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论文_杰吉甫

新疆巴州蒙医医院 检验科 841000

【摘 要】目的 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抽取入住我院的96例冠心病患者(2012年6月至2015年11月)以及35例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9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三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3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3例以及稳定性心绞痛组31例,对96例冠心病患者以及35例行健康体检者均实施hs-CRP与Hcy联合检测,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结果 96例冠心病患者的hs-CRP与Hcy的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的hs-CRP与Hc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组间的hs-CRP与Hcy的结果存在差异,p<0.05。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医师分析、诊断病情提供依据。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意义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048-02

冠心病的主要病理特点为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有研究显示,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和动脉内膜出现慢性炎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1]。且有研究报道称,hs-CRP作为组织发生炎症的重要标记物之一,Hcy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程度和hs-CRP、Hcy浓度的增加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2-3]。我院为了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对该类患者均实施hs-CRP与Hcy联合检测,现详细内容见下文。

1 研究对象的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抽取入住我院的96例冠心病患者(2012年6月至2015年11月)以及35例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两组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均在医生的陪同下对此次研究的相关信息知情同意。

96例冠心病患者男女分别为50、46例,最大和最小患者的年龄分别为71、46岁,96例患者年龄均值为(61.54±2.22)岁;患病时间为3至13年,平均患病时间为(7.44±1.41)年;将9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三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3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3例以及稳定性心绞痛组31例。

35例行健康体检者男女分别为19、16例,最大和最小体检者的年龄分别为72、45岁,35例体检者年龄均值为(61.32±2.11)岁。

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其数据(年龄、性别比例)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即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对96例冠心病患者以及35例行健康体检者均实施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具体检测方法为: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4毫升空腹静脉血,

将采集的标本血液置于促凝试管中,待血液凝固后,对其实施离心操作,转速为每分钟3500转,离心时间为5分钟,待血清分离成功后,实施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选用乳胶增强散色比浊法进行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检测仪器均选用美国进口的全自动分析仪。

1.3 评估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hs-CRP与Hcy检测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方法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结果使用( )表示,当P<0.05时,表示两组研究对象之间比较的hs-CRP与Hcy检测结果存在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2 研究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96例冠心病患者的hs-CRP与Hcy的检测值分别为(16.32±2.13)mg/L、(17.56±2.47)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且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的hs-CRP与Hcy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同时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组间的hs-CRP与Hcy的结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4],hs-CRP与Hcy可作为预测心脑血管病的有效指标之一,而冠心病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等,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时对该类患者实施有效诊断和治疗显得至关重要。

本研究为分析hs-CRP与Hcy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对该类患者均实施hs-CRP与Hcy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主要是由肝细胞分泌产生,一般情况下,该种蛋白在体内的含量较低,但当机体发生损伤、感染等炎症反应时,该种蛋白的含量会显著上升,因此,临床常将C反应蛋白作为反映炎症反应的有效指标之一,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慢性持续性局部炎症存在较为紧密的相关性,所以可以将C反应蛋白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指标之一。有研究证实,hs-CRP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显著强于C反应蛋白,因此,对冠心病患者应用hs-CRP进行诊断,特异性以及敏感度更高,诊断效果更显著。Hcy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之一,有研究报道称,该物质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栓形成的高危因子之一,因此,亦可将Hcy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指标之一。

此研究数据显示,96例冠心病患者的hs-CRP与Hcy的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的hs-CRP与Hcy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发现,随着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hs-CRP与Hcy水平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临床医师可以将hs-CRP、Hcy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指标之一。

总结上述研究内容得出,对冠心病的诊断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进行联合检测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医师分析、诊断以及评估病情提供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郑利平,李生.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游离脂肪酸、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的水平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05-406.

[2]张琛涛,莫新玲.冠心病、高血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035-1037.

[3]朱旭,郑利平.冠心病患者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8):1459-1460,1462.

[4]李燕,王立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9):1536-1537.

论文作者:杰吉甫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  ;  ;  ;  ;  ;  ;  ;  

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论文_杰吉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