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院门诊输液大学生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研究论文_林萌

校医院门诊输液大学生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研究论文_林萌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医疗所 辽宁 大连 116001)

【摘要】 大学校医院的就医主体就是大学生患者,由于学生自身脆弱的心理因素以及外在就诊环境的影响,在输液时患者常出现恐惧、焦虑抑郁、孤独无助、敌对暴躁的心理状况,严重影响到门诊的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因多与患者进行沟通,针对患者的不同负面心理情绪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关键词】门诊输液;大学生患者;心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251-02

大学的校医院门诊主要接待的患者主要是大学生,处理的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感冒发烧的疾病,可直接在门诊进行进行病情诊断治疗的工作,而输液则是最常用的校医院门诊治疗手段,大学生患者社会经历比较少,心理承受能力尚低,加上病魔的侵袭,使得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常感到焦虑无助,着就要求门诊护士在做好病情防治措施的同时,合理分析患者心理变化,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1.大学生患者输液心理分析

1.1 恐惧心理

对于大学生而言,校医院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地方,大多数人只有学期体检的时候才进去过。学生们在患病时通常会将校医院作为第一就诊场所,因为比较近,就诊方便,但是对于校医院以及医护人员的陌生感,让患者在输液时产生恐惧感。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比较害怕输液的,因为输液的护士水平参差不齐,谁都免不了被一个小护士扎的手肿起个黑紫色馒头的惨痛经历,所以这种紧张恐惧的心理在校医院门诊输液时是较为常见的心理现象[1]。

1.2 忧虑抑郁心理

大学生在患病后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不舒服,再在校医院经过挂号、候诊、开单、检查、诊断等医疗步骤后,在输液时难免会有些焦躁。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不太了解,对于输液的效果无法预见,而且输液常常需要耗费价格小时,也比较无聊,加上医院的环境也比较压抑,患者常出现忧虑抑郁的心理状态。

1.3 孤独无助心理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在过往的门诊治疗时,通常有家长全程陪护,而且往往是在同一个地方就诊,已经习惯了那样的就诊环境以及医护人员,在输液时也不会觉得陌生无助,而进入大学之后,突然变换了一个就诊环境,且输液时无人陪护照料,行动也不方便,患病者心理一般比较脆弱,难免产生孤独无助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敌对暴躁心理

随着各类医患纠纷事件的曝光,一时之间医患关系比较紧张,患者对医疗人员有一股莫名的抗拒,加上患者本身由于病痛导致的暴躁情绪,医护人员一点点的负面情绪以及不适当操作就可能引起患者敌对愤怒情绪滋生。很多校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较低,医护人员专业素质较差,没有将医院本身定位为一个具有专业救治水平的地方,而只是一个紧急日常治疗的救助站,导致学生对于校医院产生抵抗怀疑情绪[2]。

2.有效心理护理干预举措

2.1 恐惧心理护理干预

校医院的医护人员应该秉承阳光积极的工作态度,热情周到的照顾每一位大学生患者,消除患者对于校医院的陌生感。准备输液时,与患者先进行沟通,促进医患之间的了解,用自己放松愉悦的心情感染患者,让患者能以良好的心态准备输液,护士在操作是可用聊天的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消除患者因恐惧心理带来的额外疼痛感。此外,医护人员的输液水平也需要得到专业的培训,保证能一次性完成输液过程,用胶布固定好枕头,根据患者身体承受能力调整输液速度,保证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有效积极地解决患者的生理心理问题,增加患者的信任感与安全感。

2.2 忧虑抑郁心理护理干预

在门诊内,医护人员应对自己负责的大学生患者进行医疗健康知识的宣传,向其讲解疾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简单的介绍输液的目的以及输液总量,让患者放松下来,对整个的治疗过程有所掌握,放下紧张不信任的防备心理,再了解患者平时的一些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告知患病时期在生活上应如何做能更快促进病情的康复,让患者充分信任门诊的治疗手段,进行自我心理调节[3]。

2.3 孤独无助心理护理干预

在漫长的输液期间,陌生的就诊环境以及没有家人的陪护,是直接导致患者孤独无助心理的直接原因。对于这一类大学生患者,医护人员应给予适度的语言鼓励关心,在患者需要帮助时及时出现,门诊也可通过提供报纸杂志或者播放电视等手段帮助患者打发无聊的输液时间,改善门诊输液环境,保障患者的病理需求。

2.4 敌对暴躁心理护理干预

校医院门诊医护人员接待患者应做到“三美”——外表服饰美、行为举止美、谈吐语言美,细心热心地照顾患者,适度对患者进行语言以及行为上的关心,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充分信任自己的医护专业水准,消除患者的敌对情绪[4]。此外,校医院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保障疾病治疗与医护质量。

3.结论

校医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医护场所,通常进行的都是一些小疾病的诊断治疗,但是也不应该降低对医院专业医疗水准的要求,应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完善医学检测设施的配备。在大学生患者就诊输液时,常出现恐惧、焦虑抑郁、孤独无助、敌对暴躁的心理状况,严重影响到门诊的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应从身体和心理上对大学生患者进行护理治愈,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校医院在学生中的信誉度与专业度。

【参考文献】

[1]杨文娟.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5,06(11):225-226.

[2]陈爱桃.人性化护理对门诊输液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03(18):61-62.

[3]王玉芬,卢晓杰,何金萍.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2(11):3268-3269.

[4]高兰英.校医院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J].包头医学,2011,01(09):47-48.

论文作者:林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4

标签:;  ;  ;  ;  ;  ;  ;  ;  

校医院门诊输液大学生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研究论文_林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