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质量是衡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水准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价建筑企业行业水平的关键要素。工程项目的质量,关系着建筑企业的行业声誉与竞争力,若建筑工程存在质量问题,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社会影响恶劣。为此,应积极开展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消除质量隐患,是实现建筑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本文就质量监督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质量监督;建筑工程;重要性
现如今,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多,建筑市场变得愈发混乱,质量问题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为促进建筑企业的全面发展,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知名度,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项目质量,加大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力度,通过质量监督管理能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提供屏障,使得建筑工程的功能性与安全性备受关注。
一、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纵观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较为突出,住户投诉的有关工程质量问题实属常见,成为制约建筑行业发展的一项关键因素。
1、安全隐患丛生
当前,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用地在不断减少,为了节省横向空间占地面积,应从纵向空间着手,高层建筑成为必要选择[1]。通常来讲,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工序复杂,同样的技术在高空位置的操作难度大,再加之部分施工人员素质偏低、态度不严谨,极易导致施工技术不规范,容易埋下安全隐患。另外,部分建筑企业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设施不足,潜在安全隐患较多,会严重威胁人们健康与财产安全。与此同时,建筑工程在使用时,设计与实际功能相互脱离,致使工程的实际质量存在缺陷,工程项目的质量受到严重制约。
2、施工团队专业性缺失
施工团队的专业性与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着很大的关系,若施工团队专业性缺失,其在施工技术操作上存在严重问题,专业资质不足,质量监管不到位等,进而滋生建筑工程质量隐患。部分建设方为了节省在施工团队雇佣上的成本,通常会选择要价较低的施工团队,未对施工团队的资质证书、技术水平、人员配置以及行业信誉度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建筑市场的挂靠、转包问题较为严重,致使工程质量问题不断衍生。一些施工团队的施工人员素质偏低,很多都来自农村,并未接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容易埋下施工质量隐患[2]。
3、建筑材料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是构成建筑工程结构的重要单位元素,将材料进行不同的组合与设计,最终形成了整个建筑工程,可见,材料的质量与建筑工程的质量联系性很强。目前,在建筑施工现场,常常出现材料以次充好的现象,主要是一些企业为了从中获取经济利益,选择劣质的材料,弄虚作假,从中谋取利润[3]。选择劣质的建筑材料,会为建筑工程埋下质量隐患,且很多材料从外表看来都一样,无边识别其质量好坏,使得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变得异常突出。
二、质量监督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旨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规范性,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监督,旨在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进而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是工程建筑企业为提高项目的经济价值,对工程项目的设计、规划、施工、验收等过程中质量进行监察与监督的过程,以提高质量安全系数,及时对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予以干预和制止[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有效措施
1、增强相关人员的质量监管意识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体系中,为了达到理想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效果,应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监管意识,让施工人员从心底里重视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更为认真、严谨,操作技术也更加规范,材料选择也更为慎重,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不规范的行为。此外,还应严格规范质量监督人员的行为,对质量监管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积极开展相关专业知识点的集中培训,完善考核机制,以增强质量监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加强对项目材料的有效监管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往往会在项目材料上大做文章,若选择劣质的材料,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严重威胁[5]。因此,加强对项目材料质量的管控,应立足于整个工程项目,从材料的采购环节就予以干预,要求材料员、采购员与施工员共同进行采购,能保证材料的质量,消除以次充好现象的出现,能有效控制材料的支出成本。除此之外,还应做好材料的质量验收与保管工作,保证选择优势的建设材料才可进入施工现场。为保证材料的采购质量,应选择设计部、建设单位制定的供应商,对该供应商的能力进行审核,材料质量通过审核后,即可从该厂家订购。在材料采购时,不可采购未达标的材料,被市场淘汰的产品也不可采购,没有合格证、产地说明书的产品也不可采购。
的产品;不采购无产地说明的产品。
3、加大质量监督执法力度
为了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有效性,应对质量监督体系进行完善,优化与完善我国的法律文件,为质量监督工程提供一定的法律依据,进而满足监督执法工作的需要。传统的质量监督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相配套的法律文件提供支持,导致国家在建设领域的相关法律条文与项目质量监管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容易产生相互背离的情况。为此,国家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意识到质量监管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及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中质量相关的违法行为应加大惩处力度,对质量监督不到位、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等行为进行严格惩处,以提升质量监管法律的威严性。
4、建立开展质量评优机制
为增强企业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意识,应积极开展质量评优活动,建立质量评优制度,借助制度来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与动机。在开展质量评估时,应对质量检测的薄弱环节进行整改与完善,提高工程质量,运用一系列的考评机制,以实现对工程质量的全面考核。质量评优机制的实施,需要及时开展自我评定,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消除质量隐患,通过评分的高低来确认企业在建筑行业中的地位与竞争力,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最为关注的当属项目质量问题,其决定着建筑工程后期的应用质量与功能体现,为达到理想的工程质量效果,应重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系统化管理。新时期,为了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应制定完善的质量监督制度,严格规范监督人员,落实质量监督的责任与义务,做好质量监督任务的有效分配,是提高质量监督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剑.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督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48):177-178.
[2]刘碧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山西建筑,2019,45(4):219-220.
[3]王彬.质量监督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措施及必要性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35):265.
[4]徐丰昌.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业,2018,(12):167,169.
[5]郭秀江.探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6):183-184.
论文作者:马乙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质量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