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滑坡工程治理的地质勘查与防治措施论文_李昴

边坡滑坡工程治理的地质勘查与防治措施论文_李昴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非常辽阔,地质环境也是非常复杂。滑坡防治实质上属于一种综合治理工程。坡体稳固、削坡及截排水是滑坡防治的主要措施。而坡体稳固的主要方法是上护、中固、下档这几种,削坡减载(滑坡上部)、治水是其基本表现;阻滑力提升的基本方法有坡脚压载、支挡等办法。

关键词:边坡滑坡工程治理;地质勘查;防治措施

引言

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很多行业发展迅速。边坡滑坡已经成为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地区经济平稳发展,如何有效防治边坡滑坡已经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1边坡工程和滑坡工程的主要概述

(1)边坡工程:边坡主要是地表面具有倾向临空的地质体,边坡常作为道路工程的附属结构,维护道路正常运作。边坡有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天然边坡在长期的剥蚀搬运后一般都达到平衡状态,而在如今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经常采取高位削坡的方法来扩大建设用地,从而了打破天然边坡的原有平衡体系,大大降低了稳定性。如果不加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便容易发生坍塌事故,特别是遭遇雨水冲蚀和浸润时会更危险。边坡在各种作用下,经常以崩塌、坍塌、滑塌、倾倒或落石等形式的破坏给人们带来危害。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一般会以削坡岗地开挖等方式形成路坡、河坡、深基坑等永久性或非永久性工程边坡,具有分布较广,数量众多且规模不大等特点。工程边坡主要有单一的土质边坡及混合组成的岩质边坡。一般来说,土质边坡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土体物理性会产生很大变化,夏季天气炎热便会使土体层龟裂;而如果遇暴雨则会渗入,边坡土体就湿化膨胀,大大降低了粘聚力和抗剪强度,破坏边坡的稳定。而岩质边坡则相对地稳定性较高。在工程边坡失稳事故中,所涉及的滑坡多数是土质边坡,且雨季为易发多发时期。(2)滑坡:滑坡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在土质和岩质边坡均可能发生,经常会给铁路、公路、水利、矿山等建设带来巨大损失和危害。滑坡是仅次于地震和洪水的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我国因绝大多数区域为山区,而滑坡灾害频繁发生,是世界上滑坡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今,随着山区的开发建设及铁路建设高速发展,滑坡灾害也更为突出。工程建设中形成的边坡,往往也会引起滑坡崩落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如遇到雨天,滑坡崩塌则会频频发生,影响道路的通畅,给人民生命造成极大的损失。

2工程边坡的特性

(1)工程边坡的特性,历经不断搬运与自然侵蚀,天然边坡会达到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为缓解用地紧张状况,通常以高位削坡策略增加建筑用地。天然边坡原有平衡状态失衡,坡体就会变的陡直,进一步加大临空面,显著降低坡体的稳定性,坍塌事故极易发生,尤其在雨水冲蚀、浸润条件下,这种可能性会进一步加大,提高风险隐患。(2)边坡的结构特点,工程边坡主要包括歹意结构的土质边坡与二元结构的混合边坡,受到自然因素的不断影响,土体原有的物理性能将会因此而产生极为明显的变化。高温季节中,干燥、炎热现象极为常见,土体层会因此形成龟裂现象,导致柱状节理情况出现,此时,一旦暴雨来临,会从裂隙中不断渗入,导致边坡内部变湿,土体不断膨胀,使得其抗剪强度与粘聚力变低,边坡稳定性弱化。混合边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下部是岩石二元结构、上部是粉质熟土,底部岩石层厚度大、顶部土层厚度小,边坡有比较理想的稳定性。(3)边坡的分布特征,城市建设通常需要开挖岗地、削坡等,规模不大、数量众多、分布较广的深基坑、河坡、路坡等永久性工程边坡、非永久性工程边坡会因此形成。

3边坡滑坡的地质勘查

3.1勘查地质构造条件

岩体结构主要有块状、层状、碎裂以及散体结构,这些结构对滑直线的发生都有不同的控制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了解岩体的主要构造面,包括其结构面的类型和等级、发育程度、延伸程度、闭合程度、风化程度、冲天状况等。

3.2挖探

挖探的方法有四种,即槽探、坑探、石同探、井探。有必要取样测试挖探时所揭露的滑带,以此将其当成钻孔鉴定滑动带(面)参照的基本依据。大型滑坡通常具有复杂的性质。因此,有必要完成一定数量探铜(井)设计,这对于滑坡内部结构变化观察,滑带结构特点与物质构成鉴定,产状要素测量与确定,基于滑带原状土样展开物理力学测试,抑或现场原位剪切试验场地提升等均有利。滑坡剪出口的产状与位置、滑体的组成物质及滑坡边界位置等常通过探槽与探坑来揭露,其也能有效完成原状岩土试样提取,把测试场地提

3.3分析边坡稳定性

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法、概率分析法、极限平衡法、数值分析法等。滑坡防治研究应以防为主,对不稳定边坡,应在实地工程地质勘察、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分析,确定易突破关键部位与结构,做到重点部位重点治理,并据此制订出合理优化的治理方案,选择高水平的施工手段和方法施工,防患于未然。

4边坡滑坡的防治措施

4.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原则

滑坡防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包括预防和治理工程滑坡的两大领域。一般说来,预防是针对还未严重变形与破坏的斜坡,治理则主要是对已经产生严重变形与破坏即将发生滑坡或者是已经发生滑坡的斜坡进行处理的活动。因此,对于滑坡的治理,我们要在加强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前预防滑坡的发生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前期勘察和研究,及时和妥善地治理已经发生的滑坡。只有这样将预防与治理紧密结合的原则,采取措施减少甚至避免产生新滑坡现象以及直接或间接对人身财产安全、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

4.2滑坡监测

在滑坡监测阶段,如果到目标地区的滑坡是一级滑坡,在滑坡监测过程中,应该采用动态设计的方法,根据当地的相关标准对边坡进行长期的监测。监测阶段的工作重点应该包括:(1)密切观察坡顶的位移情况,所以在防治处理之后,应该在典型滑坡段的支护结构上设置观测网点,通过观测网点来判断滑坡的基本信息情况。(2)对锚杆拉力的损失情况进行监测,因此在工作中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锚杆来判断其应力损失变化情况。(3)在切开开挖之前,应该监测土体内的位移情况,必要的情况下还应该观察岩体风化速度。

4.3抗滑挡墙

抗滑挡墙有点类似于一般挡土墙,其结构、材料和受力条拌不同,形式也不一样。比如贴坡式挡墙、扶壁式挡墙、重力式挡墙等。沉降变形一般、不倾覆、不滑动、强度充足是挡墙设计的基本标准。通常来说,挡土墙的抗倾覆、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分别应在1.5、1.3以上;地基承载力必须等于或超过基底压应力平均值;挡土墙设计的抗拉、抗压强度应等于或小于墙体正应力;墙体剪切强度应等于或小于剪应力;计算截面的宽度不能超过偏心距。从挡土墙安全保障来看,土压计算时应比较挡墙所受到的主动土压力与滑坡推力,挡土墙设计土压力荷载应采用其中较大的一种作用力。

结语

丘陵、山区已成人类改造并利用自然的一个基本方向,在此过程中通常会遇到滑坡现象,其影响程度、范围正呈逐步增加态势,有必要持续加大滑坡灾害及其防治策略探索。

参考文献:

[1]肖波.边坡滑坡工程治理的地质勘查与防治措施[J].广东科技,2014,23(10):161-162.

[2]侯俊东,肖人彬.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治理的社会网络结构优化及策略[J].管理评论,2015,27(02):13-25.

[3]徐兴倩,苏立君,梁双庆.地球物理方法探测滑坡体结构特征研究现状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30(03):1449-1458.

论文作者:李昴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6

标签:;  ;  ;  ;  ;  ;  ;  ;  

边坡滑坡工程治理的地质勘查与防治措施论文_李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