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老年大学校长研修班暨老年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论文

在全国老年大学校长研修班暨老年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论文

在全国老年大学校长研修班暨老年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 张晓林

在这金风送爽、硕果累累的美好季节,第六次全国老年大学校长研修班暨老年教育经验交流会在重庆大足区召开了。借此机会,我向在座的老年大学的各级校长谈几点意见和感想。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我国老年大学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引领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认真领会,积极贯彻落实。

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和全体老年教育工作者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把学习、贯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推动实现各级各类老年大学的工作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老年教育也面临亿万老年人求知上学、享受美好生活需要与老年大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座难求”已经成为普遍矛盾。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根本遵循,逐渐在全社会形成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社会氛围和国情教育观,不断增强广大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根据稻曲病毒素容易附着在稻种表面的特性,在稻谷播种前,一定要对稻种进行适度紫外线高温或太阳紫外线杀菌处理,或者是用药剂消毒浸种,药剂可以选用强氯精消毒浸种,也可以选用石灰和多菌灵,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4 h,然后捞出催芽、播种。

面对老年教育领导管理体制不适应老年大学发展需要、社会力量参与不足、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总量不足、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基层老年教育普及率不高等问题和困难,我们要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发现优势、发现对策、发现规律的能力,推动老年教育在解决问题中前进。各地老年大学要增强责任和担当意识,主动作为,面向基层,以需求为导向,分层指导统筹,努力解决“一座难求”问题,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实现资源共享和协调发展。

二、创新实践,各地老年大学工作有了新发展

一要提高站位,立足大局。 我国从常规社会向老龄社会转变,老年人要经历康养—医养—护养阶段,大力发展老年大学即延长文化康养阶段,从而延迟后两者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举办老年大学校长研修班很有意义,这是提升老年教育层次的有效之举。抓住“校长”这一关键少数,以骨干引领为先导,树立榜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老年大学经过30 多年发展,之所以取得不菲的成绩,与各老年大学(学校)校长所发挥的引领作用密不可分。

三是构建“三位一体”老年教育管理服务体系的思路给人启迪。 我国老年教育近40年来,其自上而下的运行模式在一定的条件下为老年教育初期起步提供了土壤和动力。老年人自下而上的参与意愿与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相结合,唤起和激发了老年人参与社会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老年教育资源的普惠性以及公平性。

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整合和引领工作,这方面安徽省的构建“三位一体”老年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发挥省级老年大学协会的指导协调作用,发挥老年教育工作委员会的行政领导作用,发挥各级老年大学(学校)的组织实施作用的做法非常好,在平台建设和规范化建设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值得其他各省借鉴。

一是把对校长的教育理论辅导与老年大学的经验交流放在一起值得点赞。 参加会议的校长大多是具有多年经验的老年教育的行家里手,有着丰富的老年教育工作实践经验。而协会学术委员会则有一批常年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专家、教授。要提倡这样一种风气,就是我们的学者教授要谦虚地向有着丰富经验的工作实践者学习,这样我们的理论才能够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安排进行交流的11 家老年大学有较好的代表性。内容有老年教育的宏观管理、有学校的立校思路,有远程教育的创新模式、有课程分流的具体实践,还有社团建设推广经验等等。

二是关于建立课程分流制度的实践与思考值得学习。 我们知道老年教育“一座难求”现象,在全国各地市级以上老年大学都比较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说有资源不足问题,但也有机制问题、管理问题、历史问题。随着国家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现行的老年大学运行模式已适应不了面向全社会有需求的老年人举办大众化、普惠性老年教育的需要,亟待改革。但固有的路径依赖和利益冲突使改革难度很大。常州老年大学以课程分流为切入点,采取“入校分流”“进校后分流”“专业分流”等多次分流的办法,角度好、易推进,值得点赞。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割法切除扁桃体:使用尖刀切开上极外侧黏膜,分离扁桃体上极,沿扁桃体被膜分离,直至仅有少量组织连接扁桃体下极后使用圈套器将其完整切除。

三、不断总结,推进老年大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是老年教育要走社会化、大众化的路子。 即一定要使老年教育面向全社会。景德镇老年大学提出办学社会化,我就非常支持这一做法。这就是我说为什么要搞老年教育社会化的问题。社会化就是大众化,只要是中国的老年公民,就应该都有上学的权利。但因为诸多原因,尽管现在很多大学已向社会开放,却仍无法满足广大老年人求知的需求。我们的方向一定要明确,老年教育要走大众化的发展道路。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办学开放度,向服务社会老年人转变,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首先,大力发展老年远程教育。要以老年远程教育实验区、示范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为着力点,以老年远程教育网为平台,以应用推广老年远程优秀教材为抓手,以提高老年远程教育的吸引力、利用率、参与率、共享率、覆盖率、满意率和贡献率为目标,深入开展老年远程教育、教育教学规范化等热点难点的课题研究,努力实现《规划》中提出的老年教育的发展目标,基本形成覆盖广泛、灵活多样、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老年教育新格局。一方面,党和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应尽快牵头建立起国家级“中央网站”,并在网上大量录挂老年视频课程。另一方面,全国各地老年大学要千方百计尽快地把本地、本校网站建立健全起来,把校长专用电子邮箱开设起来,以在全国尽快形成上下链接,纵横相通,整体联动,资源共享的网络传播大格局。其次,要重视基层老年教育的发展,不能把老年大学都办在大城市,要大力推进老年教育社区化、乡镇化,使老年教育的成果普惠化,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老年教育的福祉。

近年来,老年大学工作搞得风风火火,卓有成效,呈现许多特点和亮点:

在近40 年的进程中,我国老年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迅猛发展,老年教育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为此,我认为应加强四个方面的认识:

巡警因为那种扮演古怪有趣,便不作声,只站在最前面看这种单人掼跤角力。然刚一转折,弯着腰身的老头子,却从巡警足部一双黑色厚皮靴上认识了观众之一的身分与地位,故玩了一会,只装作赵四力不能支,即刻又成一堆坍在地下了。

三是不断推进老年教育学理化和学科化。 老年教育尽管已经有30 多年的发展史,但是未知的东西还有很多,内涵非常丰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去探索挖掘。比如,在课程设计上,怎么能够与时俱进地适应老年人需要,等等。

四是重视老年教育发展与治理并举。 要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创造良好环境,推动老年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在我国高校药学生培养过程中宣誓仪式尚未普及的现状下,进行仪式感教育非常必要,其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定能起到积极作用。举行宣誓仪式,学生在专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等方面都会有所提升。宣誓仪式最终为培养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药学专业人才,使其更好地投入药学研发和生产、药学管理和服务工作发挥作用。

(作者系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长,本刊根据录音整理)

标签:;  ;  ;  ;  

在全国老年大学校长研修班暨老年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