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徐燕玲

徐燕玲

(江苏省无锡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摘 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接诊的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讨对象,随机分配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和普通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添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的各项数据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医嘱遵循情况、食欲、睡眠质量、生活习惯评分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后期生存质量。

【关键词】循证护理;消化性溃疡;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773-02

引言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过去几年该病在我国发病率普遍增长。通过调查发现[1],我国城镇人口患上消化性溃疡的概率约为8%。尽管消化性溃疡危害性不大,但仍然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循证护理是一种建立在循证学基础上的护理方法,这种方法是以患者为中心,在科学理论的支撑下,联合临床护理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在医疗环境大变革的环境下,循证护理在临床中的运用受到广泛重视。本论文着重分析了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主要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诊的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讨对象,随机分配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38例,患者年龄44~82岁,平均年龄(48.5±5.6)岁,平均患病均超过半年,溃疡灶平均直径为(8.81±3.55)mm。所有患者通过X线钡餐检测后,均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十二指肠溃疡46例,胃溃疡34例,复合型溃疡18例。两组患者无论是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病症均无明显区别,(P>0.05)具有可以性。

1.2 诊治方法

对照组使用奥美拉挫、阿莫西林、替硝锉实施联合联合治疗,并进行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循证护理干预,配合治疗。

1.3循证支持

依据患者病症和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估测,并提出问题。然后,根据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以及相关数据,确定具体问题,根据问题制定解决对策,同时进行分析,联合临床状况,探究其科学性,最后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2]。

1.3.1 护理实施

患者入院后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令患者了解病因、症状和个人护理方法,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全新的认知,解除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3.2心理干预

循证理论认为,心理问题会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和治疗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很多患者由于对疾病不了解,容易产生恐惧、担忧、过度紧张等情绪,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增加了难度。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受到长时间不良情绪的影响,很可能造成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加重患者病情。对于此类患者,医护人员应适时安抚其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最大程度的消除内心的恐惧。

1.3.3 疼痛消除护理

疼痛是消化性溃疡患者最为多见的临床表现,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适。针对疼痛患者,根据患者疼痛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回来。医护人员可以为患者实施热敷,或者服用止疼药物,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1.3.4 饮食调节

科学健康的饮食规律,对于改善患者病情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护理期间,医护人员要让患者合理饮食,少吃过于生冷辛辣食物,对于吸烟和饮酒患者,要勒令其戒烟戒酒,指导患者正确饮食,通过树立正确的饮食习惯,来改善病情。

1.3.5 预防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出血情况严重且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者,很容易造成休克甚至是死亡。所以,消化性溃疡预防并发症变得非常关键。在临床中,应当依据患者病症情况做出判别,同时关注患者身体体征变化,实时记录各个时期患者脉搏、心率、血压变化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1.3.6 生活护理

医护人员通过宣传和教育,让患者认识到健康的生活规律是促使病情恢复的关键。提示患者要按时吃饭、正常起居,不要出现暴饮暴食,更不要出血熬夜的情况。

1.4 评分标准

依从性评定[3]: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治疗期间依从性进行评估。优:患者对疾病专业知识了解程度为100%,积极配合治疗。良: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率达到70%,被动配合治疗。差: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率低于70%,不配合治疗。生活质量评定:主要以患者食欲、睡眠质量、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疾病认识程度等4项内容,采用相应的评分,上述所有护理项目,均进行相应的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治疗效果越好,越能够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 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测,,数据以百分比形式展现,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遵守医嘱对比

实验组总优良率98.60%,而对照组为66.7%,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1所示:

 

3 讨论

循证护理的中心思想是借助科学的检测方法,来搜寻最为先进可靠的科学研究做为理论支撑[4]。在护理人员持续学习和实际操作下,使护理过程变得更加简洁高效,为患者提供最合理和高效的护理策略,最大程度上维护患者根本利益。同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循证护理更具有创新性,能够综合考虑到诸多要素。循证护理从心里干预、饮食调节、预防并发症和生活护理各个方面出发,通过密切的观察和了解患者病症,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来改善患者病情,同时做好后期预防工作,消除患者内心负面情绪,进而配合医护人员治疗,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数据发现,实验组遵守医嘱优良率为 98.60%,要好于对照组67.3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中,睡眠质量、食欲、日常习惯、疾病认知均要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护理方式,循证护理方法能够更好的提升患者后期生存质量。整体而言,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循证护理方法治疗,可以明显减缓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冯敏.老年消化性溃疡病因及临床特点[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 22(6):89-90.

[2]张玉英,马杏云,赵伟,等.循证护理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15-316.

[3]郭继锐.循证护理研究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91-93.

[4]周英勇,叶东,赵 点.老年消化性溃疡90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0,21(4):211-222.

论文作者:徐燕玲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徐燕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