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子昂碑志文的价值论文_魏静雯

论陈子昂碑志文的价值论文_魏静雯

(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730070)

摘要:陈子昂是初唐诗文名家,历来对陈子昂的研究多集中于其诗作上,对其散文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于其碑志文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其实陈子昂的碑志文量多质优,具有不小的价值,本文主要探讨陈子昂碑志文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关键词:碑志文;陈子昂

一、文学价值

碑志文,首先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有自己发展演变的过程。刘勰《文心雕龙·诔碑》篇指出碑志发展由来已久,本源于上古帝王祭祀天地的刻石和系祭祀牲畜的石柱,后来发展成记述死者生前事迹的碑文。自后汉以来,碑文发展繁盛,经蔡邕定型。自汉魏以后,碑文逐渐向骈俪化发展,至南朝尤极。这一现象至陈子昂时有所改善,其提出的复古理论也同样适用于碑志文的创作,接下来本文主要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来探讨其碑志文的文学价值。

(一)思想内容上的不事虚浮

碑志文自蔡邕定型以来,就变成了一种以赞美墓主生平事迹和德行为主的应用类文体,且经过南北朝的发展,碑志文甚至有了虚美隐恶,骈俪绮靡的特点。而陈子昂的碑志文,内容翔实,不事雕琢,一改梁朝浮靡之风。如在《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中对墓主的称赞是从才、忠、孝三个方面来一一叙述的。写其才如“诵诗三百。”写其忠如“其地有台台之怪,蟋蟀之人,君黄鼎介中,鸣琴不下,钟鼓既考,风俗尤和。”写其孝如“属太夫人有羸老之疾,去官不之,白华增勤,彩衣是慕。至于朝盥夕膳,候色承欢,夔夔齐栗,蒸蒸不匮,有若楚老莱子之为婴儿也。”陈子昂在赞美墓主的同时,也能够揭露现实的黑暗,描写墓主的不幸遭遇。如《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并序》中写道:“呜呼!君讳虔礼,字过庭,有唐之不遇人也……呜呼!天道岂欺也哉?而已知卒不与,其遂能无恸乎?”叙事真实感人,感情真挚,苍凉悲慨,塑造了一个不幸的下层官吏的形象,有着强烈的写实倾向,这在初唐碑志文中实属难得。陈子昂突破传统,在碑志文中抨击社会黑暗,揭露人民的苦难,文笔犀利,继承了史传散文的写法,这是初唐散文进步的标志,也是初唐开启文风改革的标志。

(二)艺术手法上的创新变革

陈子昂碑志文在文体形式上骈散兼行,对初唐散文的发展具有推动之功。其碑志文有明显的散体化倾向,行文中骈体与散体相互交错,文随意转,文意更加明白晓畅,气势更加刚健有力。如:《馆陶郭公姬薛氏墓志铭并序》:

“姬人幼有玉色,发于秾华,若彩云朝升,微月宵映也,故家人美之,少号仙人子。闻嬴台有孔雀凤凰之事,瑶情悦之。年十五,大将军薨,遂剪发出家,学金仙之道,而见宝手菩萨,静心六年,青莲不至,乃谣曰:‘化雲心兮思淑真,洞寂灭兮不见人,瑶草芳兮思葐菖,将奈何兮青春。’遂返初服,而归我郭公。郭公豪荡而好奇者也,杂佩以迎之,宝瑟以友之,其相得如青鸟翡翠之婉娈矣。”(彭庆生《陈子昂集校注》)

字句平实,辞藻质朴,叙述内容明白晓畅,写人记事传神生动。语言上,突破骈体,以散为主,骈散兼行,有利于作者灵活把握句式词语,刻画人物,抒发感情。文随意转,使得文章与情感更好地贴合,更能准确传达作者感情,展现出一种刚健浩荡的文气,纵横恣肆的风格。陈子昂的碑志文创作,有力影响了后来韩愈碑志文的创作,韩愈在其《荐士》诗中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由此可见其碑志文散体化创作的价值之高。

陈子昂在其碑志文中写人与《史记》等史传散文类似,用语言、行动及事件来写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刻画墓主形象,侧面烘托十分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府君有周文林郎陈公墓志文》描写墓主:“公河目海口,燕颔虎头,性英雄而志尚玄默,群书秘学,无所不览。年弱冠,早为州闾所服,耆老童幼,见之若大宾。二十二,乡贡明经擢第,拜文林郎,属忧艰不仕。潜道育德,穆其清风,邦人驯致,如众鸟之从凤也。时有决讼,不取州郡之命,而信公之言。”简要而传神地描写墓主的外貌学识,通过村人的反应,侧面烘托墓主的高深学问和良好品德,说服力强。陈子昂的碑志文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征战边疆的英雄高琁,有刚直不阿的知识分子赵贞固,有实行仁政而成就卓著的官僚杨越,有深受压抑遭遇不幸的下层官僚孙过庭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陈子昂为女性所作的碑志文,内容更趋详细,且角度独特。在现存陈子昂碑志文中,直接为女性创作的墓志铭有《馆陶郭公姬薛氏墓志铭》《唐陈州宛丘县令高府君夫人河南宇文氏墓志铭》《唐故袁州参军李府君妻清河张氏墓志铭》三篇。陈子昂主要描述她们良好的品行和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在家中作为妻子、母亲的重要作用。不仅表现出了陈子昂高超的写人手法,更体现了陈子昂尊重妇女,较为开明的妇女观。

二、史料价值

(一)有助于全面了解陈子昂等人的家世和生平

碑志文是古人邀请当时声名较大的文人为去世之人所作,以此来表达对去世之人的怀念。因为处在同一个时代,甚至是同一个地方,所以作文之人对于墓主的事迹必定是相当了解,那么碑志文作为史料的可信度就非常高,碑志文的存在对于后人了解古人的生平事迹有非常大的帮助。在陈子昂现存的碑志文中,直接与其身世相关的有三篇,即《梓州射洪县武东山故居士陈君碑》《府君有周文林郎陈公墓志文》和《堂弟孜墓志铭并序》。其中详细地记录了其家族成员,上至其五世祖,下至其堂弟的名讳、官职、性格、爱好等。这些碑志文都是陈子昂亲自撰写,出错的几率少之又少,可以说是完全值得信赖,是帮助我们研究陈子昂不可多得的材料。除了为自己家人所作的墓志铭,陈子昂为其他人所作的墓志铭同样具有这个价值,比如在《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里面记载的杨越,史书上并无与其相关的记载,与杨越相关的资料只存在于陈子昂为他撰写的这篇碑志文中,这就使得这篇碑志文弥足珍贵。

(二)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陈子昂碑志文最有特色的一点,是其能在碑志中真实描述,不虚美,不谀墓。在陈子昂现存的22篇碑志文中(依据彭庆生《陈子昂集校注》所统计),大多都记载了墓主生前的政绩,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不仅对于当时骈俪绮靡,内容空虚的文风改革有着重要作用,更对于我们清楚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巨大帮助。如在《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唐故循州司马申国公高君墓志铭并序》等碑志文中,都写到了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墓主的治理方法,这样的写法不仅可以侧面烘托墓主形象,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陈子昂的碑志文中有些还涉及到墓主的丧葬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描述来了解当时的丧葬文化。例如《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中对墓主丧葬情况的描述:“青龙在左,朱凤居前,双衾共封,二室同穴。”从这里可以看出初唐对于夫妻合葬墓的一些礼仪规范。

三、总结

陈子昂碑志文在文学领域的价值不容小觑,其充实的思想内容和具有变革意义的艺术手法,对散文文风的改革有着巨大的影响。陈子昂能够在其碑志文中真实记载,不事虚美,揭露黑暗现实,一改传统碑志文专事虚美,粉饰太平的弊病。陈子昂碑志文作为史料的价值也不容忽视。陈子昂在其碑志文中关于墓主家世生平、战功战绩和当时的社会状况、丧葬情况等的记载都有助于我们了解陈子昂的思想和价值观,了解墓主的生平、性格、思想,了解初唐的社会状况和丧葬文化等等。总之陈子昂碑志文具有不小的价值的,我们必须给予一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孟二冬选注.韩愈柳宗元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94页.

[2]彭庆生校注.陈子昂集校注[M].合肥:黄山书社.2015年1月.第910页.

论文作者:魏静雯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论陈子昂碑志文的价值论文_魏静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