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的疗效及对妊娠率影响观察论文_蒲梅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妇幼保健院 635500

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的疗效及对妊娠率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9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实验组患者治疗方式为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结果:对比两组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患者数据,实验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6.64%,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妊娠率为75.56%,对照组的妊娠率为62.22%,实验组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后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实验组下腹疼痛2例,骶尾骨疼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下腹疼痛3例,骶尾骨疼痛2例,月经量过多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妊娠率,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黏膜下子宫肌瘤;不孕生殖;妊娠率

子宫肌瘤是临床中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之一,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良性肿瘤,随着现代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和环境发生改变,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的年龄也逐渐年轻化。治疗方式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一般采取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为开腹,切除子宫或者是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创伤大,影响患者的妊娠[1]。随着医学的发展,宫腔镜电切术被广泛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手术时间短,创伤小[2]。本次研究对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特选取选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9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基本资料与一般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9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所有患者均符合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的诊断标准,并排除所有排卵障碍,血液疾病患者;排除所有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排除所有内分泌系统原发疾病的患者。患者年龄22至87岁,平均年龄(27.5±3.5)岁,病程3至28个月,平均病程(15.2±3.8)个月。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组间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所有患者均同意此次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 对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先进行消毒处理,对患者全身麻醉,在膀胱截石位置,置入举宫器,使子宫肌瘤暴露,在患者腹部做四点穿刺,用气腹针将适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穿刺点充入,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观察子宫内的肌瘤数和直径,用电凝切割直接切除瘤蒂浆膜下的肌瘤,分离肌瘤假包膜,使肌瘤完全剥离出来,使用电凝止血,然后缝合肌层和浆膜层,将肌瘤粉碎,然后取出来,如果瘤蒂比较粗,则需要切开假包膜,在手术结束后,进行常规的止血处理[3]。

1.2.2实验组 对实验组患者治疗方式采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阴道清洗和膀胱排空,进行硬膜外麻醉,然后使用宫颈扩张棒对宫颈进行扩张,宫颈插管扩张宫口,对宫颈的深度进行测定,在膀胱截石位置,充盈膀胱,置入宫腔镜,观察子宫内的肌瘤数和直径,手术在B超下进行操作,对瘤蒂进行直接切除,如果内膜厚则需要在手术前先吸宫,薄化内膜,如果肌瘤直径超过3厘米,要使用环形电极分次切割成多个小的瘤体再取出[4]。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效果分为三种情况,显效、有效和无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妊娠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判定标准,显效为子宫肌瘤基本消失,有效为残余的子宫肌瘤没有再长,消失比较多,无效为残余的肌瘤还在增长,复发,需要2次手术治疗。

1.4统计学方法

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患者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各项疗效指标使用 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当p值低于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患者数据,实验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6.64%,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妊娠率为75.56%,对照组的妊娠率为62.22%,实验组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后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妊娠率升高,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近治疗效果的对比

2.3两组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验组下腹疼痛2例,骶尾骨疼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下腹疼痛3例,骶尾骨疼痛2例,月经量过多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中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之一,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良性肿瘤。

子宫肌瘤堵塞输卵管影响精子进入子宫会导致不孕症发生。治疗方式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效果不明显,患者停止服用药物后,大部分有复发的现象,传统的手术治疗为开腹手术,切除子宫,随着医学的发展,宫腔镜电切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被广泛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是子宫肌瘤的微创手术,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的有效率。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对比两组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患者数据,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后效果明显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好;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对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可以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妊娠率。

综上所述,通过对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妊娠率,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林碧绿.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18,18(03):402-404.

[2]周虹谷.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8,39(05):864-866.

[3]许玲.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2):40-41.

[4]马红柳,张芹. 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伴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1):4573-4574.

论文作者:蒲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的疗效及对妊娠率影响观察论文_蒲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