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脑梗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观察论文_张春艳

优质护理对脑梗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观察论文_张春艳

(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脑梗塞后抑郁护理工作期间,观察优质护理方式的充分应用,对于神经功能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32例脑梗塞后抑郁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组利用数字奇偶法展开;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优质护理方式;对神经功能康复状况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脑梗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状况对比,观察组脑梗塞后抑郁患者缓解程度显著(P<0.05)。结论:充分应用优质护理方式开展脑梗塞后抑郁护理工作,对于神经功能康复发挥的促进效果明显,从而优化脑梗塞后抑郁患者的预后能力。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梗塞后抑郁;神经功能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246-01

对于脑梗塞疾病患者,往往表现出晨起发病或者表现出睡眠过程中发病,症状以意识障碍症状、偏瘫症状以及言语不清症状为典型。因为脑梗塞疾病的影响,诸多患者会呈现出抑郁倾向,从而使得日常生活以及脑梗塞疾病治疗受到严重影响[1]。本文主要探讨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脑梗塞后抑郁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此将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加以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32例脑梗塞后抑郁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组利用数字奇偶法展开;对照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6岁~81岁,平均年龄为(56.29±2.39)岁;观察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9岁~83岁,平均年龄为(56.35±2.42)岁;对两组脑梗塞后抑郁患者的性别、年龄对比,呈现出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脑梗塞后抑郁患者在入院后,分别应用常规基础护理方式以及优质护理方式展开对应性施护;对照组主要就脑梗塞疾病后表现出抑郁症状的危害等方面加以讲解,观察组则主要于脑梗塞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功能训练以及认知等方面展开;(1)于心理方面,主要就脑梗塞后抑郁患者呈现出的少言寡语、感情淡漠以及注意力分散等情况,展开针对性施护。在同脑梗塞后抑郁患者展开沟通期间,需要确保言语热情,从而使得患者的表达欲望显著提高,最终将患者的内心温馨感显著提高。此外将其心理承受能力显著提高,使得患者的思想负担显著缓解[2]。(2)于功能训练方面,主要体现为对患者施以语言训练:观察脑梗塞后抑郁患者意识表现清晰之后,需要通过音乐交谈等系列方式,对患者的表达能力以及听觉进行对应性刺激,此外指导患者展开发声训练干预,最终对于语言功能的恢复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患者施以运动训练:首先于肢体功能训练方面加以指导,主要选择关节旋转、按摩以及伸展等系列方式加以干预,防止患者呈现出肌肉萎缩以及关节痉挛等情况。此外,协助患者完成坐立以及翻身等动作,合理展开站立训练工作,从而对于患者的自身平衡加以训练。对患者施以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工作:观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语言功能获得改善后,对于患者的穿衣、洗脸等加以指导,对于患者下床走动加以充分鼓励,从而对于早期恢复加以促进。(3)于认知护理方面:就脑梗塞疾病系列并发症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加以讲解,从而对脑梗塞后抑郁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的全面性做出充分保证,将疾病战胜信心显著提高[3]。

1.3 统计学方法

准备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本次研究收治的脑梗塞后抑郁患者的护理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神经功能康复)组间比较以x-±s形式完成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观察组脑梗塞后抑郁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康复评分为(20.39±3.46)分;治疗后为(11.39±4.69)分;对照组脑梗塞后抑郁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康复评分为(21.02±3.89)分;治疗后为(20.49±5.02)分;同对照组脑梗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状况对比,观察组脑梗塞后抑郁患者缓解程度显著(P<0.05)。

3.讨论

患者在患有脑梗塞疾病后,不但会使得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受到损害,还会导致患者呈现出语言障碍以及肢体障碍的情况。脑梗塞状态下的患者,无法避免呈现出抑郁焦虑等系列消极感,其内心往往担心疾病无法治愈,从而使得治疗信心最终丧失,而相继呈现出少言寡语、神情淡漠以及思维迟钝的情况,无法对生活工作正常做出保证。

优质护理模式的充分应用,可以对护理服务的细致化、全面化以及人性化做出充分保证,可以就脑梗塞后抑郁患者呈现出的神经功能障碍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使得患者的自我承受能力显著提高,最终对于神经功能恢复发挥显著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模式的充分应用,可以对脑梗塞后抑郁护理工作开展效果做出充分保证,使得护理人员同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力度显著加强,使得患者的心理压力获得充分消除,在对抑郁情绪进行疏导以及将疾病治愈信心提高方面也可获得确切效果,从而对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以及生活质量提高做出保证,优化脑梗塞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小叶,王虹,郑丽清,等.全程健康教育对脑梗塞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11):152-153.

[2]姜蕊.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5,2(15):85-86.

[3]胡翠红,宋建红.脑梗塞后抑郁症的优质护理探索[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8):123.

论文作者:张春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对脑梗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观察论文_张春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