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都市职业学院科研处 湖南 长沙 410137
【摘要】音乐能提升一个人的素养和审美能力,音乐课也是从小学便存在的,而就目前的中国高校的音乐教学来说,音乐欣赏是实现学生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1]当前,传统文化在高职音乐教学中能满足当代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2]
【关键词】传统文化;音乐教学;教学策略
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提高高职音乐教学的质量应当被提上重要议程。对于教师队伍的素质也应有一定的要求,来改善音乐教学的环境。学生对音乐的需求不高或高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都应该引起相应的重视[2,3]。目前,一些高校在音乐教学中存在弊端[4]。一些教师一味追求流行,忽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欣赏需求,这就使学生了解不够,甚至于产生轻视的心理。[4]因此,在高职音乐教学中以传统文化为支撑,致力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让学生掌握全面的音乐知识,满足各个学生的音乐需求,对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必不可少。[2-5]
一、传统文化在高职音乐中的价值认知
(一)传统文化
在网络信息化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音乐不仅包括了一些历史上产生并且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的作品。学生在对传统音乐方面形成的知识缺漏,影响着传统音乐的传播。高校音乐教育中,应重视渗透传统文化渗透,让传统文化与新的教学理念融合,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传统音乐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对“曲调”、“音色”、“润腔”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还及夹杂着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而学生对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信息量的了解甚少。“字正腔圆”是传统音乐文化中,对音乐曲调的基本要求,这保证听众能听懂、能理解,也体现声乐表演中的艺术性、完整性和流畅性,易于音乐的传播;而对于“音色”,在我国音色的种类繁多,传统音乐中音色主要表现为含蓄、细腻、柔缓。因其地域及文化差异,和情感表达的不同需求,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大特色;“润腔”在音乐十分重要,对提升音乐的柔软度和增强音乐的气势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它体现了对传统音乐细节和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把握,在细节里加强音乐独特魅力,提升传统音乐特色。对于“润腔”要有一定的创新性才能吸引听众的热爱。
在当今世界,不同行业要想取得较好的发展都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因此,高校音乐教学必须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能够利用现有学习资源,欣赏音乐唱法的精华内容。这不仅可以实现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还能够提升高校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传统文化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一)传统音乐的传播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诸多中国特有的文明、故事、涵养和意义。在传传播过程中,自身所包含的文化,便也跟随其进行传播,做到文化的唯美性和连续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个文化中都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像音乐就包含着创作时的环境、当时的文化、当时的精神和当时使用的乐器。这对文化的传播也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丰富音乐教学
高职院校的的传统文化课程是以音乐欣赏为主的,包括了声乐,音乐剧,器乐,舞蹈等,对于音乐教学,应该更注重全方位的发展。每个音乐都是文化的沉积。而要了解音乐就得了解其文化本身,在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中,更是如此。要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做到教师自身的清楚了解。丰富音乐教学,不片面化,更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提升自身涵养。
三、重视课堂文化属性
高职音乐教学课堂以聆听音乐为主,来调动其学习兴趣,使大学生自发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并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在有基础的情感体验后,对音乐作品进行简单的赏析,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提升自我精神素养。
音乐,最重要的是达到情感的共鸣。在音乐的传播中“感同身受”十分重要,生活就是由每一帧音调粘合而成。诗人官场不得意时,抑郁踌躇的基调;战火连天时,激昂奋进的曲调;恋人失恋时,宛转悠扬的曲调,都包含着创作着的情感体验。当高校的教师在教授音乐时,首先应该着重调节学生的情感。传统音乐中,音乐作品创作时的环境、背景、故事、、作者本人的事迹、情感基调等更为复杂繁多。在学习音乐之前,教师应做当对传统文化的含义有一定程度的讲解,让学生能做到短时间的情感融合,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力度,更深层次的挖掘其包含的内涵。对于民歌、中外传统艺术歌曲、中外传统现代创作歌曲的赏析,能让学生掌握不同的音乐类型、文化,提升音乐审美情趣。
感知能力的培养,对音乐欣赏也是十分重要的,当然更要有器乐具、器乐表演的常识基础。音乐和乐器的出现,是人类浓厚情感的表达,如:《颂祖国》,这是有民族特色的音乐。首先应该向学生讲述维吾尔族的特点和民族文化,阐述歌曲中维吾尔族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让学生在歌曲节奏中,去感受维吾尔民族的文化,去感受他们特有的情感。对中国民族乐曲、中外管弦乐曲传统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开拓知识和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情感。对音乐欣赏中的音乐说唱、戏曲和中外著名歌剧、舞台剧的了解,应由浅至深,通过对不同题材的欣赏,优秀的作品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并且提高大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教师应带领学生了解中外著名作曲家和表演艺术家,去欣赏民间器乐曲、外国民族乐曲、中外小型管弦乐曲。注重教材的使用和教学必备的音乐设备使用,以欣赏音乐为主,教师引导学生丰富情感体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度,让大学生能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能够自发认识、理解、鉴赏音乐等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
结语:
总之,传统音乐在教学中的渗透,能更好的进行文化的传播。情感的体验、感知能力的运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自身修养和创新性的课堂教学,都可以更好的让传统文化在高职音乐教学中进行渗透,提升学生音乐欣赏力达到满足学生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悦.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亚太教育,2016(28).
[2]周戈,李巧伟.浅论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音乐时空,2016(6).
[3]鞠荣丽.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4]周雪.声乐教学中教学语言的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3).
[5]吴雅颂.浅析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与发展途径[J].黄河之声,2017(1).
论文作者:陈霞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9月总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音乐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传统论文; 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高职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9月总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