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理念下校企合作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论文

协同育人理念下校企合作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论文

协同育人理念下校企合作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王宇飞

摘 要: 校企协同育人理念下,各大院校为培养高水平、高技能人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基于本科经管类专业分析协同育人理念下校企合作的内涵、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校企合作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对策,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就业率的同时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协同育人理念;校企合作;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有关企业共同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校企合作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高校和企业的重视和关注。课程体系建设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经管类专业分析协同育人理念下校企合作的内涵,就如何构建校企合作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协同育人理念下校企合作的内涵

协同育人理念下校企合作是指以学校为主体,设计安排企业、行业及政府等多方面协同育人的教学体系,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制定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一套科学有效协同育人模式。

协同育人理念下校企合作的开展与应用要求构建一个由行业、企业及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剖析产业发展趋势、用人需求,并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校聘请企业专家兼任教学工作,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实现专业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创新素养,实现校企互动和产学共赢的教学目标。

1.2.1 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 给予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及整体护理,包括术前一天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治疗目的、方法和可能的风险,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咳嗽、屏气练习。治疗过程及需配合的操作包括术前备皮,抗生素和碘过敏试验,术后沙袋压迫6小时,弹力绷带包扎伤口,绝对平卧位休息,术侧肢体制动,术后床头抬高30°等。

二、校企合作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首先,实现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一定经济与管理理论水平,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经管类是综合型应用学科,重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发现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用以分析和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经管类专业课程建设完全由教师承担,或者由企业单方面承担,前者导致人才理论能力强、实践能力弱,应用能力缺乏,从而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后者追求技能训练,忽略学生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协同理念下校企合作要充分利用双方的课程资源,培养复合型高素养应用型人才。

其次,提高经管类专业教学质量,实现资源共享。目前,高校经管类专业与理工科专业相比较而言,在基础条件、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基于经管类专业特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紧密结合,通过校企合作构建课程体系,积极引进企业课程资源,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三、经管类专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充分结合企业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基于本专业的办学条件,制定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首先,知识构建的目标遵循适用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针对求知欲和进取心强的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强调深度与广度,除了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外,还要切实培养研究能力;最后,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遵循岗位需求的导向原则,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知识目标不求多,只要够用就可以。

第二,套用“高职模式”,按“技能本位”的形式构建课程体系。虽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满足了企业对经管类技术人才的需求,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学生缺少研究和创新能力,只是单纯的技能操作人才。

一个妈妈曾跟我抱怨:“我用了延迟满足,孩子自控力不但没提高,还更差了。”她说:“去超市,孩子想买巧克力豆,我告诉他,如果你可以忍耐一个月不吃巧克力豆,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变形金刚。这一个月他控制得很棒,一颗巧克力豆都没有吃,我也兑现承诺给他买了变形金刚。可第二个月,有一天我回家,发现他把我藏起来的巧克力豆全找了出来,吃得精光!”

另一方面,整合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课程资源,解决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应用脱节的问题。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学校和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让学生通过到企业中工作,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工作所需的能力和素养。此外,还应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第四,师生参与度不高。当前经管类专业教育教学中,师生不具备参与双创教育的积极主动性,加之缺少有经验教师的指导,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校企合作中,企业更多关注其技能,而学生在学校缺少技术性指导,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推行不畅。

第三,专业师资力量薄弱。虽然我国大力倡导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培养,各个专业也重视培养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但是当前经管类专业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课程体系,缺乏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教师。

四、校企合作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校企合作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风俗画,就是指在政治稳定、国泰民安的环境下以社会生活、民风、民俗、民情等为题材的人物画。对于风俗画本身来讲,中国本土风俗画与西方的风俗油画既有相似之处,亦有很多在材质、审美等方向上的不同。贡布里希曾经在《艺术的故事》中提到:“画家有意识地画一些作品来发展某一分支的题材或某一种类的题材,特别是日常生活场面,这种画后来就叫‘genre picture’(即风俗画)。”[1]381

让我们回到40亿年前地球上最初出现单细胞生物的时候。这个单细胞生物是现在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祖先。最初,这个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衍生出其他单细胞生命。其中某些单细胞生命成功的生存和繁衍到了今天,例如古细菌和细菌。事实上,在今天的地球上,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生物量都远超人类。可以肯定,他们也会在人类灭亡后继续存在。

一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经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核心,打破传统学科本位或者技能本位课程体系的单一性,旨在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课程模式,不仅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还使其具备完整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不仅为学生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制定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一,套用“精英模式”,按照“学科本位”的形式构建课程体系。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于偏重学科知识,忽略职业能力的培养,将课程设置的中心放在完善和构建学科知识上,导致学习内容繁杂、难度高、陈旧等问题,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内容,不能有效与社会经济主体实现互动,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受师资力量、学生自身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研究能力、操作技能相对不高,导致就业难的问题。

(三)构建具有职业性、多元性和个性化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

基于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集学术、职业及人文为一体的课程平台,变传统单一课程模式为多元化课程模式,注重知识面和应用性,力求兼具理论与实践。按照不同课程的比例设置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应用模块,基于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构建校企合作教育课程平台

基于企业人才需求,校企合作课程需体现职业特性与岗位应用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多元化发展。校企合作教育课程平台的构建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构建知识平台,以学科应用和发展为依据,涵盖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运用学科理论知识的能力;第二,构建能力平台,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基本技术和专业技术培养,实践课程内容应当根据专业需求与企业岗位要求来设计,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第三,素质平台,培养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结合,知识增长与能力培养提高、素养塑造三者互为促进,这也是综合型应用人才必备的特质,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其个性化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五)校企协同构建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打造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构建一支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由学校教授、专家担任项目带头人,由优秀教师作为专业负责人,基于专业调研,结合行业发展动态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次,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进入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打造一支高水平、操作能力强的双能型师资队伍。最后,聘请企业优秀人才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或者实习指导的教学任务。

设计方案的质量受参与者个人能力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参与者的方案平均得分进行了统计,如图5所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参与者的个人平均得分可以作为两组参与者能力水平的一个对比。如图5所示,两组人员的能力基本持平,如果以平均得分作为衡量能力的一个指标,实验组的平均能力得分是6.04,对照组是6.05,基本一样。因此,可以认为实验结果展示的差异受参与者个人能力的影响并不大。

综上,协同育人理念下校企合作教学主要是以市场和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及能力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延霞,柳永高,孟俊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新西部下半月,2017(12).

[2]李栋.协同育人理念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8(4).

[3]刘建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7(3).

[4]李静.创新能力导向下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新经济,2016(12).

[5]吴东丽.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6(21).

[6]梁静.以培养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与再思考[J].知识经济,2014(22).

[7]黄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索[J].池州学院学报,2013(5).

[8]高健,邱小群,魏东.基于“三元制”的高职通信专业课程开发研究[J].职教通讯,2014(9).

[9]马超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531(2019)11-0062-03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2019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协同育人理念下校企合作经管类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YJ1929)

王宇飞/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讲师,硕士(重庆402100)。

责任编辑:贺春健

标签:;  ;  ;  ;  ;  

协同育人理念下校企合作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