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姚月秀

谈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姚月秀

姚月秀 广东省廉江市石颈镇新屋小学 524400

【摘要】首先,思维导图指的是将思维想法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出来的一种思考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一模式与教学活动进行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引导学生自行构建思维导图,也能够推动学生思维意识以及逻辑意识的强化,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的教学为例,对如何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教学;作文教学;思维导图教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204-01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教学改革任务的不断推进,在当前的小学教学领域中,优化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手段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写作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学手段的过于枯燥,导致大部分学生都会对写作存在较大的抵抗意识。因此,语文教师们就需要对教学手段进行调整,将思维导图与之进行融合,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

首先,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整体的教学标准以及教学难度都会发生提升,所以教师们需要应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大纲以及写作重点,以此形成稳定的写作框架,保证基本的写作效果;其次,在作文教学中,当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后,就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写作,有逻辑地完善作文内容,强化自身的写作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1]。

二、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一)导入课程,展示思维导图

在结合思维导图开展作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对教学导入的方式进行调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都会忽视教学课程的导入环节,只是简单地为学生介绍一些教学内容以及任务之后,就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但其实,思维导图这一环节活动的开展,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形成直接的影响,也能够对教学的效果形成影响。倘若教师没有合理地进行教学导入,那么学生可能就无法形成学习兴趣,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就可以对教学导入方式进行调整,并为学生展示思维导图,强化学生的写作效果。

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读XXX有感》这一类型的作文时,就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教学导入: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生活中都喜欢什么活动呀?部分学生可能会说做游戏、打篮球等等,但部分学生也可能会说喜欢读书[2]。此时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询问学生“那你们都喜欢读什么书呢?”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阐述,讲讲自己读过的图书内容。当学生完成自主表达后,教师们可以为学生展示自己事先做好的读书思维导图,比如《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等,并询问学生“你们有没有看过这几篇故事呀?能不能按照这个图回忆一下这个故事呢?”以此对学生进行调动,也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思维导图的基础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快速构思,构建思维导图

俗话说“兴趣是推动学生进步最好的教师”。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年纪的限制,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自己情绪的影响,对教学内容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教师们就应该注重合理地为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从而强化学生的思维导图构建能力。

比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写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个人》时,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如下指导:首先,教师应注重尊重学生,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比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一定要写自己的父母、老师或者同学等等,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分享,分享自己的写作思路,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自己喜欢的人是谁?第二,他有什么样的外貌以及性格特点?第三,你为什么喜欢他等,并要求学生通过这几个问题进行回答,以此整理出自己的写作思维导图,并在教师的辅助下进行调整优化。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抗拒性以及写作压力都会降低,其自身的写作逻辑性却能够得到提升。

(三)抓住重点,应用思维导图

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适当地提升教学标准,比如小学低年级写作时只需要将完整的事情叙述出来即可,但是高年级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则需要注重自己叙述的流程性以及作文重点,把握文章主题,以此强化整体的写作效果[3]。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先制作出文章的核心,然后分散性地制作文章分支,逐步完善,有效保证文章的基础质量。

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以《我的假期》为主题的文章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训练: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主题,也就是在假期中做了什么,比如参加了特长班、跟爸爸妈妈旅游等等;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回忆思考,以自己确定的主题为基础,进行发散式的导图延伸。比如针对于写了旅游的学生,可以将分支拓展为:去了哪里、用了什么样的方式参观的、都看到了那些景色以及有什么样的感悟等等,以此完善学生的写作思维,强化学生的写作效果。

(四)总结评价,完善思维导图

当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们应该注意,一定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活动以及作文评价活动,在学生的写作热情还没有完全消除的时候,帮助学生进行写作优化,有效完善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再制作一份思维导图,并将其上交。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自主梳理,观察其中是不是还存在一些漏洞以及问题;最后教师可以逐一地对学生进行点评,就学生的文章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此帮助学生进步,强化自身的综合写作素养[4]。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写作教学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引导学生开展写作学习,不仅能强化学生的语言思维以及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文学素养的稳定形成。但是,在开展写作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注意,一定要适当地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通过构建导图的形式进行写作,这样可以缓解学生的写作压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铁颖. 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戴玮.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

[3]刘晓萍. 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4]谢素彬. 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论文作者:姚月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谈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姚月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