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翻转课堂”模式及其应用_自主学习论文

初中物理“翻转课堂”模式及其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及其应用论文,课堂论文,物理论文,初中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地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产生了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或者说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颠覆了原有的传统教学形式,将原有的课堂新知识学习与课后自主复习辅导等环节前移,将新知识的学习主要放在课前,交给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则更多地开展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活动和互助学习,课堂上释疑解惑。“翻转课堂”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实施教学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们也在学习和探讨这种学习模式,尝试构建适合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并以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为例,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在教学实践中,以此提高学习效益。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建构

      不同学科的教学由于学科内容、特点的不同,学习的方式有其独特性,又由于要遵从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所以不同学科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有共性。“翻转课堂”就如同常规课堂一样,要兼顾不同学科课堂的共性与个性,既要遵守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还要尊重学科特点,针对学科特点作个性化的处理。那么,从遵循教育教学一般规律考虑,初中物理应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翻转课堂”模式呢?

      我们先要从共性的角度去构建基本普适性的“翻转课堂”模式,再从个性的角度进行细节处理。

      首先,要有整体教学观,也就是学习过程必须具备整体观和连贯性。“翻转课堂”之前,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数字化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中的“翻转课堂”学习。“翻转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要与下一个学习内容的自主数字化学习有效衔接,形成“翻转课堂”一肩挑两担的形态,也就是“自主学习——‘翻转课堂’——自主学习”模式。

      其次,将“翻转课堂”前的自主学习称为“初学习”,这个环节如何开展?教师要做哪些学习资源配置?

      为了提高自主学习效益,自主学习分成两个阶段:文本学习与视频学习。学生先阅读文本,通过文本进行初步学习,带着问题进行视频学习。为提供学习资源和有效导学,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为学生录制微视频,微视频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家利用校园网或其他途径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同步做一些实验,不懂的地方通过视频回放重复学习,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在家与同学互助学习或教师网上指导。教师还需为学生准备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单上明确学习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要及时进行反思,重点是什么,还有什么疑惑与不解,将疑问记录下来,并通过网络或文本等途径及时向老师反馈,也就是完成自学质疑整个过程。

      最后,“翻转课堂”学习称为“再学习”,如何实施?

      由于课前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每位同学都会有收获、想法和疑问,需要展示成果和交换思想,以便互相启发,互助学习。所以,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是:展示交流。这个环节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说出来,把学到的技能展示出来,把设计的实验做给其他同学看,把产生的疑惑与不解说出来,看同学能否互助解决。

      学生自主学习会产生疑问,有些可能是多数同学存在的倾向性问题,需要在课堂上集体解决。所以,课堂第二个环节是:释疑解惑。教师在课前要通过信息手段或文本收集整理学生存在的疑惑,收集整理后的问题不要太多,一般一堂课解决有代表性的2~3个问题。课堂释疑解惑的顺序是先小组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大组解决,大组不能解决的教师帮助解决。

      通过自主学习、展示交流、释疑解惑等方式学习后,学生学习程度如何,需要一个检测。所以,第三个环节是达标测评。为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学生认知,并及时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延伸到后续学习任务上,课堂第四个环节是延伸拓展。

      基于以上课堂模式的构建性思考,初步构建的“翻转课堂”具体模式是:自学质疑——展示交流——释疑解惑——达标测评——延伸拓展。针对物理学科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在展示交流等环节要安排一些学生实验、实践体验活动和其他技能训练,疑问也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来解决。

      二、“翻转课堂”的应用实例——《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

      1.自学质疑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教师为学生事先准备了突出重点和难点的三段主题微视频,以备学生自主学习使用。三段微视频主题是:视频一是认识电源与用电器;视频二是观察手电筒内部结构,学习连接基本电路的方法,认识电路的三种状态;视频三是了解常用电路元件符号,练习画小灯泡工作电路图。

      为引导和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质疑,教师事先设计并下发导学任务单。具体的导学任务单如右表所示。

      

      学生结合导学任务单、课本和微视频完成自主学习,并将疑问记录下来,及时通过网络或文本途径传给教师。

      2.展示交流

      学生对照学习任务单,展示交流如下成果:

      (1)你获取的知识有哪些?如,什么是电源和用电器?基本电路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通路、断路和短路?

      (2)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用开关控制灯泡,连接电路的方法、顺序和注意事项是什么?给每个小组一套器材,小组合作连接电路。由于课前自主学习没有实验条件,所以课堂上要重点加强连接电路训练,增强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

      教师点拨 连接电路时,不要急于操作,而要先根据要求构思,把元件整体布局在桌面上合理放好,再考虑连接电路的顺序性(一般从正极出发,将元件逐一连接到负极),而后思考连接时要注意哪些?开关闭合时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如何解决?

      (3)画出让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图,抽样检查评价学生画出的电路图。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时所画的电路图可能会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要在课堂上及时纠正,严格要求,规范到位。

      教师强调和示范指导 画图要规范,要用作图工具严格去画,注意每个符号的规范性。一般的电路图画成长方形,注意四条边的比例协调和每个元件的布局,基本电路可以每条线上放上一个元件。

      3.释疑解惑

      学生在“翻转课堂”前的自主学习环节一般会有疑惑不解的问题,个性化的问题由学生自主释疑或小组展示交流环节解决。多数学生存在的疑惑先由小组解决,不能解决的由大组或全班解决,还不能解决的由教师帮助解决。

      本节课前收集整理学生的疑问,选取代表性的三个问题进行课堂释疑解惑:

      (1)在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时,此时蓄电池还是电源吗?

      (2)将开关接在靠近灯泡的地方,能够控制灯泡,如果开关接在靠近电池正极的地方时,开关还能不能有效控制灯泡?

      (3)如图1所示,用一根导线将灯泡按正常方式连在电池上,结果灯泡会发光。如果此时将电池两极对调,灯泡还能像前面一样发光吗?还有其他接法可以让灯泡发光吗?如图2、3所示接法灯泡能发光吗?

      

      将以上问题投影给学生,尽可能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实验探究、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解决,不能解决的由教师点拨、指导来解决。

      4.达标测评

      为了解学生整个“翻转课堂”学习效果,课堂上可以利用习题进行检测,并及时评价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自我学习修正。

      试题1 某同学用导线把干电池、小灯泡和开关连接成一个电路。开关闭合后,小灯泡不发光,一会儿电池发热,这个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断路 B.短路

      C.灯丝断了 D.电池没电

      试题2 你还记得手电筒的内部构造吗?如图4所示,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图中手电筒的电路图。

      

      5.延伸拓展

      本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连接最简单的电路——让一个灯泡发光。课堂基本任务完成后,及时延伸学生思维,提出如下问题:如果再给你一个灯泡,将两个灯泡连接在同一电路上,让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你能做到吗?该如何连接呢?

      在上述问题的引领下,通过延伸拓展,将已学知识有效链接到后续新知的学习。发放新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准备后续的自主学习与质疑。

标签:;  ;  ;  

初中物理“翻转课堂”模式及其应用_自主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