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河”教学案例研究_洋流论文

海洋“河”教学案例研究_洋流论文

“海洋中的‘河流’——洋流”教学案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洋流论文,河流论文,教学案例论文,海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题记:从2004年秋季起,高中新课程地理必修教材,首先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个省区实验使用。对同一课程标准,教材编者、实验教师和实验学生,都有可能产生不完全相同的理解。如何更好地、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笔者根据对洋流这一课程标准内容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见解,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课程标准要求

地理必修Ⅰ课程标准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之七内容: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程标准解读

洋流是高中新课程地理必修Ⅰ课程标准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洋流内容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掌握。一是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世界洋流模式图以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分析不同纬度和不同海区的洋流系统,从而归纳出洋流的四大分布规律。二是结合所归纳的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从气候、海洋生物分布、海洋环境、海洋交通运输等方面,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建议讨论的问题

1.假如地球自东向西绕地轴旋转,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的洋流流向将如何变化?

2.假如地球自东向西绕地轴旋转,澳大利亚大陆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又将可能产生什么变化?

案例描述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笔者在讲授洋流这一课题时,采用“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探究式方法,结合史料,精心设计能引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情境和问题,并制作成声画并茂、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解决所探讨的地理问题。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教学,不断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一封羊皮纸信

1856年,一艘在大西洋上航行的双桅帆船遇到了一场特大风暴,帆船被巨浪打坏,在汹涌的海面上挣扎了一番以后,被漂到比斯开湾的平静岸边,抛锚停泊。为了帆船的安全,水手们在海滩上铲运海沙压舱。在铲沙时,一名水手发现沙层中有一颗外表涂满了沥青的黑色圆球,劈开一看,里面有一卷书。再仔细一瞧,原来是一卷羊皮纸,上面写满了古体字。经过一番翻译,才知道这是1498年哥伦布在第三次西航途中写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一封信。信中报告了与他同行的一艘帆船沉没了,另一般帆船的船员不服从他的命令,反叛了。这份如此重要的报告没有能够送到国王手里,倒是漂到了这个荒凉的海滩上,沉睡了358年!

是哪一位“绿衣使者”把这封信送到这海滩上来的呢?是跳跃不停的海浪,还是涨落的潮流?都不是,是海洋中的“河流”——洋流带来的!

海水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波浪、潮汐和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又叫海流。对海流,人们有一个认识过程。长期与海洋打交道的海员和渔民都知道海洋中有海流存在,并如陆地上的河流,日复一日地沿着比较固定的路线流动着。只是河流两岸是陆地,河岸就像是固定的目标可做比照,一望就知道河流是在流动着;而海流两边仍然是海水,肉眼很难把它分辨出来,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海流没有被人们发现。

人们为了认识海流,从18世纪末期起,便开始利用漂流瓶,进行对海流的观测。在这种漂流瓶里装有一封信,信上写有该瓶的投放者姓名、投放的时间和地点等,并要求拾到者向投放者报告拾到的时间和地点。1899年,人们在阿拉斯外海投放的漂流瓶,经过6年的漂流,流到了与它相距4000多km的冰岛沿岸。它告诉人们,海水平均每天流过1.8km。在此后的100多年来,人们总共投放了约15万个漂流瓶,进行着海流的观测研究,从而知道了整个海洋中约有32条海流。其中最大的海流,宽数百千米,长上万千米,规模非常巨大。它们把热带高温的海水带向寒带水域,又把寒带海域的冷水带向热带,并在运动中不断影响着沿途的气候。船员们也就利用这种海流流动的本领送信件、递情报,渔民们还利用它测报鱼群的动向,配合渔船捕鱼。

洋流与周期性地改变着自己流速和流向的潮流不同,是具有相对稳定流向的海水流动。按性质可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师:“寒、暖流的特点有何不同?”

生:“寒流一般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暖流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

教师归纳:寒流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暖流则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寒、暖流的划分是以相对温度为准的,所以寒流的实际温度不一定都比暖流低;反之,暖流的温度也不一定都比寒流高。

二、郑和当年下西洋(案例略)

教师归纳:从世界洋流分布图上不难看出,洋流分布虽然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大致有如下四条规律。

1在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

2.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3.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4.在南极大陆的外围形成西风漂流。

三、太平洋上打鱼船

洋流具有很大的规模,是促成不同海区间大规模水量、热量和盐量交换的主要因素。洋流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师:“为什么日本和秘鲁两国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生:“因为日本分布有由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的北海道渔场,秘鲁则分布有由上升流秘鲁寒流形成的秘鲁渔场。”

教师归纳:渔场分布和海流有密切关系。在寒、暖流交汇处以及有规模大的上升流的地方,往往形成大渔场。鱼类经常性的饵料是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依靠浮游植物生活,而浮游植物的分布又由营养盐类的多寡来决定。因而表层营养盐类多的海区,浮游生物就多,成为海上“绿洲”。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都能把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引起上下翻腾,于是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各种鱼类都集中到此来觅食,从而形成了渔场。世界著名的三大渔场都分布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在亲潮(即千岛寒流)与黑潮(即日本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北海道渔场;在大西洋东北海域,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寒流交汇处,形成北海渔场;在北美洲东海面,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形成纽芬兰渔场;这些渔场的年捕鱼量都在一千万吨以上。我国著名的舟山渔场则分布在台湾暖流与大陆沿岸流交汇的海区。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鱼获量较多的国家。

师:“在北纬55度到70度之间,欧洲西海岸的最冷月平均气温比加拿大东岸高16℃~20℃之多,为什么大西洋两岸的气温相差如此之大?”

生:“从世界洋流分布图上看,流经欧洲西海岸的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而流经加拿大东岸的洋流为拉布拉多寒流。暖流对沿岸气候起着增温增湿作用,而寒流对沿岸气候则起着降温减湿作用。”

教师归纳: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洋流的规模十分巨大,因此它在高、低纬度海区的热量输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是湾流对西北欧形成终年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起了巨大的作用。由于湾流的影响,在北极圈内出现了像摩尔曼斯克那样的终年不冻港。暖流控制的海区,成为大气温暖的下垫面,加之蒸发强烈,空气层不甚稳定,因而降水量较多。寒流控制的海区,气流以下沉为主,下沉气流本来就比较干燥,再加上处在冷下垫面上的空气特别稳定,水汽得不到相应的补充,所以空气的湿度比较小,天气寒冷而干燥,陆地上的沙漠一直可以分布到海边,甚至使这些海区内的岛屿,也成了沙漠。如果没有洋流,地球上的赤道和热带地区,将比现在炎热得多,高纬和两极地区,则将比现在寒冷得多,温带的寒冬酷暑变化激烈,也会令人难以忍受。

师:“1978年3月,英国一艘叫‘阿摩科·卡迪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

生:“洋流一方面加快出事海域污染物的扩散与净化,但另一方面又扩大了污染范围。”

教师归纳:陆地上的污染物进入海洋以后,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携带到其他海域,这样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如1989年,美国装载近19万立方米原油的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在阿拉斯加瓦尔迪兹以南的威廉王子海峡触礁,13个油箱中有8个破裂,大约4万立方米原油泄入海中。浮油随阿拉斯加暖流沿海岸蔓延,导致300万只海鸟死亡。清污工作历时6个月之久,有85架飞机、1 000余艘船只、上万人参加,耗资6.5亿美元,但大约只有50%受污染的海岸得到清理。因此,原油泄漏的影响将一直持续很多年,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师:“某人乘帆船利用洋流航行,从美国旧金山出发到菲律宾马尼拉,然后再返回旧金山,他是如何利用洋流航行的,为什么?”

生:“从旧金山到马尼拉,顺着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的流向航行,从马尼拉返回旧金山,顺着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的流向航行。顺着洋流的流向航行速度较快,省时省力,且较安全。”

教师归纳:一般来说,轮船顺流航行较快,逆流航行则较慢。如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的,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洋流航行的,结果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1次少用了17天。此后,欧洲人就经常利用这条航线去美洲。在船只高度现代化的今天,若能熟悉和掌握洋流规律,仍有很大的好处——节约时间、缩短运转周期,节约燃料、减少事故。

综上所述,洋流对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①影响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②影响沿岸地区的气候;③影响海洋环境的污染与净化;④影响海洋交通运输。

四、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众所周知,地球昼夜不停地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产生了许多对人类具有极大影响的自然现象。假如地球自东向西绕地轴旋转,那么这些自然现象会不会产生变化呢?答案是肯定的。(探讨略)

教师归纳:假如地球自东向西绕地轴旋转,不仅南北半球的南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的洋流流向产生变化,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洋流流向也会产生变化,变为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大洋的东岸为寒流,在大洋的西岸为暖流。而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也变为由东向西流动。由于各海区寒、暖流分布的变化,对沿海地区的气候,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与大西洋沿岸的气候将与现在有所不同,而日本北海道也不再处于寒、暖流交汇处,日本人不但无鱼可供出口,恐怕连自己吃鱼也是个问题。

标签:;  ;  ;  

海洋“河”教学案例研究_洋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