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变电检修的工作要点和优化措施论文_郝勇

变电站变电检修的工作要点和优化措施论文_郝勇

(华电龙口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5700)

摘要:在变电站日常运行中,变电检修作为一项主要的工作,检修过程安全与否,将直接对系统性能的发挥和运行状态的完善有着直接的影响。变电检修中,经常存在安全问题,而随着安全问题的发生,将直接导致变电检修工作质量的下降,影响变电站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变电检修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变电站;变电检修;优化措施

引言

变电站中的变电设备较多,并且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所以在检修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从运行管理方面出发,重视检修优化的必要性,从技术、安全管理和人员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设备可以正常运转,进而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1变电站中强化变电检修工作的必要性

1.1有助于安全性能的提升

变电站电力系统中,变电检修工作的开展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而需要强化,由此引发的设备安全问题率较高,同时还会对操作人员自身安全带来威胁。加强对其的检修,能及时地将其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排除,从而确保电力安全,避免检修运维不及时而引发安全问题。

1.2有助于投资成本的降低

加强对电力设备的检修,能将其安全问题率降低,减少停电损失,确保电力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进而将电网运行成本有效的降低。现在很多变电检修工作人员有着十分专业的技术能力,而且很多检修设备具备能自动检测安全问题等优势,使得部分技术人员对电力设备的检修往往忽视,导致其性能下降,甚至引发安全方面事故。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处理工作的开展,才能避免出现安全问题,降低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提高电力服务水平。

2变电站变电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2.1检修的效率低

作为电网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供电企业关注的重点对象,所以对于它的协调管理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现阶段的检修中,仍旧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传统的重复性检修方式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

2.2检修的风险大

随着电力设备的增加,其运行环境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实际上有一定的区别。对于一、二级设备的检修而言,安全风险会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如部分设备在处于有电的情况下,就开始检修工作。当检修人员在不清楚的状态下进入带电区域,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变电站中的变电检修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2.3检修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

设备不同,所使用的检修技术也不同,这就对检修人员就提出了相应更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部分检修人员还依旧应用传统化的检修模式,忽视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致使专业技能无法和实际工作相符合,阻碍了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3变电检修中注意事项

3.1发挥红外线测温先进技术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传统的检测方法难以及时发现运行中设备存在的故障,而红外线测温技术能够准确诊断设备运行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因此,日常工作中应该加强对红外线测温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在使用过程中,为避免红外线热成像设备镜头(探头)出现氧化,可以将凡士林或是电力复合脂涂抹在镜头(探头)上面。在进行测温时,一般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时段进行,从而确保测温的结果更加准确。

3.2选好绝缘材料

绝缘材料是变电一次设备检修中常用的材料之一,绝缘材料的质量能否得到保障,直接影响着检修工作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对变电一次设备进行检修时,必须选用质量合格、上乘的绝缘材料。在选择方面,避免选用吸水性强的绝缘材料,应该以防水性强的绝缘材料为首选。在使用前,从业人员应该加强对绝缘材料的质量检查,从质检结果、规格大小、耐腐蚀性强弱等方面,都应该进行充分考虑和全面权衡,尤其要加强绝缘材料的性能测试。

3.3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影响设备检修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严格准入门槛,坚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原则,必须按照从业资格条件来选择专业的技术人员,从源头上确保其专业技术水平。其次,加强人员的专业培训。作为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充分发挥老中青传帮带的作用,切实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实战训练。再次,强化结果运用,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个人的经济待遇相挂钩。对于专业技术等级越高的人,其薪酬待遇也应相应提高,以此来激励从业人员提升自身专业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变电站变电检修的优化措施

4.1技术上的优化措施

在变电检修中,要合理化的按照操作流程和工序开展相应的工作,编制有效的检修方案,避免因检修次数太过频繁而导致变电站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发生。随着各项电力技术的不断完善,在检修技术方面,可以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原本的工序进行智能化的处理。利用系统输入和输出的基本功能,有效的优化原本的工序,进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其次,还可以使用网络计划技术,将检修工程的进度计划和各个工序之间的潜在联系都表述出来,并记录下其中的时间参数。从中找出一些关键路线,就能非常清楚的掌握整个工作进度,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还需要运用到信息反馈、控制与监督。对于一些关键点上的线路要以串联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他们平行工作或是交叉工作的时间,达到缩短工期,优化时间的目的。要知道,网络图上的每一个关键点都具有一定的时差性,所以要对关键性的工作进行适当的放缓,继而提升实际的检修效率。

4.2人员上的优化措施

变电检修是一项比较系统化的工作,对于检修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也非常的高,所以要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在具体的检修工艺上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对检修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始终将安全放置在首要的位置上,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工作中记录好每一台设备机器的运行情况,及时掌握运动状态,避免设备危险事故的发生。在对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需要检修人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并采取考核的方式,促进他们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新进的技术人员在上岗工作前,要进行岗前培训,且培训后必须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每年定期体检,让他们可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状况进入到检修工作中。

4.3安全上的优化措施

在变电检修中,需要按照业务的流程来进行安全的检修,根据流程的规律性,以一种确切的形式和次序开展之后的工作。由于每一项活动都有一定的输入与输出流程,这时候就要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企业级别的网络,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供电企业中对于检修流程的优化,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同时,结合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可以更为深入的了解检修工作。绘制出相应的网络图,在经过路线确认之后,也能更为顺利的完成之后的检修工作。尤其是在检修中,对于一些危险源,在检修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为检修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结束语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每一项工程项目中必须注重的问题。而变电检修工程中,其存在的安全影响因素较多,为促进电力检修安全水平的提升,就必须切实注重以上工作的开展,才能达到强化安全管理的目的。变电检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切实加强对其工作的安全问题的梳理和总结,并从不同的方面强化对其检修与维护工作,才能提高变电检修的质量,最终确保电力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满平.电气变电检修中若干问题分析及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8):166.

[2]林维修,许育燕.智能变电站变电检修管理变革[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03):80.

[3]贺海龙.当前变电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03):77-78.

论文作者:郝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1

标签:;  ;  ;  ;  ;  ;  ;  ;  

变电站变电检修的工作要点和优化措施论文_郝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