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入颗粒物及其危害_可吸入颗粒物论文

可吸入颗粒物及其危害_可吸入颗粒物论文

可吸入颗粒物及其危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吸入颗粒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总悬浮颗粒物正成为中国城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60%的城市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年平均超过国家Ⅱ级标准,由于总悬浮颗粒物中可吸入颗粒物对城市空气质量和人民身体健康危害较大,可吸入颗粒物成为空气质量日报的经常报告项目,很受社会关注。

一、总悬浮颗粒物

在空气中存在的各种微粒称为总悬浮物,是粒径小于100μm的液体和固体颗粒物,主要有粉尘、煤烟、烟雾等。依据重力作用的沉降特性,粒径大于10μm应在重力作用下迅速沉降称为降尘,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分散在气流或大气中时,可形成气溶胶,称为漂尘。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按来源和形成分类,主要有:(1)粉尘: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固体微粒。主要来源于矿石、煤等固体物料在运输、筛分、碾磨、加料和卸料等机械处理过程,也来自于自然风扬起的土壤、沙尘、沙尘暴、车辆扬尘、建筑施工过程中。这些过程产生的粉尘粒径一般在1μm~100μm之间,大于10μm的粒子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的形式在较短时间内沉降到地面,小于10μm的粒子,能长期在大气中飘浮成为飘尘。(2)煤烟:由于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使用燃料煤,煤和其他物质燃烧产生烟尘,其中含有炭黑、飞灰等粒状浮游物。目前对炭黑的粒状浮游物的产生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基本可以认为是可燃性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下经氧化分解、脱氢、缩合和聚合等一系列复杂反应形成的,从烟囱排出的煤尘降尘迅速沉降,飘尘散布于空气中。(3)黑烟或烟:固体小颗粒散布于空气中,称为烟,它是由固体燃料或液体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细小粒子,以及某些固体物质在高温下升华,液体蒸发和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蒸气,冷凝、聚合而成的微小固体颗粒,悬浮于大气中形成的,他们的粒径在0.01μm~1μm之间,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具有胶体性质。如高温熔融的铝锌,可迅速氧化成氧化物的固体颗粒物,分散于空气中形成烟。汽车排放的尾气中由于含有大量碳粒形成黑烟,它能吸附汽油燃烧产生的铅化物,对环境危害大。(4)雾:是液态物质蒸发、凝结的液体微粒,悬浮于大气中而构成的,其粒径一般在10μm以下,通常说的烟雾是烟和雾同时构成混合气溶胶,如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

二、可吸入颗粒物

在空气中的粉尘、煤尘、烟、雾等颗粒物中粒径大于10μm的降尘颗粒物,由于重力作用会自动沉降下来,对环境危害小,人在呼吸时部分降尘也能被鼻腔和咽喉所捕集不能进入肺部;粒径小于10μm的飘尘颗粒物能形成稳定的气溶胶,可在大气中长期飘浮,它易随呼吸进入人体,因此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1997年,美国等许多国家进一步认定,粒径在2.5μm以下的颗粒物,能全部被人体吸入,危害极大,因此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标准。

通常所说的烟(粒径0.01μm~1μm)、雾(小于10μm)、灰尘(小于10μm)是可吸入颗粒的主要形式。

三、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

飘尘颗粒物很容易通过人的呼吸道进入人体,并沉积于肺泡上。可吸入颗粒物进入人体有2个方面的危害:一是可吸入颗粒物复杂的化学成分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在城市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许多是由汽车尾气产生的,汽油中含有四乙基铅燃烧后生成的铅化物微粒(含有氧化铅、碳酸铅);工业区颗粒物许多含有氟化钠、氟化钙、镉的化合物、铁、钒化合物等;生活区的颗粒物许多携带苯及同系物、苯并(a)芘、萜烯类化合物等致病致癌物质,可引发癌症。当这些物质沉积肺中,有些可溶解直接进入血液,造成血液中毒,如血液中铅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使心肺病变,损害大脑、破坏神经,可影响儿童智力正常发育。当二氧化硫与颗粒物同时吸入时,对人体产生危害更为严重,因为吸附在颗粒上的二氧化硫被催化、氧化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蒸气形成极细微的硫酸雾,能更深地侵入呼吸道,促进有毒物质的溶解,对肺泡有更强的毒性作用;二是0.5μm~5μm的粒子以及未被溶解的污染物,可直接进入肺泡并在肺内沉积,被细胞吸收,侵入组织细胞,形成尘肺。尘肺因所积的粉尘种类不同而各不相同,煤矿工人吸入煤灰形成煤肺,玻璃厂或石粉加工厂工人吸入硅酸盐粉尘形成矽肺,石棉工人易患石棉肺等。

可吸入颗粒物还易产生二次污染,大气中的硫化氢是不稳定的硫化物,在有颗粒物存在的条件下,可迅速氧化成二氧化硫,由于颗粒物含有铁、钒、镍等化合物,在空气条件下起到氧化触媒作用,加快二氧化硫转为酸雨的过程,形成二次污染。

英国曾多次发生煤烟事件,最严重的一次是1962年12月5日开始的,历时5天死亡4000多人的事件。伦敦烟雾是由居民生活取暖、工厂生产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和冬季早晨的雾相伴而生。构成这次事件的一次污染是二氧化硫和煤烟,二次污染物主要是硫酸雾和硫酸盐气溶胶。因此,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一定要减少各种粉尘、烟的排放和产生。

标签:;  ;  ;  ;  

可吸入颗粒物及其危害_可吸入颗粒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