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阑尾病变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观察论文_廖勇

50例阑尾病变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观察论文_廖勇

四川大学望江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阑尾病变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双流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阑尾病变患者50例,这些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其临床治疗情况和影像学特点。结果:50例阑尾病变患者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其中有8例阑尾腺癌,6例异位阑尾炎,7例阑尾黏液囊肿,11例阑尾炎性包块,18例单纯化脓性阑尾炎,与病理结果和临床诊断相符。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阑尾病变可以清楚显示阑尾的形态及位置,准确诊断阑尾病变类型,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的检查,便于指导临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阑尾病变;多层螺旋CT诊断;临床观察

阑尾病变涉及肿瘤和阑尾炎性,其中阑尾肿瘤较为罕见,临床上阑尾炎相对多见,而从总体上阑尾可分为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通常阑尾发病原因可以分为神经反射、细菌感染、阑尾管腔的阻塞,而阑尾管腔又能细分为阑尾壁和盲肠的病变、阑尾本身、其他异物、粪石阻塞、淋巴沪泡的增生等[1]。从病理层面划分,急性阑尾炎可分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疼、四肢无力、呕吐、恶心、腹痛等。另外,阑尾肿瘤的类型包括囊性肿瘤、腺癌、类癌等,而原发性阑尾肿瘤相对少见,其缺乏临床特异性体征和症状,常合并阑尾炎,极易出现误诊[2]。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阑尾病变CT影像学分析,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阑尾病变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双流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阑尾病变患者50例,收集这些患者的阑尾病变CT影像学资料,其中女性23例,男性27例,年龄范围为17~62岁,平均年龄(38.21±3.56)岁。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恶心、厌食、腹胀11例,转移性右下腹痛21例,右下腹包块13例,消瘦、发热、腹泻4例,1例患者无明确的临床症状,因检查其他病变偶然发现。

1.2一般方法

在阑尾病变行多层螺旋CT诊断时,采用GE Light Speed 16CT 机,扫描条件为:250mA,120kV,螺距1.75mm,层厚1.25mm,床速35mm/s,速度0.8周/s,扫描范围从膈顶至盆底,有些患者采用口服20%碘海醇稀释溶液的方式,而阑尾占位患者则可在静脉内团注90m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用高压注射剂进行注射,流率为3mL/s。

2、结果

①阑尾腺癌8例,在阑尾远端能够看见软组织密度包块影,密度均匀,大小为2.1×2.3密度,强化扫描时呈现轻度均匀强化,缺少炎性包块,周围脂肪具有清晰的间隙,阑尾浆膜面较为模糊。

②阑尾黏液囊肿7例,利用多层螺旋CT诊断可以在阑尾远端看见囊样低密度影,其中CT值为20—38HU,壁厚且边缘清楚,能看点弧线状及点状钙化;1例未见脂肪密度增高,阑尾系膜的密度相对增长。

③阑尾炎性包块11例,可见阑尾区软组织样包块,大者5.8×6.1,小者3.1×2.3,其内部的密度不够均匀,增强扫描呈现相对均匀明显强化;5例肿块捏可见阑尾石,周围脂肪的间隙相对模糊,3例合并回盲部梗阻,盲肠壁的厚度增大,与盲肠占位无法鉴别,通过手术证实阑尾炎性包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④单纯化脓性阑尾炎18例,利用多层螺旋CT可见阑尾石、管状结构消失、阑尾壁增厚、阑尾肿大增粗等,周围阑尾系膜脂肪密度有所增高,存在索条样高密度影。12例可见盲肠周围点状的淋巴结肿大,直径不超过5mm,5例可见阑尾系膜出存在少量积液,3例可见不同密度分层的同心圆样结构的阑尾壁,2例可见盲肠壁局限性增厚。

3、讨论

第一,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与病理。①CT特征。对于急性阑尾炎的直接CT征象,其主要为阑尾石、管状结构消失、阑尾壁增厚、阑尾肿大增粗,有时增厚的阑尾壁为密度分层不同的同心圆样结构。但是这一征象可能属于假阳性,若炎症朝着周围扩展或蔓延,可能会造成盲肠—阑尾周围炎。具体的CT表现为阑尾周围液体渗出,结肠后筋膜增厚和盲肠内侧积液,右下腹盲肠内侧及阑尾周围的脂肪间隙模糊等[3]。这些征象没有特异性,但可以很好地定位阑尾炎,如果CT图像显示壁增厚、阑尾增粗,并且阑尾周围出现炎性改变,则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相对可靠。②病理。急性阑尾炎多是由阑尾管腔阻塞而引起,肿瘤、淋巴组织增生、寄生虫、粪石等会加重管腔阻塞;同时邻近阑尾的胃肠道炎症也可能蔓延到阑尾。阑尾炎症时,由于炎性水肿会使管壁黏膜增厚,炎症逐渐朝着浆膜和肌肉层扩散,然后阑尾壁及邻近的盲肠端、系膜、腹膜出现肿胀,阑尾周围出现炎性渗出液,加剧病变而出现穿孔、坏死,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第二, 阑尾腺癌和阑尾黏液囊肿的CT表现。①阑尾腺癌:阑尾区软件组织密度均匀,可见均匀轻度强化,大多数发生于阑尾远侧端。②阑尾黏液囊肿:阑尾区囊样低密度影响,管状或圆形结构;囊捏粘蛋白含量直接决定着CT值的高低,囊内可以伴有分离;囊壁规整,部分可见气体密度影[4]。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往的理念有所转变,如传统认为阑尾闭塞是导致粘液囊肿的主要原因,但通过研究发现粘液囊肿长生与阑尾上皮不典型增生具有密切关系。

第三,诊断与鉴别诊断。阑尾形态的异常就是阑尾炎CT的直接征象,表现为阑尾壁的增厚与阑尾外径的增粗肿大,增粗的阑尾边缘较为模糊,密度稍高或接近于邻近的肌肉组织,病理学上为粘膜及其下层的炎性浸润和水肿所致。慢性阑尾炎的CT表现为盲肠及阑尾周围的慢性炎症表型,阑尾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增粗,阑尾边缘毛糙且阑尾腔闭塞,基本伴有阑尾石或钙化。阑尾炎的发展和蔓延程度不同,阑尾盲肠周围存在的炎症反应程度也有所不同,肠系膜脂肪由稀薄的混浊变为模糊的软组织密度影、少量液体积聚、局部筋膜增厚、条纹状影等[5]。如果网膜包裹局部炎症,往往会形成类似肿块的影像,需要将其与盲肠区的肿瘤进行鉴别;而盲肠肿瘤很少形成巨大的肿块,肿块邻近壁增厚,可以看见溃疡征象,周围的脂肪间隙模糊程度明显不如阑尾炎。同时根据临床症状可以进行准确的鉴别阑尾粘液囊肿与阑尾脓肿,如阑尾周围脓肿相对局限,中心属于液体形成的低密度,呈现团块状影,壁厚播不均,有时脓肿内可能存在气-液平面。

综上所述,在阑尾病变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栓CT诊断的方式,可以为临床提供丰富多样的影像学缩减,多平面重建能够清晰显示阑尾的走形与形态,有效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准确鉴别病变的定位,明确术前阑尾病变的范围、性质、邻近组织受累情况,为疗效观察与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胡国辉. 多层螺旋CT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3):226-228.

[2]傅顺斌. 阑尾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诊断[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11):873-878.

[3]程明斌,张郡. 多层螺旋CT诊断阑尾囊性病变24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12):77-79.

[4]刘洪,高靳,周瀚,欧阳羽,梁勇,肖壬川. 成人急性阑尾炎病变阑尾解剖位置的多层螺旋CT评价[J]. 四川医学,2016,37(07):823-826.

[5]李智锋,庞志英,冯社欢,李光明,赵仕懂,岳春胜,郑小平,贺旭东. 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作用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02):328-329.

论文作者:廖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50例阑尾病变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观察论文_廖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