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夏月清

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夏月清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210009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医护人员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采用的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43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借鉴。

【关键词】护理干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884.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222-01

过量饮酒造成的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中毒性变化被称为急性酒精中毒,如果患者病情危重,可能会使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受累,更甚者导致患者死亡[1]。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应酬逐渐增多,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尤其是酒精中毒患者在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睡期等均存在安全隐患,优质的护理服务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2]。我院抽取8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护理干预对改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医护人员从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抽取86例患者进行观察,患者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呼吸紊乱、意识模糊、行走不稳等。根据患者入院采用的护理模式,医护人员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具有相似性,P>0.05,满足深入研究的条件。常规组患者43例中,男性有38例,女性患者为5例,患者最小、最高年龄分别为21岁、58岁,平均(39.2±8.7)岁;43例综合组患者中,37例为男性,6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范围为22-57岁,平均年龄为(39.4±8.2)岁.医护人员提前将研究内容告知患者家属,患者家属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规组: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包括静脉补液、利尿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等。

综合组:医护人员给予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临床操作如下:①病情监测:医护人员对临床不安全因素进行评估,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反应,如有必要,需对患者进行头部CT检查,检测酒精含量。②给予患者药物护理: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照医嘱给予患者适量的药物治疗,创建静脉通路,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给予患者补液处理,同时给予患者保胃药物、护肝药物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给予患者呼吸道护理: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一般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极有可能出现误吸情况,所以医护人员应该将卧床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及时将患者口腔内分泌物、呕吐物等清除干净,如果患者戴有假牙,医护人员需要将假牙取出。④给予患者并发症护理:当患者出现误吸情况时,医护人员应该利用吸痰器将呼吸道分泌物、内容物迅速吸出。如果患者并发有心血管疾病,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心电监护,一旦出现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应该遵照医嘱给予患者适量的护心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应激性胃溃疡并发症,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护胃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显效:患者3小时内临床症状消失,神志清晰,生命体征恢复到稳定状态;缓解:患者入院3-6小时内临床症状好转,神志略微清醒,生命体征趋于稳定;无效:患者6小时内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显效、缓解患者所占比例表示护理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医护人员本次搜集的资料为正态计数资料,其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整理好的临床数据,将95%作为可信区间,采用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表1可知,综合组患者、常规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76.74%,临床分析,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种护理模式临床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无效缓解 显效 总有效率

常规组43 10(23.26)18(41.86)15(34.88)76.74

综合组43 2(4.65) 20(46.51)21(48.84)95.35

----6.198

P----<0.05

3 讨论

大量饮酒,特别是在空腹状态下饮酒,容易出现急性神经症状、急性精神症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极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3]。针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纠正患者临床症状及临床体征,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引发医疗纠纷。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同时,辅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面色苍白、心跳加速、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促进患者苏醒,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效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4]。

本次实践结果显示,常规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6.74%,将其与综合组患者总有效率95.35%进行对比,P<0.05,这提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纠正患者机体功能缺陷,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患者苏醒速度。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荐。

参考文献:

[1]冯霞.护理干预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安全的效果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264-1265.

[2]王晶.护理干预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安全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08(16):46-46.

[3]张妙景.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安全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8):96-97.

[4]王艳华.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6):83-83.

论文作者:夏月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夏月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