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开展ISO14000认证的方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略论文,乡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ISO标准认证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目下,当我国企业还在为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煞费苦心时,国际标准化组织又推出了更高等级ISO14000认证标准。由于这个新的认证标准是以环保内容为核心,所以,环保突然间成了所有的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ISO14000的全称是“系列标准环境管理体系”。在1996年9月至10月间,国际标准化组织相继公布了5个ISO14000系列的相关标准,从此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认证热潮。欧洲经济共同体早已对企业的环境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颁布了《环境管理审核计划》(EMAS),并先行以英国的BS7750为标准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注册活动。美国和日本紧随其后,积极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到1997年底为止,全球已有超过800家企业通过了认证,其中美国200余家,欧洲400余家,亚洲100余家。面对这股汹涌的浪潮,我国政府作出了快速而积极的反应,不仅成立了ISO14000国家指导委员会,还于1997年上半年确定了厦门、深圳、北京等8个城市为ISO14000国家试点城市。企业行动则更快,仅1997年国内就已有4家企业首批通过了ISO14000认证,同时还有山东鲁南水泥厂等22家企业被国家列入了第二批试点企业名单。面对这汹涌而来的全球性认证浪潮,乡镇企业应该怎么办?等!当然不行,只能选择干,而且要快干,积极地干,否则要吃亏,要被社会潮流所淘汰。1997年我国政府在整治淮河流域的环境污染过程中,对淮河流域上百家企业的关、停、并、转,以及在1998年对太湖的环境污染整治中,对太湖周边地区的企业所提出的环境保护要求和期限,都说明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关注程度。因此,一贯以能适应环境变化并富有很强创新精神的乡镇企业,绝对不能落后于这股潮流,而应该在贯彻ISO14000系列标准中走在时代的前面,早做准备,尽快行动,在具体实施ISO14000认证上,则要有立足于“强化意识、积极行动、创造条件、早获认证”的方略。
强化意识。环境保护既是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因此,乡镇企业的领导(特别是企业法人)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贯彻ISO14000系列标准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积极贯彻ISO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借鉴国际上最新的标准化成果,采用新的有效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有利于树立环境法制观念,增加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乡镇企业在转机建制过程中加强科学管理,采用集约型生产方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也有助于缓减乡镇企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所遇到的绿色贸易壁垒和有助于乡镇企业开展绿色产品,发展环保技术,建立起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结构。
积极行动。虽然国家并没有严格要求乡镇企业实施ISO14000,但乡镇企业如果想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就不能有等、靠的思想,而必须积极地行动起来,立足乡镇企业的具体情况,把改善环境管理的工作开展起来,使乡镇企业有一个整齐清洁的良好环境,不给社会带来后患,留得干净在人间。
创造条件。就是要在强化意识、积极行动的同时,努力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为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创造一些良好地外部条件,以便使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更好地接轨。
早获认证。就是要尽早地、尽快地获得ISO14000的认证。为此,乡镇企业不仅要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上下功夫、抓速度;而且还要在申请ISO14000系列认证的各项工作中抢速度,以便尽早地取得“绿色通行证”。
乡镇企业要实现这一认证方略,必须做好以下八方面的工作:
1.管理层的支持。ISO14000系列标准号召高层管理者参与制定本组织在环境方针上的指标及指导原则。此外,还应关注全体员工如何承诺与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以达到环境保护一体化的目的。
2.提高全体职工的环保意识。必须认识到开展ISO14000认证是乡镇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强环境管理,认真贯彻ISO14000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是对消费者负责,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也有助于缓减乡镇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遇到的绿色贸易壁垒,有助于乡镇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环保技术,建立起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结构。同时还要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是保证体系持续效果和顺利运行的重要因素。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并参与环保工作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员工们参加到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去。
3.大力培养环境管理人才,造就一支具有一流水平的环境管理人才队伍。要想获得ISO14000认证,没有相配套的专业人员是不行的。对绝大多数的乡镇企业而言,环境管理方面人才的短缺是限制其实施ISO14000认证的关键。没有现成的人才怎么办?只有求助于大专院校和相关的科研机构,请他们帮助培养。在人才问题上,必须具有战略的眼光,要敢于投入、舍得投入,惟有这样才能真正造就出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环境管理队伍。有了这样一支队伍,申请ISO14000认证才有了根本的保证。
4.抓好环境的自我审核。环境的自我审核就是乡镇企业依据所制定的环境方针和目标,用系统的方法,全面地分析、检查乡镇企业自己的产品、服务、行为等对环境保护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时发现问题,以利于调整或重新确定乡镇企业自己的环境保护策略、目标及新的达标计划。环境的自我审核是维持、监督环境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工作。抓好这项工作就能为环境管理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不竭的活力。
5.做好环境表现评价。环境表现评价是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对组织的环境表现和影响,通过连续取得的数据进行评估的一种系统管理手段。这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技术措施,它用定量的数据——“环境表现指数”表达评价结果。由于环境表现评价是连续的、动态的过程,因此,它不仅可以对某一时间内、地点的环境表现进行评估,而且还能对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不是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而是国家有关环境法规、政策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体现。因此,环境表现评价不仅能对环境表现或环境负荷等状况做出定量的鉴定,还能指导组织选择防止污染、节约资源的方案,推荐新产品和科学的管理体系。
6.开展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是指从市场营销调研、产品设计开发、加工制造、销售分发、使用运行、报废处理到再利用的全过程。对乡镇企业的行为、产品和服务在其生命周期中使用能源、资源和排放形成的污染,通过用指标量化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了解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为改进提供依据。生命周期评价和环境表现评价一样,有如乡镇企业的镜子,正确地使用好镜子,乡镇企业就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改进环境管理工作。
7.改进与标准化的有机结合。改进的目的是要求人们突破规范的束缚,进行大胆的创新;而标准的目的则在于通过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动以达到符合性。当创新成果被证明是有效后,就立即进行标准化并引入体系内,从而使体系得以不断的改进又不失其符合性。
8.以顺向思维模式营造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系列标准一改过去那种“只管排放口,不管过程,只抓末端治理,不抓全过程控制,只治末不治本”的思维模式,而是采取顺向思维模式,即从环境方针出发对各系统职能要素提出要求、形成方案并依此建立一个由“规划(策划)、实施、检查、评审”诸要素构成的运态循环、螺旋上升的环境管理体系,并保持和不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标签:环境管理体系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措施论文; 环保标准论文; 环境管理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 iso14000认证论文;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