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贯穿施工企业整个生产过程中,它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其核心是有效控制成本。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建筑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1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相关内容
1.1 工程施工方案规划的完善
在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设计图纸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工程的特点有效的结合,对钢筋施工、防水工程等方案不断的优化,尤其是对施工流程、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因为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也就会不同,投入的成本也就不同,所以,施工方案规划的优化是工程施工中进行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从工程施工规划一直到具体的实际施工,必须要对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每道工序、以及方法,都必须要将施工成本的管理充分的进行考虑,落实到具体的每个工作人员,充分的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节约工程的实施。因此,只有每个人都不断的提高经济意识,将经济与实际的技术操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同时制定出相关的奖惩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使施工成本有所降低,从而使工程造价有所节约。
1.2 将技术标与商务标的编制有效的完成
技术标与商务标的编制在工程项目在实施阶段的目标是不尽相同的。编制商务标的目的是为了使工程中标,编制技术标的目的是为了工程获得利益,因此,编制技术标的时候相对比较复杂,技术标的编制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但是在进行具体的编制过程中,又常常会流出计划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在以后出现变更计划时能够充分的添加,同时,也为日后的施工方法与造价的调整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在编制商务标的过程中,要保证总报价不会提高的原则下进行,对于早期已经完成、施工之前预计的工程量中增加的相关工程的单价选取不平衡的报价法,对实际工程量中减少的分项工程量进行适宜的单价调整工作,这样有利于将工程成本与资金的周转情况有效的降低,从而促进资金的使用效率的提高。
1.3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预测的内容
将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有效的做好,有利于项目工程成本的降低,也是追求项目利益最大化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严格的按照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出具的报表进行工作,有效的防止因为时效的滞后性而引起相关问题的产生。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以前,要根据企业材料消耗的定额为标准,有效的计算出施工工作的预算情况,同时,估算出企业内部的施工定额标准,按照各种工种、各种分项工程费用的标准等进行有效的估算。对于不同的技术方案、相关的配套措施等可能出现的经济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对能够江都成本的相关措施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从而确定工程项目的估算成本。
2 建筑施工阶段造价失控的原因以及管理措施
2.1 施工合同条款不够严密
建设项目合同主要是双方亦或多方就工程项目的相关事宜所订立的权利、义务的合法性协议。需要当事人共同遵守。工程建设项目合同涵盖了施工合同、用地协议、代理合同以及监理合同等多种,而在这些众多的合同中,施工合同是主要的合同,其内容最为复杂。所谓施工合同,指的是承包人与发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工程项目,进而对双方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的合同。施工合同是建设项目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的主要依据。建筑施工合同范本中有关项目造价的条款应约定明确、合理。合同条款若编制的不严密,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扯皮,进而会影响工程的造价。
订立严密的施工合同,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实际上就是履行合同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是施工合同管理的核心问题,合同纠纷多数与工程造价相关,合同管理的重点应当是对工程造价的管理。由于建筑产品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涉及原材料种类多、过程工序复杂和质量要求严格的特点,决定了施工合同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签订严密的施工承包合同,保证合同的合理性、合法性,同时在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减少合同履行中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利益,有效地控制造价。
2.2 盲目采购建筑材料
导致工程造价失控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投资方或承包商在施工准备阶段做的不充分,未能全面地对材料的采购进行分析。建筑材料的价格是最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一方面,未能充分分析近几个月的建筑材料价格走势,加之,施工周期长,材料本身具有很大的价格风险;另一方面,未能充分调研材料供应价格,使得实际采购价格偏高,导致整个工程造价受到影响。
把好建筑材料价格关,在工程项目投资中,工程材料费一般占总投资的60%以上,工程材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大小。目前,工程材料价格己基本形成由市场调节的格局,因此,必须按市场变化规律,对材料价格实行动态管理,这就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疏通信息渠道。建立能够正确及时反映工程材料市场供求关系的畅通信息渠道,具体可以通过向主要材料设备生产基地咨询、聘请材料市场信息员,及时参阅新闻媒介、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近期材料价格等多种形式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适时了解材料市场信息。②逐步推广材料报价制度。施工单位要将工程各个时期的主要材料用量、进货渠道、时间、价格向建设单位进行通报,特别是招标中明确的特殊材料。由双方共同制定材料进货计划,确定材料价格,动态掌握材料市场价格信息。选择最佳进料途径及时机,有效控制材料设备价格。
2.3 只顾追求施工进度,对工期、质量和造价三者间的关系未能正确处理
通常情况下,投资者为使资金能够早日回笼或施工方为获得更多的进度款,会想当然地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但是如果一味盲目的缩短工期,施工质量未能保障,就会适得其反,增加了人力、物力,加大了施工成本,工程造价也得不到合理有效地控制。
处理好工期、质量和造价之间的关系, 首先,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对项目及各种客观因素进行认真分析与研究,实事求是地制定一套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其次,正确处理造价与工期的关系,虽然缩短工期能够减少施工单位的固定成本,但是必然增加赶工措施费,如相对的人力、物力需要加大投入,可能需要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从而增加人工费、材料费以及机械费,并且加大工程造价。
2.4 工程变更、施工现场签证管理混乱
在施工阶段,存在设计变更的可能,会加大或减少工程量,而变更手续存在不规范或不及时现象;另外,某些工程师业务素养不高,不熟悉合同条款的规定,或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未进行认真地审核,盲目签证,并不能在合同约定的时间段内对变更和签证进行回复等,假若监理业务素质差或者掉以轻心,势必会造成工程造价失控。
加强工程变更及施工现场签证的管理, 一方面,项目工程师应根据合同约定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的审核,主动监控,尽量减少工程变更;另一方面,从多角度分析各项变更工程对总造价的影响,诸如,经济美观、使用功能等等,确定有无必要进行工程变更,最大程度的降低费用支出。
结束语
要想做好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要工程项目的全员共同努力,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体系,从而才能有效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徐迪.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在施工阶段的控制要点 [J]. 江西建材,2014,22:238.
[2]马博.浅析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
论文作者:井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阶段论文; 工期论文; 造价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