技术及其在经络现象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十四经脉循行路线的客观显现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是现代经络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最理想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在无外源干扰的情况下,将经脉线客观地显示出来。红外热成像是一种新兴的、无损的医学影像技术,它在经络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阔。本文利用Thermal Texture Maps(TTM)红外热成像仪开展经络的相关研究。首先,阐述了人体体表温度分布的物理学基础和传热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人体手臂三维温度分布,分析了相关因素对温度分布的影响。接着综述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发展状况,介绍了热像仪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并在无外源干扰的条件下,利用TTM红外热成像仪拍摄物光学院60例健康青年经脉线和腧八的红外热像图,研究经脉线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显现规律,探讨经脉、腧穴的温度分布特征,并对其时间相关性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体体表红外辐射轨迹基本上与中医课本中描述的经脉线保持一致,人体体表确实存在古人所描述的经脉线,它是存在于人群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叶蕾[3]2000年在《加热诱发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观察》文中指出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显现规律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是当前经络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既往工作证明,IRRTM(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生命现象,可见之于十四经脉,但下肢经脉,特别是阳经出现率较低。在经脉线上局部加热可诱发IRRTM,而在非经对照点加热,皮温的变化基本上是以加热点为中心向四周均匀扩展,无方向性,与经上穴位点加热诱发IRRTM有明显差异。但前人的观察仅限于督脉和上肢的阴经。本文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IRRTM的加热诱发做了进一步观察,并取得了以下一些实验结果:1.着重对IRRTM不容易显示的下肢阳经进行观察,观察到在均匀提高下肢外侧体区皮温条件下,加热穴位可提高对IRRTM的诱发效果。2.观察到下肢阳经IRRTM同样具双向循经性特点而在下肢非经对照点加热时,皮温变化无明显的方向性的特点。3.在任脉和足三阴经经脉线上加热诱发IRRTM。4.对上肢肺经加热诱发IRRTM进行了录像,完整记录了IRRTM诱发的整个动态过程,弥补了以往工作的不足。 本实验结果为人体体表可以观察到自然存在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以及在穴位上加热可以诱发沿经脉的红外辐射轨迹的报道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明,为继续分析 IRRTM 2示的规律和产生的原因提供了实验依据。

潘晓华, 胡翔龙, 许金森, 郑淑霞[4]2010年在《任脉循行线上红外辐射轨迹的加热诱发》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加热对人体任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影响。方法以正常人体作为观察对象,对沿任脉显示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对自然状态下未能显示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nfrared radiant trackalong meridian,IRRTM)的对象进行穴位、非穴位及非经对照点加热诱导,用Thermo Tracer TH9100型红外热像仪进行记录。结果多数受试者在任脉线上的穴位点或非穴位点加热都可以显著提高IRRTM的出现率,还可使已有的红外辐射轨迹距离增长,变得更加连续规整。而非经对照点一般不能诱发明显的IRRTM。加热诱发的效果受季节、受试者体形及加热时间的影响。结论加热对任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有明显的影响,加热经上穴位点与非穴位点既可诱发出所属经脉红外辐射轨迹,也可使既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变得更连续、规整。为进一步探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及其相关的物质基础提供实验根据,也为临床灸疗和诊疗技术提供了直接和客观的依据。

黄炳祥[5]2018年在《督脉与膀胱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导热特性的比较》文中提出目的:①观察自然状态下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内侧线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nfrared radiant track along meridian course,以下简称IRRTM)的出现率及其特征;②比较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不同部位的穴位在艾灸激发下的导热特性,观察其热传导的方向,进一步了解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能量的传递与脉气的流注是否相关。方法:观察对象为30例健康志愿者,通过选取同在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分别位于上、中、下不同部位的三组穴位(陶道/大抒、至阳/膈俞、命门/肾俞),分别于不同实验日进行艾灸激发,观察其热传导的方向。结果:1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特征及艾灸三组穴位对其影响1.1不同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显现情况(1)自然状态下显现督脉IRRTM的显现率为46.6%~60%,而膀胱经内侧线在自然状态下显现率为16.7%~30%。(2)艾灸后督脉IRRTM的显现率为80%~83.3%,而膀胱经内侧线的显现率为23.3%~50%。1.2 自然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表现自然状态下,可观察到督脉与膀胱经IRRTM的显现均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其中部分督脉IRRTM可通达全程,而膀胱经内侧线IRRTM却未能通达全程。可见,在自然状态下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的IRRTM的表现有所差别。1.3 艾灸对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影响艾灸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的IRRTM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艾灸可使经脉的IRRTM显得连续、规整,且加热处的皮温可沿经脉线双向扩展。2艾灸三组穴位对督脉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自然状态下,30例受试者督脉线上的艾灸前的平均体表温度无明显区别。三组穴位分别艾灸30min后,督脉线上的平均体表温度均有所升高,与灸前相比,灸后温度升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均能升高督脉线的体表温度。排除初始体温后,艾灸后命门组督脉体表温度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陶道组和至阳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命门对体表温度的激发作用较陶道、至阳更为敏感。陶道组与至阳组比较,督脉线上的体表温度变化无明显差异性。3艾灸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自然状态下,30例受试者膀胱经内侧线上的艾灸前平均体表温度无明显区别。三组穴位分别艾灸30min后,膀胱经内侧线上的平均体表温度均有所升高,与灸前相比,灸后温度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能升高膀胱经内侧线的体表温度。排除初始体温后,三组穴位艾灸后膀胱经内侧线上的体表温度升高的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的温度激发作用无明显区别。4艾灸至阳穴对督脉线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艾灸至阳穴,可观察到至阳穴上、下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穴位上体表血流灌注量比下体表的血流灌注量快,当时间达到第25分钟两组出现差异性。说明艾灸至阳穴,穴位以上、以下体表血流灌注量均增加,但穴位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下体表表现更为明显。5艾灸膈俞穴对膀胱经内侧线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艾灸膈俞穴的过程中,可观察到膈俞穴上、下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1艾灸可有效激发经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使其显现率升高,IRRTM显得更为清晰、连续、规整。2命门穴激发督脉的体表温度的作用,较陶道、至阳更为敏感。3艾灸至阳穴引起督脉线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可能与经气的流注次序有关。

杨洪钦[6]2007年在《基于医学光子技术的人体经络现象研究》文中指出针灸经络是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核心组成,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钟爱。然而,直至今天,人们在对待针灸经络问题上还存在较大的分歧。科学尊重客观事实,客观事实是事物的本质反映,也是科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国家“七五”—“九五”“经络的研究”攀登计划的实施和当前针灸经络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的启动,体现了开展针灸经络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鉴于此,作者本着求是的态度,充分发挥“光学与光子技术”学科特点和优势,把人体经络现象当作科学研究课题进行探索,试图运用现代光学的手段和方法揭示人体经脉腧穴相关的物理学特性,完成的研究成果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在第1章中,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接着就国内外针灸经络研究的发展概况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明确地指出有关经络理论的研究远落后于实践对它提出的要求,而且成为中医学研究现代化发展的瓶颈。目前,有关人体经络现象的研究是经络现代研究的突破口和关键,需要多学科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联合开展攻关,这是本论文立题的依据。在第2章中,对经络现象实验探索的过去和现状进行了回顾和讨论。特别对循经感传现象的客观检测、经脉腧穴的皮肤阻抗测量、放射性核素示踪、PET影像技术和fMRI功能成像技术以及红外热成像技术等各种实验手段探索和验证人体经络现象,揭示隐藏在经络现象背后的物理学本质及其所涉及的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生理和病理规律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明确指出:(1)人体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2)借助现代科学仪器和手段,可以显现或观察到与中医学描述基本一致的人体体表循经路线的相关轨迹;(3)人体经脉腧穴与相关脏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在第3章中,对组织光学的原理、测量技术及其应用作了描述。在讨论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的物理涵义和光在生物组织中传播行为描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若干基于漫反射理论下的无损测量技术,并对实验方案的具体实现作了详细的描述,相关方案适合应用于开展人体经络现象研究。在第4章中,在阐述了经络研究与现代光学的关联和依赖关系后,作者首次提出“经络光学”研究新概念,并指出这种新的思路不仅可以构造其研究体系,而且其实验方法和测量技术也完全可行,是经络现代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对“经络光学”的研究体系框架和方法论进行了初步探索与阐述,并给出了当前开展“经络光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第5章中,首先简要介绍了红外热辐射的物理学基础、检测技术和人体体表温度分布形成的生理学机制;而后着重描述了作者应用TTM红外热成像新技术对健康青年志愿者的体表温度分布进行实验测量,获得了健康青年体表温度分布特征,初步研究结果为今后建立红外热图像的疾病诊断或评估判据作出了成功的尝试。此外,作者利用TTM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人体体表经脉腧穴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其时间节律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循经红外辐射在人体中普遍存在,其出现概率和强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与时间相关,呈现一定的时间节律性,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在第6章中,基于生物医学光学的原理和技术,设计了人体经脉腧穴光学特性测量的实验方案(已申请专利3项,1项授权),实验测量并比较了红光波段光波沿(53例志愿者)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线方向和非经线方向传输特性的差异,同时讨论了光波调制频率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医学统计分析表明光波沿经脉线方向和非经脉线方向传输特性的差异性明显(P<0.01)。此外,实验测量了合谷穴位区域皮肤组织的反射光谱,联合漫射近似理论模型反演出该区域组织的光学特性参数。研究结果填补了医学光子学及其技术在人体经络研究方面的空白,将有力地促进针灸机理和经穴理化特性的相关研究。在第7章中,总结了本论文的创新性成果,同时提出了一些将继续深入开展的研究问题,预言了可能取得的成果。总之,正如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以针灸为主的替代疗法及其相关研究是21世纪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体现了传统中医科学将在未来医学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代表着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针灸经络研究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形成热潮,是源于现代社会对它的需要。因此,作者有理由相信基于医学光子技术的“经络光学”将开辟人体经络现象研究的一片新天地。

林静瑜, 郑淑霞, 许金森, 潘晓华, 朱小香[7]2016年在《督脉循行线上红外辐射轨迹的探讨》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督脉循行线上红外辐射轨迹(IRRTM)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探讨督脉循行线上IRRTM产生的原因。方法:分别使用红外热像仪系统和三通道激光多谱勒血流仪观察人体背部督脉IRRTM、表面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以及在督脉线上加热皮温扩展情况。结果:1在自然状态下,人体体表可以观察到与古典十四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的IRRTM,并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2背部督脉的IRRTM的出现率最高占50.56%。3督脉线上的命门、脊中、至阳、身柱4个穴位和十二胸椎1个非穴位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要比其左右两侧旁开1cm非经对照部位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4在督脉线上加热,皮温会沿着督脉方向双向传导,具有良好的导热特性。结论:督脉循行线上IRRTM的形成与其相关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密切相关。

胡翔龙, 许金森, 叶蕾, 杨杰, 汪培清[8]2002年在《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加热诱发》文中研究指明在经脉线上的穴位或非穴位点加热 ,都可诱发出与该经脉路线基本一致的红外辐射轨迹 .经脉线上相关组织的导热性显著高于非经的对照部位 ,二者的物理学特性确有不同 .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及其相关的物质基础 ,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验根据

杜潇怡, 李艺, 周小红, 范玺胜, 宋晓丹[9]2018年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以"红外热成像技术""红外热成像仪""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nfrared thermal imaging""infrared thermomerter"等为篇名或主题词,检索科学领域为针灸,通过对中国知网与Pubmed等文献资源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209篇,中文文献194篇,英文文献15篇,其中密切相关文献46篇。通过分析文献,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脉、穴位、刺灸法效应、针灸临床疗效评价等方面研究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阐述,旨在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领域研究的应用有所启示。

赵珉一[10]2017年在《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的影响》文中认为背景:从古至今,得气始终被认为是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因素。然而,现代研究者对得气与疗效间关系的认识却存在一定的分歧,纵观得气与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各研究中对得气量化的标准尚未统一,且缺少对得气的定性判断,导致相关研究结果不能真实的完全反应得气效应。因此,如何在研究中对得气进行定性定量判断以使研究结果更加可靠,是否有方法能够通过客观观察得气引发的现象,剥离主观因素,客观探索得气对机体影响的特点,进一步客观量化得气,使得气与效应关系研究的结果结论更加单纯、可靠,均是目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目的:(1)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采用符合现代循证医学研究的随机对照设计,选择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的影响,探讨将穴位温度变化特点作为评价得气的客观指标的可行性;(2)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关系的研究:根据《受试者针感临床评价量表》,对各实际得气组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探索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间的关系。方法:(1)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纳入寒湿凝滞证患者68例,并用SPSS随机数字表法以1:3的比例随机分为期望得气组(17例)和期望不得气组(51例)。入组患者痛经发作第一天腹痛视觉模拟评分值≥40mm时,予以针刺双侧三阴交穴30min,期望得气组采用粗针、深刺、施手法的干预方式,期望不得气组采用细针、浅刺、不施手法的干预方式。于针刺前、针刺1Omin、针刺20min、起针即刻、起针后10min、起针后20min、起针后30min等7个时点测量患者三阴交穴区、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血海穴区、关元穴区及子宫体表投影区的体表温度。在起针即刻,应用本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受试者针感临床评价量表》对患者实际得气情况进行二次评定,进一步将期望得气组患者再分为实际得气组和实际不得气组,将期望不得气组患者再分为实际得气组和实际不得气组,对各组内及组间各时点各经穴体表温度经穴比较。(2)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关系的研究:纳入期望得气组和期望不得气组中实际得气者,在各组下左、右侧进一步各自分为弱得气强度组、中得气强度组和强得气强度组。各实际得气组组内比较各强度间针刺前、起针即刻、起针后30min等3个时点患者三阴交穴区、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及血海穴区体表温度的差异,组间比较同等得气强度下,不同干预方式对上述时点各经穴体表温度影响的差异。结果:(1)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①组内比较:各组同一穴区不同时点的温度比较:期望得气组、期望不得气实际不得气组右侧阴陵泉穴区、双侧血海穴区,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双侧血海穴区,期望不得气组、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总实际得气组双侧阴陵泉、血海穴区,针刺前-起针后30min的体表温度显著升高(P值均≤0.05),期望不得气实际不得气组左侧地机穴区的体表温度显著降低(P值均≤0.05);左右侧同一穴位同一时点的温度比较:各组各穴区各时点左右侧同一穴位间的体表温度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②组间比较:期望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组、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实际不得气组间各穴区体表温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实际不得气组,双侧三阴交穴区、双侧地机穴区后者较前者体表温度下降明显(P值均≤0.05),其余各穴区前者较后者体表温度升高明显(P值均≤≤0.05);总实际得气组与总实际不得气组,右侧三阴交穴区、右侧地机穴区后者较前者体表温度下降明显(P值均≤0.05),右侧其余穴区及关元穴区、子宫体表投影区前者较后者体表温度升高明显(P值均≤0.05);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前者较后者左侧三阴交穴区体表温度下降明显(P值均<0.05),后者较前者右侧地机穴区、左侧血海穴区、子宫体表投影体表温度升高明显(P值均<0.05)。(2)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关系的研究:①组内比较: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右侧中得气强度者与强得气强度者比较,发现中得气强度者针刺前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和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起针即刻三阴交穴区、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和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起针后30min三阴交穴区和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均低于强得气强度者(P值均≤0.05);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左、右侧针刺弱得气强度者与中得气强度者比较,各穴区各时点间的体表温度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总实际得气组:左侧针刺弱得气强度者与针刺强得气强度者比较,弱得气强度者针刺前三阴交穴区、阴陵泉穴区和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均高于强得气强度者(P值均≤0.05);右侧针刺弱得气强度者与针刺强得气强度者比较,弱得气强度者起针后30min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低于高得气强度者(P值≤0.05),针刺中得气强度者与针刺强得气强度者比较,中得气强度者起针即刻阴陵泉穴区和血海穴区,起针后30min三阴交穴区、阴陵泉穴区和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均低于高得气强度者(P值均≤0.05)。②组间比较: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右侧中得气强度各经穴各时点的温度比较,针刺前、起针即刻前者三阴交穴区和地机穴区的温度均显著低于后者(P值均≤0.05),起针后30min前者三阴交穴区的温度亦显著低于后者(P值≤0.05)。结论:(1)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①针刺三阴交穴能引发循足太阴脾经阴陵泉穴、血海穴、"气至病所"处中2个以上远端穴位的升温现象;②实际得气较实际不得气更能显著升高循足太阴脾经阴陵泉穴、血海穴及"气至病所"处体表温度,而实际不得气则主要引发循脾经血海穴的升温;③实际得气较实际不得气引发经穴体表温度升高的时点不同,前者的发生时点贯穿整个针刺过程,而后者的发生时点仅集中于针刺前1Omin;④实际不得气较实际得气者会引发针刺穴位三阴交穴区及其附近穴位地机穴区体表温度的明显下降;⑤初步可认为红外热成像可作为判断得气与否的客观指标之一。(2)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关系的研究:①经穴体表本身的温度对针刺得气强度的强弱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②针刺引发的得气强弱程度可能同时会受针刺经穴本身体表温度及其所在部位2个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异;③在经穴体表温度有差异的情况下,若要针刺引发相同的得气强度,可能所需的针刺刺激量不同。

参考文献:

[1]. 针刺三阴交得气对寒凝证原发性痛经患者经穴红外温度影响的研究[D]. 吴桂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2]. TTM红外热成像技术及其在经络现象研究中的应用[D]. 陈丽.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3]. 加热诱发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观察[D]. 叶蕾. 福建中医学院. 2000

[4]. 任脉循行线上红外辐射轨迹的加热诱发[J]. 潘晓华, 胡翔龙, 许金森, 郑淑霞. 环球中医药. 2010

[5]. 督脉与膀胱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导热特性的比较[D]. 黄炳祥.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

[6]. 基于医学光子技术的人体经络现象研究[D]. 杨洪钦. 浙江大学. 2007

[7]. 督脉循行线上红外辐射轨迹的探讨[J]. 林静瑜, 郑淑霞, 许金森, 潘晓华, 朱小香.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

[8].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加热诱发[J]. 胡翔龙, 许金森, 叶蕾, 杨杰, 汪培清.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2

[9].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应用[J]. 杜潇怡, 李艺, 周小红, 范玺胜, 宋晓丹.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8

[10]. 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的影响[D]. 赵珉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  ;  

加热诱发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