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漠河市人民医院 165399
【摘 要】目的 探究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结论 经明确诊断,及时采用内科综合疗法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予以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内科综合疗法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主要特征是左心室或双心室心腔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以不明原因的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是最常见的心肌病[1]。现抽选我院收治的5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45~56岁,平均年龄(51.4±2.1)岁。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的病因、病程、性别构成及年龄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经明确诊断,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疗法,研究组采用内科综合疗法,具体如下。
1.2.1诊断
1.2.1.1诊断要点:(1)中青年人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心脏扩大者应考虑有心肌病的可能。(2)需排除先天性、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性、肺源性等心脏疾病或心包疾病。(3)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诊本病。
1.2.1.2鉴别诊断
(1)冠心病:年龄多在40岁以后,常有冠心病病史或易患因素,多为左心室扩大,心力衰竭控制后心影缩小不明显,超声心动图多显示节段性室壁运运异常,201T1心肌显像呈均匀的大片缺损,有核素再分布现象,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明确诊断。
(2)风湿性心脏病:一般有相关的病史,心力衰竭控制后杂音增强,而扩张型心肌病则杂音减弱。超声心动图可显示瓣膜病变。
(3)心包积液:本病心尖搏动不明显,或远在心浊音界内侧,而扩张型心肌病心尖搏动与心浊音界的左外缘相符。常无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包液性暗区。
(4)特异性心肌病:如酒精性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药物性心肌病,均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但有特殊病史,如长期大量饮酒、妊娠分娩、使用对心肌有损害的药物。
1.2.2综合治疗
1.2.2.1一般治疗
嘱患者戒酒,停用对心肌有害的药物,改善营养状况,避免过度疲劳。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适当卧床休息。有气急时吸氧,限制钠盐摄入。注意防治感染。
1.2.2.2药物治疗
(1)心力衰竭治疗: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每日2.5~37.5mg,分次口服;或用依那普利每日2.5~10mg,分次口服;或用培哚普利每日2~4mg,分次口服;或用苯那普利每日5~10mg,分次口服;主要有咳嗽、疲劳、头痛、失眠等不良反应,儿童、孕妇、哺乳妇女及对本品过敏者禁止使用。用药前及使用过程中应监测肾功能,肾功能不全、手术麻醉期间患者应慎用;已用利尿剂者应停用此类药物,以免产生症状性低血压。②洋地黄:可用地高辛每日0.125mg,口服,注意此药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③利尿剂:呋塞米(速尿)间断利尿,如用呋塞米20mg,静脉注射,同时需补钾补镁。④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每日6.25mg,每日1~2次,口服,1周左右可加倍,直至每日100mg或最大耐受剂量;或用比索洛尔以每日1.25mg,口服,逐渐增至每日2.5~5mg,或最大耐受量,每日1次,口服[2]。
(2)控制心律失常治疗及预防猝死:注意纠正心力衰竭,降低室壁张力,纠正低钾低镁。尽量避免洋地黄、利尿剂使用的毒副作用。胺碘酮(每日200mg,口服)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用药过程中应每月摄胸片1次,以便及时发现治疗的不良反应,并应停药。
(3)心肌保护:美托洛尔(倍他乐克)125mg,每日2次,口服,可预防病情恶化,改善症状和心功能,干预免疫介导的心肌损伤。
(4)改善心肌代谢 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辅酶Q10辅酶A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抗病毒和免疫治疗药物如黄芪、生脉注射液等对改善左心功能有一定疗效。辅酶Q10片,10mg,每日3次,口服;或用二磷酸果糖注射液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日为1个疗程。
(5)栓塞的防治:阿司匹林每日75~100mg,口服,可防止附壁血栓的形成。
2观察指标与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3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的死亡率较高,年死亡率达25%~45%,30%患者要发生猝死,近年来本病呈上升趋势,年发病率(5~10)/10万,男女比例为2.5:1[3]。有研究表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与持续的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经诊断、鉴别诊断,予以治疗后,研究组中,显效14例,有效9例,治疗显效率为56%,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中,显效8例,有效10例,治疗显效率为32%,治疗总有效率为72%。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明确诊断,及时采用内科综合疗法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予以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志芳.318例扩张性心肌病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J].医学信息,2015,(30).
[2]李中华.52例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6).
[3]蒋雪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治体会[J].医药前沿,2014,(9):230.
论文作者:陈玉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心肌病论文; 心肌论文; 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两组论文; 内科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