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183;素质教育183;教育质量--学校实践中三种模式的建构与关系_素质教育论文

人文素质183;素质教育183;教育质量--学校实践中三种模式的建构与关系_素质教育论文

人的素质#183;素质教育#183;教育素质——从一所学校的实践看三种模式的建构与相互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论文,三种论文,一所论文,素质教育论文,相互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讨论素质教育时,要研究两个系统,人的素质系统和教育素质系统。人的素质、素质教育、教育素质,表述了目标、内容和过程、条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逻辑的起点是人的素质。下面从一所学校的实践来看这三种素质模式的建构和相关情况。

一、人的素质

毛泽东经常告诫人们,研究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对于人的素质问题就存在两种研究的路子:一种路子是先对人的素质进行界定,以此为逻辑起点,然后演绎推导出一个理想的人的素质模式,再去实践。一种路子是对教育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摸清他们的实际情况,针对实际开展工作,为儿童建构一个切合实际的素质框架。春城小学二十年来的实践走的就是这样的路子。

从小学的情况来看,工作对象是满六周岁到十一、二周岁的儿童。这些儿童在入学前已经有了六年的发展。这六年是他们继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工作的起点。按常情来分析,他们这时有两方面的基础:

第一、生理、心理基础。也就是先天的素质。这是按照经典定义的素质。

第二、通过六年的生活和学习(正规的、非正规的)所打下的基础。这是后天的素质。

对于这两方面的基础,春城小学在入学时都进行一定的测查。这些测查包括:

身体测查:除了提供的“六病卡”,要作发育(身高、体重、肺活量)、体能(肢体、运动)和适应性能方面的测查与观察。

智力测查:运用智力测查工具,对儿童智力情况进行测查,求出智商。

个性、特长考查:主要是特长的培养情况,如艺术能力方面的考查。

基本能力的测查:主要是语言、识字、计算能力的测查。

通过测查、考查、观察、调查、对儿童六年来的发展情况及其背景有一个轮廓性的认识。随后即进入五年的素质发展的奠基工程。从实际出发,这项工程是在两上板块上实施。

第一个板块是生理、心理素质的发展。主要是两方面的建设:课程建设和班级建设。着力开拓活动课、课外活动及潜在课程。突出班级特点。有序地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综合地强化对生理、心理潜能的开发。

第二个板块是后天素质的发展。这方面采取了拓宽和开放两种策略。开拓课程的新领域(计算机、外语)、引进新的教材(语文、数学同时使用四种教材),采取新的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类型,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在以上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对人的素质积累了如下一些看法:

第一、人的素质由两部分构成,即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我们把先天素质叫做内在素质,后天素质叫内化素质。内在素质一开始以潜在的形态存在,因而有一个定位和开发的问题。定位就是要弄清楚各种内在素质的物质基础。脑科学、生理心理学对定位有不少的实验研究,取得很多成果,有的直到基因的水平。开发就是使用恰当的方法去把潜在形态的内在素质激活,外显为一种行为素质。定位和开发存在对应的关系,比较典型的例子如通过艺术教育对右脑的开发。内化素质是在内在素质的基础上对人类文化积累的传承,因而有一个选择合理结构的问题。选择既要是在全面的基础上进行的,又要是在适时的背景中进行的。人类的文化积累现在呈爆炸状况,汗牛充栋,流派纷呈,不在全面的基础上进行选择,难以精当。同时,人类文化积累不仅在量上发展,而且在速度上快速发展,使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在这种形势下,选择必须是适时的,不至于使学习者无所适从。从实践经验来看,选择的量不是最主要的,全面性的结构框架才是主要的。在建构素质模式框架时,实际的情况往往重视内化素质,忽视内在素质。而在选择和结构优化上由于孤立分割,形不成系统。这都是在进行人的素质建构时存在的问题。

第二,人的素质构成的两部分本身都是系统。其中内在素质系统虽然变化缓慢,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可塑性也不尽相同,有着个别性和差异性。内化素质系统虽然是一个建构的过程,由于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内在素质系统的制约,因而也有个别性和差异性。正因为这样,人的素质模式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所以从整体上来看,人的素质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即令某些要素单独看来是相似的,但要素总是不能离开系统而存在的,单独看来是相似的要素,到了系统中其活力就是不同的。素质教育最终就是要为每一个人设计一个有特色的素质模式框架。当然,这里的设计更多的是一种因势利导。基于这样的人的素质观,实施相应的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将是具有个性的和良好素质基础的有无限发展前景的人。春城小学的实践在相当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人的素质系统构成要素都是具体的,所以不论是内在素质还是内化素质,不去开发、不去“化”,就不可能具备某一方面的素质。所以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努力进行全面开发、全面“化”的教育。这里的全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具有层次结构的体系。这既要有客观条件,即教育素质;也要有主体的努力,是主客观的统一建构的过程。由于人的素质模式要素的具体性,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必须重视早期开发。因为人的内在素质根据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有一个开发的最佳期。人的内化素质的建构由于内容复杂、数量多、人的早期生活精力充沛、学习东西比较快,生活负累也少,容易收到成效。

第四,人的素质模式建构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不是短时期所能完成的,也可以说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正因为这样,在建构过程中就要去重视那些能够推动人的素质模式建构的要素。这包括思想方法、学习方法、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的学习。也要重视基础工具和基本的生活态度的训练和养成。这种训练和养成的活动都是一种滚动的过程,积累的过程,不断提高上升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

二、春城小学的素质教育——一种素质教育模式

春城小学的素质教育模式由以下六要素构成:

1、体现在培养目标中的素质教育

春城小学的培养目标选定由六要素组成,这就是:全面、基础、个性、和谐、素质、超前。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基础的、个性发展的、整体发展和谐的素质教育,而在标准上是超前的。在这里素质、和谐、超前是横断性的要求,就是不论全面也好、基础也好、个性也好,目的都是提高素质。或者说,全面、基础、个性都不是目的,而是一种途径,落脚点是素质。这三个要素:全面、基础、个性是我们实施教育的途径,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则是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不是静态的、超时空的,是具体的,而我们在时间的选择上是超前的,所以我们自认为这个培养目标是一个高标准的素质教育目标。

2、体现在课程中的素质教育

春城小学的课程是一个三元结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并列。虽然在时间资源的分配上,学科课程占的份额最大,但是和一般的学科课程比较起来,我们有这样一些不同:

第一、在地位上的变化。我们在对待各育时,把体育放在基础的基础地位,认为身体素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因而在资源分配上,无论人力、物力、财力上都要突出体育。在措施上实施全面的体育,把体育教学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在此基础上发展竞技体育;竞技体育仍然要回到教学体育上来,这就是反转回来以提高教学体育。体育不仅是教学体育、竞技体育、保健体育、还要重视营养,因而有营养加餐;这样的体育还只是体育的一半,另一半是心理健康,因而有心理学化的要求,建成了心理观察室,心理咨询治疗室等针对心理健康的活动和研究。所以我们实施的是全面的基础地位的体育,这和一般的作为学科对待的体育是有差别的。其它各育都作了类似的调整,形成了一个体、德、美、智、劳系列,而没有把智育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从实际情况来看,过去所谓的“小三门”在我们这里现在都处在举足轻重的位置,老师们也都认识到这些学科在教育素质中的地位,家长的观念也在转变。

第二、由于地位上的变化而带来的教育资源的分配和质量的保证。现在非“主科”无论那一种资源分配都占有显著的地位,只有由于课时量的不同而在人力资源上语数两科占优势。

春城小学改革的切入口是课外科技活动,扩展为课外活动。我们后来提为“课内—课内外结合—课外”这样的模式。即课内向课外渗透(不是去挤课外),课外向课内渗透。形成一种课内外双向渗透的模式,课内课外都得到很大的发展。所以我们这里的活动课确实具有一定的声势,较高的水平。由于要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以支持全面的教育要求,因而隐性课程在春城小学受到重视是理所当然的。让孩子们受到文化的熏陶,形成高品位的文明生活气氛,是我们一贯的努力方向,要把现代文明的各种成就尽可能引进孩子们的生活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之一,在这方面我们也取得相当的成绩和经验。

3、体现在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概括起来讲,我们在教学上重视提高孩子们素质可以从以下几点体现出来:

第一、选用高素质的教材。虽然由于力量有限我们不可能自编教材,但我们从一些先进地区选用优秀的教材。如北京景山学校的教材、上海实验学校的教材、“新世纪”教材,开展广泛的验证实验。对于有些课程则自编教材和补充教材,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素质。

第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不同的方法策略,形成自己的风格,开展不同的课题研究,放手让教师进行探索。

第三、面向全体学生,不留级,不转班,不论那一位教师都要对在校学生负责到底。

第四、在评价上多样化,对考试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探索新的评价体系。

第五、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要突出三点:基础、个性、能力。要狠抓基础,没有基础说不上是素质教育;要重视发展个性,尊重孩子们的自主性,不发展个性,不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也谈不上是素质教育;要形成全面的能力,主要的是要形成一种品位高能够导致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如创造能力,交往能力,不形成能力的教育,也谈不上是素质教育。

4、体现在班级工作中的素质教育

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是通过班级组织去实施的,不是直接地通过,就是间接地通过。全校的活动是一种学校的组织形式,但仍然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不外是三种组织形式:校级、年级、班级;但校级、年级的活动也是以班为单位进行。要实施素质教育,班级形式是主要的。要通过班级的活动来提高全班学生的素质。我们曾提出“两化”的目标:把班上学生家长的绝技变为全班学生的技术,把班上有特色的学生的特色让全班的学生吸收。现在城市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愈来愈高,他们是最现成、最便于“开发”的教育资源,把他们充分组织起来,提高孩子某一方面的技能是完全可以办到的。当然学到什么程度可能因人而异。但起码可以窥其门径,从孩子们来讲,这已经不错了。孩子自身也是各具特色的,把他们的特色变成大家的财富,这也可以使全班同学在某一方面提高。当然特色是不可学的,可学的是形成特色的功夫。这“两化”得好的,可以把班级水平大大提高。我们现在建立了各种实验班。有整体改革实验班、以“整体”为切入口争取突破,让每个孩子全面发展,有各种特色实验班,选一种教育内容为切入口,通过这一种内容的突出而带动全面发展。人才成长的途径可以是广泛的实践活动和扎实的基础学科教学相结合;也可以是在某一方面有比较深广一点的接触,然后触类旁通,迁移到其它方面。这就是我们建设特色班的基本考虑。前一条思路是整体改革班的基本框架,后一条思路是特色班的基本框架,事实上这两条路是相通的,都有两个方面的结合:基础学科的扎实掌握→广泛的实践活动;某一特长的深层开发→迁移到全面发展。这里,前项的内容是相近的,都需要有比较高一点的把握。只有这样,当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比较深入时,他的“重心”才会下降,因而也才可能比较稳定,不是飘浮的,这是我们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点领悟,把它用之于班级工作建设已初见成效。这种切入口的选择是比较广泛的,我们这里主要是体育和美育,因为这两育比较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们还建设了许多的“课题班”,选课题中某个子课题为切入口。总之,班级工作是素质教育极其重要的阵地。

5、体现在文化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广义地说,教育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孩子们用文化“全副”武装起来。我们这里讲的是校园文化、是纳入课程以外的文化形态的教育,相当一部分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不是一个贬义词语,我们有时评价某些人“素质高”或者“素质低”,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大众文化水平的问题。从校园来讲这是一个涉及面广的文化现象,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人际交往文化、环境文化、消闲文化甚至于厕所文化等等。春城小学高度重视这种文化的建设与教育。认为这是基础素质的重要组成。因而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有许多是可以通过课程来落实的,有些是难以通过课程来落实的。前者可以概括为正式的素质教育,后者可以根括为非正式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仅仅通过正式的形式显然是不够的,不完善的,还要通过各种非正式的形式去补充,以求完善。所以春城小学把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作为重要的一环对待。这些方面重在建设与参与,并与另两类课程的实施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相互渗透。

6、体现在教育社会化中的素质教育

那种认为教育就是知识教育,而知识教育是通过学科教学来体现的教育观显然是狭窄的教育观。现代教育强化两个方面:

第一:强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即教学生“学会学习”。无论怎样去教,在学校能够学到的东西是很有限的,所以现在讲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所能教育的东西也仍然是有限的。庄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他都发出“生也有涯、知也无涯”的感叹,我们生活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要想通过学校教育去学会很多东西是不可能的。但是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则是可以办到的。

第二、强化向现实学习,也就是向社会学习。学生迟早要独立地参与社会活动,因而尽早地作为一个后备成员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学会参与社会活动在现在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内容。尽可能多地参与社会活动是我们教育的一个目标。社会是教育资源的宝库,充分利用这个宝库的资源可提高教育的成就。有学者认为社会存在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阴暗面,让孩子们过早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可能对教育不利。从我们的经验来说,关键是一个引导问题。现在大众媒传手段如此先进,要想封锁信息很难办到;事实上阴暗面在不断曝光。

这两个方面强化的有效途径是教育社会化。当然教育社会化的内涵比我们这里说的要广泛得多。春城小学实施的是开放办学的模式,教育社会化也从开放这个侧面去强化,孩子们有更多的直接接触社会活动的机会是我们选择的教育策略之一。

以上是我们的素质教育模式的框架。但从根本上讲,首先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

第一、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密切相关的,教育目的是多元化的,不能只是一个人才的选拔,是一种精英教育模式,而应当是基础教育与精英教育并重,真正把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摆正了,素质教育也就自然会发展起来。当前阻碍素质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还在于没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第二、要培养大批素质教育的骨干教师。首先他们的素质要高,低素质的教师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从春城小学来讲,把教师的学历定位在大专,并且加以实施,订出时间表要求实现,其目的也在这方面。其次,他们要懂得怎样去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是要树立新的培养目标。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教育素质模式的选择

事实证明,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去建构一个新的教育素质模式。春城小学改革实验的起步就是素质教育。只是由于切入口比较窄,还不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其发展过程是从比较狭窄的素质教育向各方面扩散形成比较全面的素质教育,从而推动教育素质的发展和完善。

事情还得从头讲起,十年动乱后,普通教育面临三种选择:1、恢复到十七年的轨道上去;2、强化“升学教育”——强化普通教育的筛选功能;3、探索新的路子;这就是当时的客观情况。“十七年”形成了一个系统,出台了一些文件,但“文革”中被视为“黑线”全盘否定,因而在“文革”动乱之后,理所当然地会出现一种恢复到“十七年”的思潮;“十七年”从城市普通教育来讲,自然也有“升学教育”的成分,因为当时就存在双重目标:升学和就业;社会风气也接受这种双重目标,视为自然的事。由于十年动乱所出现的断层,由于人才的需要,由于经济形势所制约的就业格局,“升学教育”逐步向“应试教育”演变,教育目的异化了。这当然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一开始还只是“升学教育”,竞争的程度还没有“白热化”。有的学校由于历史短、条件差,既没有“十七年”积累的“本钱”,也不具备参与到升学竞争行列的实力,这种学校只有在两种选择中徘徊:学习“十七年”和努力参与竞争;另外寻找路子。春城小学在当时就是一所历史短和条件差的学校。讲历史,不计民办阶段,成立于1961年,到“文革”开始只有四年多的历史;在一个十分不利的条件下由民办改建,其办学水平可想而知。因而当时不是完全自觉地选择了第三条路:探索一条新的路子。从那时起到目前将近二十年,学校始终保持一种审视的眼光,捕捉所需要的信息,建构自己的教育素质模式,逐步由不太自觉走向自觉,由不成熟走向成熟。这有许多的客观的和主观的因素促成。从客观上讲,由于全国科学大会之后,出现了一股向青少年普及科学技术的热潮,学校抓住了这个机遇,开展了很有声势的课外科技活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一个“滩头阵地”向纵深发展,形成今天的格局。事后总结,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在课程上打开了缺口,把活动纳入了课程视野。实际的情况还不止于此。这样做产生的效应还很多:

1、逐步形成了学校开放的格局。这方面的突破比较大。活动需有人辅导,聘请了一大批辅导员。而且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风气,这些辅导员的层次比较高,素质也高,他们才从“文革”的禁锢中走出来,带有极大的热情来投入。这无疑把一种新的文化素质融入了小学,其文化意义是很重大的。活动要有物质,这要走出校门去寻求社会的支持,学校和社会的联系紧密了,打破了过去那种关门办学的单一格局。这项活动还开展了很多的竞赛,走向正常化、正规化,成立了许多社会性的组织。春城小学由于走在前面,得到肯定,因而作为集体或者学校领导个人参加这些组织并负责一定的工作。到目前为止,校长仍然是省、市科协的常委,区科协的副主席。可以说学校从这一条线打开了校门,逐步开放,而且把开放作为一个改革成就水平的标志。从此起步,实现“走出高原”、“走向全国”的目标,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2、从硬件上提高了设备的水平,并从建设上突破了常规的格局。首先由于开展科技活动,促进了自然学科的教学,因而依靠社会力量来建设自然实验室和一些比较特殊的基地,如天文观察室、小气象站。春城小学在许多方面可能都是走在前面的。首先,在基本建设上,从1984年完工的第一幢比较规范化的数学大楼(在此之前,春城小学没有一间房子是为办学而建盖的,都是旧有生活用房)就设计了专用的实验室、图书室和计算机室。十余年来,在这个基础上,这些专用设施已经经过了两次更新。由于建盖一座4000m[2]的多功能综合楼,实验室已经由一个扩大到了3个;图书室由两间发展到三间,现在发展到占一个楼层(700m[2]),除了开放的半开架阅览室,并设有专用阅览室三个;计算机房已由一个发展到3个,并且筹建了多媒体开发研究室。其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方面,也走在了前面。80年代初期即通过科协系统由国防工办赞助,购买菜塞310机建立机房,随即进行联网处理,发展到今天已装备几种机型130台机子,为计算机教育和逐步建设信息教育基地打开了场面。

3、培养了一批能够在一定程度—独立开创局面的教师,为人才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以上活动要独立设计,要广泛依靠社会支持,要自己动手去做还要组织学生参与,在实践中涌现出许多的人才,这是我们后来发展的奠基工程。由于这些活动向学科教育渗透,也由于这些活动不是局部的、少数人参与的,是各学科综合进行的,因而也就为孩子的下一步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可以说是一批具有新型基础的人才苗子,事实证明这些孩子后来发展都是良好的,如前面已提到的,这使我们领悟到一条人才成长的路子——广泛的实践活动和扎实的基础学科教学相结合。传统的抓扎实的基础的学科教学也会出人才,但这种人才主要的是一些基础研究型的人才。我们这里讲的是广泛的实践活动和扎实的基础学科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其适应性能要强一些,比较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4、为学校教育素质模式的构建和主导要素勾划了框架。春城小学教育素质模式现在可概括为一句话:以教育科学研究为主导的,模式要素生长发育发展完善、功能优化的学校。

二十年的探索,在教育素质模式建构上选择教育科学研究为主导要素,逐步发展,建盖了400m[2]的科研综合楼,设计有心理观察室、心理咨询室以及各研究室的格局;建设科研机构(料研中心);提出“模式化”、“课题化”的工作范式;培养科研型的教师队伍;提出“科研兴教”的口号,这些都和一开始从科技活动入手、树立科技意识进行改革实验是分不开的。

开放、面向现代化、“科研兴校”、有一支科研型的队伍,是春城小学教育素质的四大支柱。

从主观上讲,由于学校的历史短,不存在“回到十七年”这样的势力;由于条件差,没有参与升学竞争的实力;但是更主要的由于后来的比较有影响负责人是由团队干部这条线上来,其教育观及其经验都是从活动这样一种背景中形成的,因而也就容易向前看,向广阔的视野寻觅出路,不拘泥于原有的格局;容易从一种学科系统中摆脱出来,偏向于孩子们的兴趣和发展来开拓自己的工作,而不囿于知识教育的圈子,更不会从知识教育向“应试教育”的狭小圈子去钻。所以春城小学这种选择应当说有其必然性,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

四、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应试教育”网络的牵制。要想真正跳出这个“网络”存在一定的困难。拿某一学科来说,只要纳入统一考试,就会并入“应试教育”的运转轨道。以《自然》教学为例,原来毕业考试只考语数两科,后来再加《自然》,结果给《自然》教学带来一个大的冲击,大家都转向“纸上谈兵”,上课抄笔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从考试结果看,可能平均分上去了,但自然学科的学习质量却下降了,出现了考试成绩和学习质量不一致的现象。从教育行政部门的目的来讲,举行这种考试不外是为了提高质量。但结果适得其反,降低了质量,现在虽然不举行毕业考试,但平时的统测仍然在频繁地进行,这对于教学是一种潜在的“威慑”。所以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一种对提高质量切实有效的方法,既能对提高质量有切实有效的促进,又能避免强化“应试教育”的倾向,在目前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尽可能少用统考的办法实在是很必要的。

其次,要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和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衔接问题。我们这里是讲的初中和高中的衔接。要想把所有的初中和高中都办好,这要有一个过程,但现在就要保证一定的质量,这应当是起码的要求。现在把一切的“宝”都押在入学考试上,在不应当有筛选的环节加大了筛选的力度,这反过来必然促使各校向“应试教育”转,这就根本达不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的目标。这种问题是一种双向的强化,一方面是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一级一级地加码,不论你考试不考试,反正最后还是得过考试关,越抓得早越好,所以小学虽然在大城市放开,不举行升学考,就近升入初中,但是家长却千方百计要选学校,这时的“选”是在家长;而中考则是第一大关,这时是“双选”,家长和学生选学校,更重要的是学校选学生,昆明市只有几所重点高中,选择面是很窄的,这样的选择关必然要下行而影响各级基础教育的学校,这样的上下行的机制有明有暗,但这是实施“应试教育”的强大动力。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发展阶段性的规律现象,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认为,只要认真加以引导,可以转化至少可以减轻其负面作用。以上分析的是一种转变的制约因素,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终将使这种转变的努力落空。

第三,要承认一个现实,就是“应试教育”由于已经流行了一段时间,除了一些外部因素,一个重要的转变条件就是怎样对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进行再教育,相应的则是要对师范教育进行重构。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师范教育不对“素质教育”进行认真的教育,建构一种新的师范教育素质,那么就难以有素质教育。

第四,对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中国的教育历史始终是存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争的,科举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有见地的人士都对其进行抨击和剖析,甚至于在文学形式中也有强烈的反映,如《儒林外史》。对教育和学习也提出了“为学在于转变气质”的教育观。所以两种教育都有其渊源,决不是能够轻易转变的。从历史的角度来正本清源,又从现实的角度讲清问题,进行教育理论的建设实在是很必要的。

标签:;  ;  ;  ;  

人文素质183;素质教育183;教育质量--学校实践中三种模式的建构与关系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