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开展初中音乐教学论文_李萍

探究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开展初中音乐教学论文_李萍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中学音乐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应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提高中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音乐教学;合理健康;重要性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认同。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着独特的艺术教育功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加强对这方面内容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音乐教学阶段遇到的问题

1.1对音乐课程的重视不够

虽然我们都特别强调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现实情况是由于在乡村地区他们由于经济不发达学校福利待遇不好,很难有优秀的音乐老师留在这里进行教学而且不止是乡村,即使是一些发达地区他们也是对音乐不重视,所以他们的音乐老师大多是有别的学科老师代理的,他们可能有简单的乐理知识,但是实际上音乐水平并不高,对于孩子的教学只能满足娱乐的水平,想要真正让学生做的欣赏音乐的美感,可能是真正的做不到,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且这些老师由于自身能力的缺乏,一般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就会很难,因为他们自身能力不高。另外学校不重视音乐教学,所以学校里面的乐器配置并不充分,很多学校里面可能就只有一架电子琴或者只有音乐老师自备的乐器,所以学校乐器也不充足,所以孩子们在上音乐课的时候由于没有乐器,可能就会非常容易跑神,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来说也不是很好。而且很多学校和家长并不重视音乐教学。最后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是唯成绩论,片面强调孩子的成绩,认为孩子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孩子的成绩好了,其他一起都会很好,这种观点普遍存在家庭和社会里面,其实这样片面的观点和看法其实是不对的,但是现实就是依旧存在很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观念中。

1.2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据调查研究发现是由于很多学校和家长对音乐不是很重视,所以在平常的时候可能很难会开设音乐课,即使开设了音乐课也是平常进行一节或者两节课音乐教学,这样比较少的课程,很难把音乐这个具有抽象美感的课程教给学生,真正让学生领略到音乐的美感和声韵。由于课程内容比较少,所以在进行日常的音乐教学的时候,往往老师是会选择进行歌曲的教学,歌曲教学方法就是老师一边领读,学生一边跟唱,这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日常教学的方法。歌曲教学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基本的音乐的美感和学会一些歌曲的演唱。但是也只能学到这些,因为老师自身条件的限制,所以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特别单一,一般也不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和乐器演奏,所以这样就很难让学生领会到音乐的美感,很难让学生的素质有所提高,很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起码对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不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如何解决初中音乐课程中遇到的问题

2.1重视音乐教育

想要提高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首先就要提高对音乐的重视,只有对音乐足够重视才能够有效进行音乐教学。一般来说,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所以教师没有很大的兴趣去教学,学生也没有很大的兴趣去学习。但是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现在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想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感染了,就必须对学生进行一些音乐上的教育。而音乐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所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非常的重要。而由于整个社会大背景是乡村对音乐教学不重视,这样就整体导致了现在这样的结果。所以想要有效促进学生教学能力,就要能够积极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力度,从根本上,促进乡村音乐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2.2创新音乐教学的内容

想要提高乡村地区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其次就要创新音乐教学的内容,只有对创新音乐教学的内容,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促进乡村音乐的教学。传统音乐教学就只是进行一些歌曲的跟读演唱训练,这些内容过于简单和粗略,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也是过于简单。现在的音乐教学中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乐器训练,比如钢琴、小提琴这些外国乐器或者葫芦丝、笛子这些传统乐器等等,适当增加音乐教学的内容,让学生除了歌唱的训练以外,还有其他方便的训练和练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更何况中学生都是正处于对这个世界懵懂接触期,所以学生的兴趣培养真的非常重要。而有效提高创新音乐教学,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2.3创新音乐教学模式

想要提高乡村地区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还要创新音乐的教学模式,只有创新了教学模式,才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乡村音乐教学的发展。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是教师一边唱学生一边跟着唱,这样的教学模式太过陈旧,学生非常容易跑神,而且也不利于老师对课程内容的检查。而现在的信息技术也是非常的发达,音乐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学生的音乐教学产生积极影响。首先,教师积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也就是多媒体对学生进行一些音乐的赏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赏析能力。另外教师也是可以积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存储乐谱,再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等工具来展示乐谱,增强学生对乐谱的感知能力和感受能力,方便学生记忆乐谱。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乐谱的感知能力,促进音乐的学习。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在音乐教学中,由于存在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音乐教学模式太过传统和单一,所以很难进行音乐教学,学生很难学到很多东西,这样对学生的长久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对音乐的中暑能力,不断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和音乐教学内容,才能真正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素质能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美兰.对初中音乐教学若干现象的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科学报)2010.24

[2]刘雪梅.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读写算(教研办)2013(24)

论文作者:李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  ;  ;  ;  ;  ;  ;  ;  

探究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开展初中音乐教学论文_李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