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发展促进了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公路和城市道路的需求量增大。交通流量的增加及人们对生活质量更高的需求伴随而来,这对公路和城市道路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公路及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对当前的施工技术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当前环境下公路和城市道路路基的特点。并对如何提升路基施工技术给出了建议,对公路和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字:公路;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1 引言
路基对道路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道路的骨架组成部分。因此,提高路基的质量对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交通流量不断提升(包括私家车的增加、物流增加导致的货车流量的增加等)都对公路和城市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如何提高路基的质量对保障公路和城市道路质量,适应交通压力,保证交通正常运行十分重要。路基施工过程受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地质、施工周期、自然气候和原材料质量等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布局,采用良好的施工技术保证路基质量,促进施工能够高效的进行,提升整体收益。
2 公路及城市道路路基施工特征及主要问题
2.1 施工特征
路基在公路和城市道路中起到支撑作用,对路基强度有较高要求。除此之外,路基还应当具备高稳定性、耐久性的特征,保证可靠性。路面整体的强度和耐久性依赖于路基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高质量的路基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避免后期反复维修的开销。
路基施工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工程条件变化,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流动、资金状况等都影响施工工程条件变化,影响施工进度。一些施工单位因为资金等问题降低对路基质量的要求,对公路和城市道路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2)环境条件影响,主要考虑自然条件的影响,如温湿度对原材料的影响;雨雪天气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地质条件对施工难度的增加;易发生泥石流、洪灾等地区的影响等等。(3)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路基的质量。施工队伍要提高路基施工技术水平,一方面提高路基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应对不同环境的进行施工,提高道路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质量。
2.2 常见问题
(1)路基裂缝
路基裂缝是基本所有类型道路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路基施工填筑过程中预留的宽度不足或者中线偏移。此外,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满足要求和施工不规范,使得未按照要求展开分层填筑也是造成路基裂缝的原因。此外,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淤泥,淤泥长期滞留会对路基边缘受力部位产生压力,导致下沉,形成纵向的路基裂缝。因此施工人员要及时对淤泥进行清洗,保证工作环境的整洁。
(2)路基沉陷
路基沉陷是道路中常见的另一个问题。道路沉陷一般是由于压实处理不到位或者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或者施工过程中不规范操作引起的。压实处理一方面需要良好的施工材料保证,使其具备足够强度,还需要规范地进行施工,保证足够时间的压实。但是由于施工成本限制以及自然条件影响,在公路和城市道路施工时,无法保障足够沉降时间。如果施工材料的干湿度不达标,过干或者过湿就展开下一步施工,也将导致路基强度不够,最终导致形成路基沉陷,进而影响道路质量。
3 公路及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3.1 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工程具体展开前的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中线确定和树立、管线位置确定、构造物位置确定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测量是依据设计图进行,是对设计图在实际施工场地的规划,进而指导后续施工工作。施工测量中需要测量中线、导线和水准线,并进行复测,保障其准确性。这首先需要施工人员明确设计图的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由于设计图和实际环境存在差别,根据实际施工环境所处的地段特征或者城市的特征等,可以增加水准点和导线点,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在测量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测量前检查测量仪器,测量时规范操作,最后要反复进行复测,保障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3.2 施工材料选择技术和施工设备选择技术
材料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为提高路基的质量,保障公路和城市道路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在选择材料时应首先对材料进行试验。应对材料的液塑限和塑性指数进行试验测量。分析材料的密度、含水量和颗粒大小,对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进行评估。此外还应当分析地质环境,在不同环境选择性的对土的密度、强度、含有的腐蚀性物质、树根、含水量等特性进行测量,分析影响路基施工质量的因素。确保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材料进行施工,保障路面的强度、耐用性等。
此外还应选择良好的施工设备,保障施工技术能够运用到工程中。施工设备在选择前要进行检查,保障其能够良好的运行,避免后期出现问题导致整体效益的降低。
3.3 拌合与摊铺、填料与路基压实技术
拌料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混合料配比,控制拌料的含水量,根据标准进行。在摊铺时注意时间的把控,避免因为耽搁等影响施工质量。
路基填料的强度和粒径有明确的标准规范,一般采用CBR值对填料进行量化控制。CBR值反应的是路基的强度。路基压实方面一般采用大型机械进行路面压实,并对不同等级公路的压实度进行了规定,其中规定一级公路压实度要达到95%。路堤的压实度达到93%。对不同环境气候的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路基施工,要对应不同的处理技术,如易受雨水等气候影响的环境,可采用下路堤填料和轻型压实的方法填补路基硬度不够的缺陷。在压实处理中注意每一层土中设置路拱,保障通畅的排水。及时清理地表和进行30cm土层翻松。压实时为避免露压要保障碾压重叠范围在0.5m以内。为提高施工效率,工作人员还应做好数据记录。
3.4 路基挖方技术
路基挖方是公路和城市道路施工的重要环节,对路基质量有重要影响。在挖方前要进行清理工作,避免杂草等影响路基质量。挖掘方式采用横挖。在平曲线外进行外部沟底,在路基交接部位设置排水沟,避免积水或者外溢造成路基损坏。
3.5布夯施工处理技术
路基的夯实可以提高路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选择满足标准2.5cm直径的锤进行夯实,夯实施工时锤高度要升至6-7m范围,保证2000kg/m的力度。根据地质条件可以增加夯击次数达到增加路基承重能力的目的。
结束语
路基作为公路和城市道路质量保障的重要方面,保障其具备足够的强度、耐用性和稳定性对增加道路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施工前进行充分的测量和材料及设备选择,施工时进行规范的施工,采用良好的材料加工、路基挖方、夯实和碾压等操作,来提高路基的质量,从而确保公路和城市道路能够具备更好的质量,适应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
参考文献
[1]范俊敏. 公路施工中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 智能城市, 2018, v.4(10):147-148.
[2]彭兴隆, 程建军. 市政公路路基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8, No.536(27):267-268.
[3]廖敬楚. 关于公路及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分析[J].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5(10):21-22.
论文作者:卢泽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质量论文; 强度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测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