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_汪毛晖

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_汪毛晖

东华大学2015级工程硕士 上海市 200051

摘要:得益于科技迅猛发展,电子政务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了新方法,并且对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都有着重要作用。分析电子政务应用于服务型政府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建议,最终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应用;对策

1、现阶段电子政务应用于服务性政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虽然我国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府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共同的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认识存在偏差,政府职能转变未到位

目前,有很多人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认为电子政务就是有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能上网办公,对电子政务的内容和实质认识不够。部分地方政府不能重视自身职能的转变,没有借助电子政务来科学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这导致了电子政务不能被高效运用,政府的行政效率得不到提升,使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1.2各地区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较大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因此导致我国各地区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数字鸿沟”问题普遍存在,这一现象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大难题。根据中国数字鸿沟报告结果显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之间的数字鸿沟较大,其中包括了地区间拥有信息量的差距,也包括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1.3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亟需完善

目前我国虽然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政策,但对电子政务立法的建设不够重视,仍然没有制定出一部完整意义上的电子政务法律。另外,目前出台的法规政策严重滞后,在很多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阻碍了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2、服务型政府下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之间是双向推动的关系,电子政务为政府提供新的管理理念,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从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充分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电子政务发展的积极性,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电子政务服务理念下,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2.1转变传统政务观念,提高电子政务为民服务的水平

实践证明,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难题之一是服务理念的转变。政府公务人员需要认识到,电子政务不仅是为政府提供服务的有效工具,也是政府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过渡。要想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就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抛弃传统的官本位”的观念,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因此,为提高电子政务为民服务的水平,一是要树立“民本位”“社会本位”的服务理念,从社会和公众的需求出发,满足公众的利益需求;二是电子政务面向的是广大社会公众,因此,在实施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一定要想人民所想,思人民所思,认真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满足公众的基本利益需求,使广大公众能共享互联网的发展成果,共享电子政务带来的便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电子政务的有效实施,对公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理论知识有极高的要求,需要公务人员同时具备信息技术专业技能和政务管理的能力,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亟待进行。一是国家在招聘公务人员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报考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考核,严格要求报考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通过计算机上机操作、理论知识考试等途径加以测试,并且设立相应的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岗位,为之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对在岗的公务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各种与电子政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减少工作中因技术缺乏而造成的不必要麻烦,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对政府公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进行定期的考核和测评,促使政府公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2.3缩小数字鸿沟,促进电子政务均衡发展

我国网络的覆盖率仍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东部地区的互联网覆盖率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的覆盖率;从城乡角度来看,城市地区的网络覆盖率高,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低。因此,政府需要加强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使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能惠及更多的人群。一是加大对互联网建设资金的投入,帮助经济落后的地区建设互联网基础工程,提高其基础设施的覆盖率;二是加大对偏远地区计算机的推广力度,让学生和年轻人甚至是中老年人,都接触并学习计算机的使用,使其能够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2.4完善法律法规,推进电子政务立法建设

目前我国有关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太完善,立法相对滞后,相对规范的法律政策只在少数。例如:2002年出台的《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2003年通过的《行政许可法》,2005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和加强电子政务相关立法势在必行。一是要制定《电子政务法》。我国可以通过制定电子政务立法,来保障电子政务的有效运转,使电子政务的实施有法可依,加强电子政务运行的规范性;二是修改不科学、不合理的法律法规。及时调整那些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使其顺应时代的发展。保证政府能够在履行职能时,根据自身的情况遵照法律法规行事;三是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对政府部门进行严格的管理,使政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把需要公开的信息及时公布,并及时更新,对不能及时更新资源的部门进行严格监督并处罚,保证政府电子政务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2.5加强电子政务安全建设,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水平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电子政务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的管理模式被政府运用到公共事务管理当中。因为政府部门有很多重要的机密文件,所以安全问题一点也马虎不得。如果出现了信息泄露,将会对国家和政府造成非常大的损失。而电子政务又是政府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管理公共事务,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网络信息的安全建设,大力提高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措施,一定要把电子政务的安全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一是要加强发展与计算机网络的相关产业,让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快速提升,使网络安全的防御能力大大增强。同时加强对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视,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二是开展电子政务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政务安全意识,加强对政府内部成员的管理,增强其保护政府信息的责任感,防止国家机密信息从内部成员中泄露出去。

参考文献:

[1] 左珊.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农村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路径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8(5).

[2] 赖鹏.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通讯世界,2017(7):232-233.

[3] 邬疆.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及相关问题[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3):263-264.

[4] 王安.我国电子政务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论文作者:汪毛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_汪毛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