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学习的阶梯论文_夏天东

阅读—学习的阶梯论文_夏天东

夏天东 四川省阆中市河溪中学校 637421

【摘要】阅读在学生各科的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我们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技法。

【关键字】阅读 重要性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155-01

在一次与学生的座谈交流中,学生普通说他们挺怕那种需要阅读较多内容的题型,我们也会发现近年来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试题都增加了很多的阅读理解题,同时数学等理科类的试题也在大题上将条件渗透入文字叙述,让学生在通过阅读理解后找出其中的隐含条件。不难发现,这些变化都与阅读有关,与当下全社会倡导“全民阅读,终身阅读”要求有关,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过程中的一项基本能力有关。阅读对学生有那些必要性、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如何让学生在校在家多阅读,在这些方面,通过我多年的语文教学,我有一些浅薄的认识。

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1.阅读书籍可以汲取全世界的营养品。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课本知识,孩子如果只是掌握课本上的那点知识,那么知识结构难免单一。阅读有益的课外书不但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做到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不出国门而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2.阅读有益的知识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那些主人公具有美好品格的书籍,那些富有人文精神的书籍,很容易在阅读者的内心引起震荡。阅读带有正能量、积极向上的精神的内容可以会对人格起到升华的作用,并可以促使一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3.阅读有助于积累词汇,提高写作能力。

杜甫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现在不仅局限于读书,对于阅读有益的电子文档也会收到时同样的效果。

4.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看喜欢的课外读物能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认知、主动吸收知识,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和确立主体意识,使孩子从依赖型的学习向主体型的学习转变。

实际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读书的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之所以喜欢游戏,就是因为对之有兴趣,能够从中感受到快乐。如果学生也能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把阅读看成是一大乐事,那么学生就是去主动阅读,越读越想读。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自主性。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4、给足阅读时间,营造阅读氛围。阅读贵在坚持,让阅读成为生活中的部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松一天紧一天读一天歇一天,也不能因为教学任务而硬生生地取消学生阅读时间。如果每天都给孩子一段读书的时间,哪怕只有10分钟,日积月累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读书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保证孩子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地读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让阅读不仅在课堂,在学校,也应在家中。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孩子一起读书,是家庭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它既引领孩子学习了知识,培养了阅读兴趣,又让父母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增进了和孩子的交流。

阅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最基本的一项能力,也是语文基础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内容。可以用培根的一句话来高度概括阅读的好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人想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阅读成为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农村小学生课外书阅读指导[J].刘冬琴.课程教育研究.2018(01).

[2]让课外阅读走向快乐[J].李欢欢.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论文作者:夏天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阅读—学习的阶梯论文_夏天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