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论文_罗远洋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论文_罗远洋

摘要:近些年来,人们往往以牺牲自然环境为前提而获取经济上的利益。虽然经济在短暂的时期内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长此以往,自然环境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将会对人们进行惩罚。那么如何保护环境,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的基础。我们只有根据环境监测的数据来分析某地区的环境问题并针对监测出来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监测体系,为我国的环境保护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更好的进行环境保护。本文首先概述了环境监测,然后分析了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最后阐述了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发展现状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基础工作就是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多年来提供准确、及时、科学的数据信息,为政府决策、环保监管、公众知情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以及系统论、运筹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引入,环境监测已从单纯的采样、分析和提供数据,逐步发展到直接参与环境管理,成为不可缺少的环境执法和环境决策手段。

1 环境监测概述

所谓的环境监测就是对要进行保护的环境进行监测,得出一系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要进行环境保护地区的环境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由此可见,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也日益得到了发展,从最初的取样到现在的引入先进的理论知识,现在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够直接进行环境管理,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政府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也从中受益。引进先进的物理、化学等科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全面的监视。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控制污染源,不让污染范围扩大,先控制住污染源在对已经污染的区域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相比以前只能够单纯的监测环境的污染源来说,这无疑是环境保护中的一次改革。这样对环境全面的监视,不仅能够找出环境污染的原因,还能够对整个生态环境进行预防。全面的环境监测能够准确的及时分析出现环境问题的数据,并认清目前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依据。

我们在进行环境监测的时候要坚持长期监测,因为环境监测需要积累数据,确保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为环境保护提供精准的科学依据。同时环境监测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因为有时候环境污染面对的是一片区域,而不是简单的一个部位,这就要求我们的环境监测能够全面、综合的对环境进行分析。

2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1 环境监测在环境污染问题中的作用

环境监测可以对污染问题严重的环境要素进行持续的、稳定的监测,例如可以对土壤、大气、水资源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对发生污染的环境要素进行及时的治理,对将要发生环境污染问题的要素进行维护,对还没有发生环境污染问题的要素进行预防等,在环境监测的监控范围内,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方法去治理、维护和预防各种污染问题的发生,从而制止环境污染源的进一步扩散,扼杀引起环境污染问题的源头,将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进而一步步的去治理,最终建立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2.2 环境监测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和环境是一体两面、相互促进的,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国家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执行。在发展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时要齐头并进“,两手都要硬”,即实现“三同步”与“三同时”。“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因而,环境监测在城市环境规划中可以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为城市环境规划提供合理的、正确的发展策略。

2.3 环境监测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发展,环境监测作为高科技的监测手段自然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但是在这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环境监测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环境监测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科学数据,可以为譬如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等科学考察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例如对生物资源的监测,可以为微生物研究提供数据;例如对各种污染问题的监测,可以为环境研究中的污染源问题提供数据。总之,我们要做好各种环境监测,为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助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

3.1 环境监测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1.1 环境监测机构加强队伍壮大

目前,全国环保系统已形成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4 级隶属于政府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监测站2223 个,从业人员近36 万,约占环保系统职工总人数的 42.5%,其中高级技术人员 2350 人,中级技术人员8400人。此外,全国其他行业和部门建立的环境监测机构约2634个,从业人员21万。

3.1.2 具备一定的环境监测能力

在我国现有的环境监测站中,目前具备各环境要素监测能力的环境监测站有:从事空气质量监测 980 个站,地面水监测 1078 个站,环噪声监测 1131 个站,海洋监测 63 个站,地下水监测 111 个站,生态监测16个站,酸雨监测185个站,放射性监测32个站。

3.1.3 环境自动监测能力有了较大突破

目前,全国有近 70 个城市建立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国家和地方在十大流域建设了5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淮河流域和部分省市开展的污染源废水和废气在线自动监测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开展了全国环保系统环境监测信息卫星通讯系统的建设(已在 31 个省和 1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开通)。

3.1.4 建立了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现已有各类方法标准约400 项,多数污染因子已有控制标准及监测方法标准。目前,自动连续监测技术和遥感监测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应用;正在开展的有机污染物探查研究及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重点流域自动监测水质周报和污染源实时监控等工作亦产生了强烈反响,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

3.2 地区差异很大,整体水平不高

3.2.1 监测领域广度不够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对象以水、气、声、渣为主,生态监测刚刚起步,土壤、生物、放射性、电磁辐射、环境振动、热污染、光污染等领域的监测工作尚未得到实质性地开展。

3.2.2 监测工作深度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开展的环境监测项目较少,且以综合性指标为主。地表水监测项目以常规污染物为主,对有机污染物基本上没有开展监测;环境空气质量常规监测项目为 SO2、NOx和 TSP,而 PM10、有机污染物及国际关注的CO、O3、CH4等项目的监测没有普遍开展。

3.2.3 监测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仍以手工监测为主,监测频次低,时效性差。自动监测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大部分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仍是采用24h连续采样法和每季度5日的手工监测方法,各大流域和近岸海域水质常规质量监测仍普遍采用手工监测方法,监测频率为每月1 次或每季1次。3.2.4 监测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的部分环境监测站正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其中有的站已拥有具有国际水平的实验室,而落后地区的环境监测站甚至不能正常开展工作,这严重制约了整体水平的发挥和提高。

4 结束语

环境保护依赖于环境监测,政府要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通过科学的环境监测,掌握环境状况的实时数据,辅以适当的数据统计分析,指出环境变化原因并提出改善环境质量的建议,这在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和参考价值,也是未来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耀琴,杨顺生,王文勇.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J].中国测试技术,2003,03:45-46.

[2] 李兆斌.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7:185.

[3] 杨继明.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J].民营科技,2016,03:224.

论文作者:罗远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9

标签:;  ;  ;  ;  ;  ;  ;  ;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论文_罗远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