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张雁

张 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453100)

【摘要】 目的:结合工作实际,探讨针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因素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1日-2014年4月1日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1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手段,且在治疗过程中实验组针对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即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及患者心理状态评定,判断最佳护理方案。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对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心理状态评定方面,实验组患者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疗效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明显比常规护理效果好,且在提高患者心理状态方面疗效突出,可有效的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93-01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皮肤性疾病,它以慢性、增殖性及易发性的红斑鳞屑为特点[1],常常发生在20-30岁的年轻人当中,临床中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病因也尚未明确,在国际上被列为是十大顽症之一[2]。因为患者通常是年轻人,学习、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得了这种病后又会导致患者的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交及生活质量。本次试验选取我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治疗后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方面疗效突出。现将具体实验内容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1日-2014年4月1日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院寻常型银屑病的疾病诊断标准,且无以下排除标准中的任意一项:哺乳期、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性疾病及内分泌性疾病等。对所有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共55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分布范围为19-45岁,平均年龄为29.4岁,文化程度方面,大专及大专以上患者19例,初中及初中以下10例,中专及高中患者21例;对照组患者共55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0-46岁,平均年龄为30.5岁,文化程度方面,大专及大专以上患者21例,初中及初中以下11例,中专及高中患者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对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就诊时采取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的方法,隔一天照射一次,疗程为20天,并配合相关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而对于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舒适、营造温馨氛围,使患者身心舒适;②进行患者教育,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使其了解银屑病的基本知识及预防、治疗手段,使其对疾病不再恐惧;③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常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开展心理疏导工作,鼓励其增强自信心。

1.3 观察指标1.3.1 治疗效果 针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治愈:PASI评分大于90%;显效:PASI评分在60%-90%;有效:PASI评分在25%-60%;无效:PASI评分小于25%。

1.3.2 心理状态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后评定。评定内容包括焦虑、敏感、抑郁、恐怖、人际关系、偏执及精神病性等项目,并进行给分。结果可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SPSS18.0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治疗效果比较 由下表数据可明显看出,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且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高,值得推广和使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P<0.05)

3 讨论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反复的慢性炎症皮肤病,表明有银白色的鳞屑覆盖[3]。银屑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为0.1%-0.3%,发病时常常会导致皮肤瘙痒受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其发生与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联[4]。

本次试验选取了我院2013年4月1日-2014年4月1日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1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手段,且在治疗过程中实验组针对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即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及患者心理状态评定,判断最佳护理方案。本次试验结果显示,患者在采用了心理干预护理后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心理状态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明针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明显比常规护理效果好,且在提高患者心理状态方面疗效突出,可有效的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甘永梅,唐卫民,等. 系统护理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 19( 21): 73-74.[2] 黄金俐.心理护理干预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右江医学,2014,4(2 4):503-504.[3] 韩 春,朱蓓蓓.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327-329,332.[4] 何桂英,何剑.优质护理服务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其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129-130.

论文作者:张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  ;  ;  ;  ;  ;  ;  ;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张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