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技术应用在环境工程的实践研究论文_张骞

生态工程技术应用在环境工程的实践研究论文_张骞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云南 昆明 65010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的经济水平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在经济迅猛发展时,却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压力。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发展已有的现代生态工程技术,不断完善发展环境工程项目体系,才能在在保障环境不受破环的前提下,真正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本文主要就生态工程技术与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并对生态技术工程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生态工程技术;环境工程;实践研究

0.引言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于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生产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造成资源的巨大消耗,各种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反而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切实处理好生态环境工程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 而生态工程技术的的创新与发展现已成为环境工程中的新生力量与重要组成,它既带来了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环境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因此本文就生态技术工程工程与环境工程进行探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研究背景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人们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的前提。环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的资源,也是各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高速上升的态势,但是高投入、高消耗为主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让国内的生态环境恶化,更是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也加大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成本。在相关的环境报告统计中,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 个区域中,中国占据了7 个,而国内的500 个大型城市中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城市只有1%。这足以说明,国内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状态,也成为我国当前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2016 年中国的GDP 达到了744127亿元,相比于2015年增长了6.7%,其中第一、二、三、四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6.7%、6.7%、6.7%、6.8%。而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国内第一产业增长值63671亿元,增长率为3.3%,而第二三产业的增长较多, 分别为6.1%、7.8%。根据2016年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京津冀等74 个重点区域的调查报告显示,新标准初始阶段实施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只有4.1%的比例,达标的城市只有3 个。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8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数的24.9%;25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5.1%。474个城市(区、县)开展了降水监测,降水pH年均值低于5.6的酸雨城市比例为19.8%,酸雨频率平均为12.7%。从废水排放的角度上看,2015年末,废水排放总量达到428.8亿吨, 而二氧化碳为1664万吨。在2016年,我国在社会环保方面的投入近9000亿元。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共计投资了7200 亿元, 排水建设为1523亿元,废水项目为351 亿元等。

根据当前的经济模式以及环境的现状,各个地区的政府机构以及社会的各界人士都应当树立环保意识, 倡导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 转变过去粗放型的生产的方式,往绿色、低碳等方向发展。各个领域的学者也应当致力于对生态技术工程与环境工程的的研究,才能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现代生态技术工程工程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生态技术是建立在最新科学知识的发展基础上的。比如环境科学、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理论的引导下,人类才有机会估量到技术作用的远期效果和对自然系统的全局影响,避免和预防技术应用对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便能开发出生态技术。

2.1.生态城市公园的生态技术工程

生态公园,是以生态学和生态文化为指导思想,结合传统城市公园、主题公园各自的特色,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园。第一,在表面铺设方面,为了更贴近自然,与其联系更为紧密,表面的铺设十分注重面层的透水性,依据新材料、新技术作为支撑。第二,在种植方式上,主要在植物的栽培技术与栽培方式上进行突破,不使用突土壤与肥料,从而减少了对土壤的污染。第三,在循环再生方面,重点落在加强资源的循环再生,从而来减少能源损耗,注重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同时也降低了回收的成本。第四,在人的舒适使用上,利用生态技术工程,使各种景观设施、小品、街具更符合人尺度,在功能上更能够最大的满足人的需求。

2.2.高层建筑的生态技术工程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宗旨的生态型高层建筑应时而生。这一建筑的最高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在高层建筑的过程之中,将高科技模式渗透其中。例如生物科学技术、材料合成技术、资源替代技术等,来减少高层建筑对环境的损害程度,维护生态平衡。在技术上看,不仅规划要求合理,减少污染,还要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能耗。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方式。在建设过程中,应用采用通风、遮荫、对流、太阳能等方法。使建筑物内部和外部具有双重气候,建造低能耗建筑并且同时也适应外部环境,还要增强建筑的保温隔热能力,创造建筑防晒,自然采光照明等。

2.3.城市水环境修复中的生态技术工程

城市水环境具有生产生活供水、防洪排涝、文化景观等多种功能。如今,水环境持续遭到破坏,治理迫在眉睫,早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之一。而生态修复技术为解决水环境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一技术使依托生态学原理,来耦合一定的生物代谢、理化技术和工程措施,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发挥其最佳的服务能力。生态修复技术可以让水体生态系统自我修复,是根治城市水污染的根本方法。现在我国的生态修复技术还位于探究层面,还应综合、考究全世界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来促进城市水循环的修复。

3.现代生态技术工程工程继续发展的建议

3.1强化转基因工程及时在环境自治问题上的应用效果

生态环境问题在迫使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也使得环境工程课题研究重点由最初的环境保护基本思路由提高环境自力方向转变。其中以转基因工程技术为例,在新植物养殖培育中引入转基因技术,并进行有机结合,这样一来能够很好的实现土壤优化和改良品种的作用。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可以则中对具有显著吸附能力的植物的研究,利用这些植物吸收土壤中部分已超标的金属元素,从而一方面使得土壤自我复原能力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有效提升了当地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并且,植物在经转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养殖后,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会有所提升,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

3.2提供生态工程技术在能源问题的应用效率

能源问题作为社会与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时代难题,与生态环境间有着紧密的关联。这里就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生态工程技术与环境工程应用与发展过程中,应当强调将能源开发利用和生态工程技术进行有机协调,在研究与开发绿色新型能源的同时,不断提高旧能源的利用效率,着力于探索新途径,转变新思路,改善能源应用的传统地位。总而言之,基于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就在于生态工程技术与环境工程的能源利用与开发。

4.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是为了让社会能够更加的富足, 一个国家经济体量的增长自然会提高其整体社会发展的竞争实力,但随之也带来环境污染、健康威胁等问题,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健康。基于此,为了有效应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需要将生态工程技术与环境工程进行有机融合,并不断推动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使得现代生态工程技术能够在未来更好地为环境问题作出积极的贡献,从而最终实现社会与经济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岩,赵昌晓,陈玉洋.滨海盐碱地整治生态工程技术———以中度盐碱地整治生态工程技术方案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6(33)

[2]籍爽.生态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与研究[J]. 生态工程技术世界,2016( 03) : 37.

论文作者:张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7

标签:;  ;  ;  ;  ;  ;  ;  ;  

生态工程技术应用在环境工程的实践研究论文_张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