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电网线损的降损技术初探论文_1高涵,2李东

电力配电网线损的降损技术初探论文_1高涵,2李东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望都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2450)

摘要:伴随着供电企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要想实现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的双赢,就要对配电网建设过程予以关注,针对线损存在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从而优化管理质量。本文分析了电力配电网线损的主要原因,并对具体的降损策略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配电网;线损;降损技术

一、电力配电网线损的原因

若是从电能损耗的角度对配电网线损进行分析,可变损失、固定损失以及不明损失较为常见,由于不同因素造成的电力配电网线损问题,需要结合管理要点落实对应的控制机制,只有明确认知电力配电网线损的原因,才能采取对应的降损技术,从而优化管理效果。

(一)电力线路处理失衡

对于配电网线路而言,多数都是裸露在外的钢绞线结构,整体线路的截面并不是很大,若是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分析可知,截面面积较大的线路对应的线损问题就会降低,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必然会增加线路铺设的成本。而对应截面面积较小的线路,线损问题也会更大,这种方式并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基于此,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配电线路中依旧存在线路分支较多的现象,就会导致线路损耗问题的增多,严重制约整体管理水平和应用效率。

(二)接户线因素

在市区内电力配电网管理工作中,多数住户的接户线使用时间都较长,线路自然就会出现老化严重的问题,这也是导致电力配电网线损增多的原因。尽管近几年我国电力行业开展了大范围的改造项目,但是,家家户户用电量的激增也增加了线路的负荷,尤其是用电高峰期,电压较低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会增加线路损耗的程度,使得对应的配电网线损问题加剧。

(三)计量装置因素

为了有效提升对电力配电网的管理工作,要设置对应的计量装置,但是,若是计量装置的使用年限超出使用时间就会出现计量精度和灵敏度降低的现象,使得抄表工作中相应数据整合以及处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另外,一部分地区配电网线路使用过程中还会使用机械性电能表,无论是精准效果还是自身耗损都无法满足应用要求,加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也使得电力配电网线损问题增多,严重制约整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使得管控工作流程管理要点不能得到落实。

(四)变压器因素

对于配电网运行过程而言,变压器是非常关键的元件,要想发挥管理优势,建构完整的电力配电网安全监督管理控制体系,就要对变压器进行综合管理。但是,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用电量激增但是对应变压器没有得到合理性升级的问题,变压器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就会增加其运行的线损问题,使得用户末端电压质量降低,严重制约用电质量[1]。

二、电力配电网线损降损策略

为了全面提升电力配电网线损管理水平,实现降损的目标,就要结合管控要点进行统筹分析,建构完整的运维管理机制,夯实控制基础的同时,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以及质量。

(一)完善配电网建设工作

在电力配电网降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关研究部门要落实系统化调研工作,并且要结合基本政策以及能源发展趋势避免配电网运行效率受到影响,结合电压层的应用效果,对电压等级进行科学化完善和处理,最大化减少变电层次,以保证能减少电网内的损耗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供电企业降损技术

从供电企业层面分析电力配电网线损降损工作,要从多元化角度进行分析。在全面掌握电网实际运行参数的同时,系统化了解区域内线损以及元件损耗的现象,并且结合线损率制定对应的管理指标,落实分层分解的管理方案。

一方面,要合理性选择配电变压器的安装位置,确保配电变压器尽量能接近负荷中心,选取地势较高且安全性较好的区域,保证进线和出现的便捷化水平。

另一方面,要合理性利用负荷性质,有效结合时间差异对负荷进行综合处理以及判定,全面提升负荷率的同时,落实经济运行的方案和管理方针,提高运维监督管理的综合效率。

除此之外,要整合无功补偿技术,结合具体要求完成补偿方式的选择和判定。例如,变电所一般采取集中补偿、配变低压侧则要利用就地补偿、配变线路使用的是固定补偿等,一定程度上落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管理技术,提高电压管理质量,为线路以及变压器输送能力的优化提供保障。

(三)强化配电网设备改造

为了优化升级管理流程,要积极整合管控要点,确保能对改造过程和改造效果予以全面监督和管理,践行标准化控制机制的同时,也要维护配电网运维监管模式的综合质量。

第一,要结合差异化地区的实际情况完成分析工作,按照经济安全的原则完善管理工作,并且将整个截面面积较小的导线更换为截面面积较大的导线,有效减少线损造成的危害。

第二,要对超出年限的电能计量装置予以监督和控制,并且要着重关注改造的速度。一般电能计量装置损耗较小,在改良之后就能提升其准确度和灵敏度,优化管理效率和综合水平。

第三,要结合电力运行的实际情况,对供电半径展开深度的调研和分析,确保能落实完整的规划机制,尤其是针对损耗较大的配电变压器要按照计划完成具体工作,减少电力损耗就能提升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提升配电网线路运行效率

在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想提升配电网线路运作水平,就要结合实际应用管理要求完善对应的工作。

首先,要对不同级别的调度运行机构进行综合监督,落实安全经济运行的管理指标,优化管控效率和管理水平。并且要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完成负荷分布调整和配变方式调整工作,提升无功补偿效率[2]。

其次,要尽量加大三相负荷平衡管理力度,将相应管理工序落实在规定的范围内,避免出现电能损耗增大的问题。

最后,要强化设备维护管理力度,在安全目标指导下减少因为设备检修或者是维护造成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区域内配电网线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提升配电网线损管理工作水平,要在明确问题原因后结合降损技术落实更加系统化的处理机制,打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和控制模式,积极提高经营管理以及线损约束水平,为区域电网管理工作和配电能力的强化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湘,欧阳森,梁伟斌等.考虑DG接入影响配电网经济运行时间的线损分摊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42(8):127-133,142.

[2] 郭孝忠.配电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降损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4):4098-4098.

论文作者:1高涵,2李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电力配电网线损的降损技术初探论文_1高涵,2李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