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硫酸沙丁胺醇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疗效论文_朱玮

朱玮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 镇江 212000)

【摘要】 目的:研讨分析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与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从2013年6至2015年3月收治的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实验组,各组平均34例。应用硫酸沙丁胺醇对观察组实施治疗,对照组采用丙卡特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患儿用药后的临床效果和肺部功能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用药后的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儿(67.6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两周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的一些生理情况显然高于治疗前的指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最大呼吸流量、晨间用力肺活量及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人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临床效果;儿童;硫酸沙丁胺醇;支气管哮喘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034-02

支气管哮喘(infantile bronchial asthma)主要是好发于儿童群体的一种呼吸内科疾病,它最明显的临床症状是胸闷、喘息及咳嗽等,严重时表现为面色青灰、鼻翼扇动和冷汗淋漓等,为进一步研究硫酸沙丁胺醇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我院特选取6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进行观察分析,现将治疗过程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3年6至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患有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患儿6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组平均34例。观察组男26例,女8例,年龄3~14岁,平均年纪(8.5±3.49)岁;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8.5±3.77)岁。两组患者的年纪等各项基本资料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患儿和家属对治疗方法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的病人都雾化吸入一次各一毫升的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溶液,其次,观察组患儿实施硫酸沙丁胺醇治疗,详细方法如下:给予患者硫酸沙丁胺醇(国药准字:H32024535-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0.10~0.15毫克/千克,每天2~3次;对照组患儿采用丙卡特罗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对患儿实施丙卡特罗(国药准字:H10930017-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1.00~1.25μg/kg,1~2次/日,可视具体情况适当的增减用量,在用药期间发生的一些不良情况可使用沙丁胺醇进行缓解[1]。密切关注患儿的肺部情况和临床效果,并时时监测。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①病情恶化: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依旧异常,严重时病情可能会恶化;②病情好转:病情得到控制,不良症状有所改善,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③病情恢复:病情已经有了良好的起色,几乎没有不良反应;④治愈:患儿病情彻底恢复,不良反应彻底消失,可以正常进行日常生活;总有效率(%)=病情好转(%)+病情恢复(%)+治愈(%)。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儿在治疗两周后的肺部功能的基本生理指标,包括FVC、PEF和FEV 1,其指标值越高,证明治疗效果越好[2-3]。

1.4 统计学标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照剖析两组患儿用药后的有效概率

用药后的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儿(67.6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研究表明,硫酸沙丁胺醇对于支气管平滑肌的扩张具有显著的功效,安全可靠,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耐药性,需适量使用。用药后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67.6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两周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的一些生理情况显然高于治疗前的指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最大呼吸流量、晨间用力肺活量及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过敏原的吸入、遗传因素、气候、运动、精神因素和一些和药物等,这些因素刺激机体导致支气管的平滑肌痉挛,粘膜水肿最终引起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此时需要快速、简单、有效的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根本目标是尽快将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解除、缓解缺氧状态并消除气道炎性反应,快速改善在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时期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4-5]。

β2受体激动剂是支气管舒张剂,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首选药物。本文所选取的两种药物都属于β2受体激动剂,其中硫酸沙丁胺醇的化学结构是1-(4-羟基-3羟甲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硫酸盐,一方面对于位于肥大细胞膜表面和气道平滑肌的β2受体具有一定程度选择性的兴奋作用,可以将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进而升高了细胞内环磷腺苷的浓度,让气道平滑肌处于一个舒张状态[6]。另一方面它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即对于炎症细胞和介质的释放可以得到有效阻止,使微血管的通透性降低,并增强粘膜上的纤毛摆动程度,进而增强气道粘膜纤毛清除黏液的能力。该药物在进入机体约4.5小时时可达到血药浓度最高值,并可持续维持十二个小时,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均适用[7-8]。

综上所述,对有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人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深受患者家属的信赖与支持,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德晖,翟莺莺,林育能等.硫酸沙丁胺醇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10):967-970.

[2] 陈昌陆.布地奈德联合万托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1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7):40-41.

[3] 汪明众,王红兵,严义培等.联合布地奈德及支气管扩张剂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2,25(6):889-890.

[4] 郭美凤.高频氧化应用于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02(12):89-90.

[5] 贾秀丽.阿斯美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29(18):126.

[6] 李玲.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喘可治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5):408-409.

[7] 傅培元,周少宏.孟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J].甘肃医药,2012,31(1):46-48.

[8] 廖培良,冯戈平,陈维等.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 26(12): 1597-1598.

论文作者:朱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7

标签:;  ;  ;  ;  ;  ;  ;  ;  

分析硫酸沙丁胺醇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疗效论文_朱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