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节病病区外环境中硒水平与大骨节病发生的关系论文_何茂林

大骨节病病区外环境中硒水平与大骨节病发生的关系论文_何茂林

 (江油市疾病控制中心 四川 绵阳 621700)

【摘要】目的:探讨大骨节病病区外环境中硒水平与大骨节病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组、对照组河水、井水、自来水均分别取10份水样并给予硒水平检测,指定高年资专业检测人员完成相关操作。待60份水样检测完成后计算各组硒水平平均值,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河水、井水、自来水水样均顺利完成硒水平检测,分析数据可知研究组水样中硒水平平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环境中硒水平较低是导致该地区发生大骨节病的主要因素,相关工作者应准确掌握硒元素与大骨节病相关性,对高危地区积极采取各项措施补充硒元素,有利于降低该地区大骨节病发生率并保障人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 大骨节病;环境;硒水平;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9-0392-02

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是一种慢性骨关节疾病,具有典型的地方性特征[1]。本文为降低大骨节病发生率,特于2015年1-12月期间选取大骨节病病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大骨节病病区外环境中硒水平与大骨节病发生率的相关性,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大骨节病病区居民饮用水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组),包括河水、井水、自来水。另选取非大骨节病病区居民饮用水作为对照样本(对照组),包括河水、井水、自来水。两组(研究组、对照组)样本来源、采集方法、样本量等资料对比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对照组河水、井水、自来水均分别取10份水样并给予硒水平检测,指定高年资专业检测人员完成相关操作。将10ml水样放于15ml试管中,加入3ml盐酸(分析纯)后给予30min水浴加热,待其冷却至室温后定容至15ml。水样硒水平检测仪器选用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的原子荧光光度计(型号AFS-820)。待60份水样检测完成后计算各组硒水平平均值,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的 Excel表中,经SPSS.19(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 19.0)统计学软件给予分析,本文中两组水样硒水平检测结果属于计量资料(表示方法x-±s、检验方法t),检验结果P<0.05则提示数据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河水、井水、自来水水样均顺利完成硒水平检测,分析数据可知研究组水样中硒水平平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水样中硒水平平均值对比(x-±s;ug/L)

组别 样本数(份)硒水平

研究组60 0.24±0.09*

对照组60 1.68±0.41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3.讨论

大骨节病好发于青少年时期,机体将表现为软骨内成骨的软骨变性、坏死等改变。研究表明[2],发生大骨节病后患者大多存在关节变形、运动受限、身材矮小等症状,若病情严重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及自理能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中作为谷胱甘肽氧化酶活性中心,其作用包括维护细胞膜稳定性、消除脂质过氧化物及自由基等[3]。研究显示[4],水是人体摄入硒元素的主要途径,由于在地壳中硒元素呈现不均匀分布,因此不同地域水源中硒元素含量具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5],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出现大骨节病大面积爆发流行,通过研究发现相关病区分布于东北-西南走向的低硒带环境。有数据研究显示,大骨节病病区患者毛发、血液及尿液中硒含量均较低,提示大骨节病的发生可能与环境中硒水平密切相关。本文中研究组大骨节病病区水样中硒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非大骨节病病区水样,此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相关结论具有一致性[6]。

针对硒元素预防大骨节病相关措施如下:①饮食中加用硒碘盐,该食盐符合《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 14880-94),每千克食盐中含硒3~5mg;②严密监测大骨节病高发区域新饮用水源硒水平,筛选高硒水源以供该地区人群食用补充机体硒含量;③迁移是解决大骨节病病区外环境中硒水平较低的最有效途径,但迁移将损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部分居民因个人或家庭原因不同意迁移,因此大骨节病预防工作者首选补充硒元素降低高危地区大骨节病发生率,若该地区含硒量较低且经特意补充仍无法达到相应标准,大骨节病发生率仍较高,必要时可建议相关居民搬迁至外环境中硒含量较高地区居住。

综上所述,外环境中硒水平较低是导致该地区发生大骨节病的主要因素,相关工作者应准确掌握硒元素与大骨节病相关性,对高危地区积极采取各项措施补充硒元素,有利于降低该地区大骨节病发生率并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晓栋,戴宏星,郭雄.2012年陕西省停止硒盐防治措施2个月后大骨节病病区人群发硒含量变化的监测[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6,35(5):361-364.

[2]唐新,周宗科,沈彬,等.大骨节病流行区成人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炎患者血清细胞介素-6检测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2,5(5):429-432,460.

[3]李强,赵志军,周令望,等.青海省大骨节病病区换粮、补硒防治儿童大骨节病效果观察[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0,29(5):522-524.

[4]谢龙,陈伟,李劲松,等.西安市大骨节病病区外环境中硒水平与大骨节病发生的关系[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4,33(3):339-341.

[5]段琛,彭侃,张晓东,等.硒对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7(1):103-107.

[6] Fu Q,Cao J,Renner J B,et al.Radiographic features of hand osteoarthritis in adult Kashin-Beck Disease (KBD):the Yongshou KBD study[J].Osteoarthritis Cartilage.2015,23(6): 868-873.

论文作者:何茂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5

标签:;  ;  ;  ;  ;  ;  ;  ;  

大骨节病病区外环境中硒水平与大骨节病发生的关系论文_何茂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