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交通信息化建设措施分析论文

新形势下交通信息化建设措施分析论文

新形势下交通信息化建设措施分析

李 昊

(新疆石河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石河子 832003)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交通信息化的发展脚步也变得更加快,下到交通警察、地方交通,上到各业主单位对其的重视度都很高,并且都确立了信息化发展的下一目标,各行业的主管部门、咨询部门以及主要的装备厂家将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交通信息化”、“交通智能化”以及“交通便利化”,本文就新形势下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作了说明,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了如何更有效的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交通信息化;建设措施

什么是信息化呢?通俗的说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信息资源合理的利用起来,使信息能更好的交流,促进进步,促进经济的质量稳步提升,使社会经济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信息化的推进中面临一个较大的问题,即信息对称问题,因为信息化的特点为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解决信息的对称问题。目前我国建设交通信息化的进度缓慢,因为对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度不高,给整体的创新性以及信息化水平带来负面影响,与人们实际生活中的需求不相符,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需使用全新的技术建设信息化的交通。

1 信息化建设对交通行业的促进作用

建设信息化社会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创新力,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决定了我国现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发展,第一,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将运行监督管理的作用发挥至最大,全方位形成多层次、无差错的交通管理系统,提高道路交通整体的管理水平,应使用全新的发展模式,从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和渗透性出发,改进传统固有的管理模式,使整体的管理效率提高,投入的成本降至最低,促进交通业发展;第二,交通信息化建设可以为智能交通提供强大的保障机制,使指挥道路各中心的人员正常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将智能交通的功能全方面的表现出来,合理应用资源,在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由交通管理单位确认准确的信息后再进行决策,在这样的方式中,需借助信息化技术采集交通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将传统方式中的定性分析改变,保证数据更加精确。总体而言,信息化建设推动了现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发展,交通管理模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的同时交警的工作也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2 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2.1 整体提高在交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力度

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极其复杂,因为比较系统全面,涉及众多东西,在交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时刻需要有关的信息技术来支撑,基于这种形式,需要相关的负责人整体提高在交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力度,考虑政策、培养人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因素,确保交通信息化有更好的发展。第一,相关的负责人应充分认识了解信息化建设,即在掌握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具有的特点之后,加大信息化建设,并进行实时监测,其中涉及的工作内容,需自己判断,控制交通信息化建设的进度;第二,需根据现在交通行业的特点以及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搭建信息化的工作平台,确定此平台主要的工作内容,对于一些问题,与相关的人讨论,使其能最大程度的扶持资金、技术以及政策制度,新建的工作机制可以促进交通信息化形成,将整体的建设效率提高。

2.2 加大对制度化、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对交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需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就此问题展开调查,将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流程以及涉及的主要内容结合在一起,完善相关的制度措施,将数据备份的方案以及与网络安全有关的制度制定完备,使传输的信息、网络服务等信息化建设更加完整真实,与此同时,还需将研究重点放在信息化政策措施上,应用相关的制度政策保障信息化的建设,现阶段的交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步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应确立对交通信息化发展有益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交通信息化标准尽可能规范,将交通信息建设方面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根据相关制度政策的规定,营造一个较好的信息资源环境,同样在建设系统的操作中,应根据市场上的竞争规则,受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并提高建设的速度,把业务的需求逐渐向系统的功能方向进行转换。

2.3 整体提升业务专项人员的素质水平

交通信息化建设工程是系统而全面的,它的特性为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涵盖的范围广泛,基于这样的背景环境,为了使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应培养相关的交通信息化人才,训练整个交警团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保证整个队伍人员的素质过硬,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操作时,首先要做到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信息化建设培训,确保他们能完全掌握交通信息化建设中涉及的主要流程以及应用的核心技术,将业务专项人员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操作熟练程度整体进行提升,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和现在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保持一致,结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将素质较高、水平较高的信息人才引入,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加快。当然,还不能忘了创新,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不断进行创新,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给交通信息化建设带来最新的理论依据。

2.4 提供充足的资金

对领导下发的任务,认真进行规划,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本地发展中的交通信息化建设进行合理的布置建设,同时需避免出现独立当政、浪费资源的现象,进行规划时,要及时将问题解决,并把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完善更新,各部门在建立、开发的过程中应先考虑实际的工作需求,然后再进行接下来的工作。同时相关主管部门还需建造管理体制,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2.5 增强认识度,特别是加强领导的认识

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工程量巨大,涉及的范围广,内容深,所以,领导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与否关乎能否被顺利的建成,主要负责人和领导应亲历亲为,加入到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其的管理可以采取设置信息化工作领导部门,明确信息化建设中责任的划分,多花时间在组织上,落实实施,对于从事信息化管理和建设的相关人员,领导应全面关心他们,给予关怀的同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当然,身为领导,首先应意识到交通信息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要解决信息对称的问题,必定会传输大量的信息,因此需保证满足管道带宽大的基本特性,就拿网络带宽的网速来说,随着时间的变化,4G网络,WiFi网络的网速越来越快,未来将出现5G,6G的网络,其带宽或许将达到1Gb/s,光纤传输的带宽可达到P级,带宽大、传输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交通信息化的实现,解决信息交互的问题,需用到管道,同时还要保证管道的可靠性能好,可靠性的相关问题较为繁杂,可分为相关装备的可靠性以及网络的可靠性两方面,装备的可靠性指的可通过故障恢复时间、平均无故障时间等参数进行要求;网络的可靠性可通过承载的业务决定使用的网络保护能力的种类,例如国家规定高速公路的骨干网需具备抗多次毁坏的性质,但某一条高速公路的传输网络只有一次抗毁坏的性质,试说明怎么实现抗多次毁坏,传输通道需具备抗多次毁坏的能力,即要求在这一个通道之间的网络至少能提供两条备份通道,可同时满足带宽大、可靠性强的特点,当然还可以使用自动调节带宽的技术将带宽的使用效率增大。

2.6 认真规划,实现高效率的管理

交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资金,为了使交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更好,使信息化建设更加稳定、安全可靠,各个交通管理部门应采用多种多样丰富的形式将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扩大,一方面可以构建多元发展的投资机制,使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有充裕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在重点建设项目中,将交通信息化建设列在首位,并在每年的项目中准备好合适的资金。

2.7 借鉴云计算的概念划分物理硬件架构

(1)具有数字化、标准化特点的端层

目前对交通业整体的解决方案有两种模式的物理分层方法,一是套用物联网结构划分,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二是参考云计算的架构划分,分为云、管、端三层,云层指的是硬件资源、平台资源以及服务资源的总和,管层指的是连接云层和应用终端的通道,端层可以指任何一类的应用终端,要实现云计算,缺少不了云层,而构成交通云的必要条件还包括网络和终端,三者都必不可少,下面将从云的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明文经过算法模块前需要进行对齐校验和长度补充,经加解密算法模块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加解密模块的内存中,再通过协议栈将数据封装成帧,使用DMA引擎向存储阵列主控制器内存传输,传输途径支持中断模式。驱动程序接收到加解密模块传回的数据帧,进行解析分解,将数据流通过应用接口进行输出[4]。

要解决信息对称的问题,需从端层着手解决,端层中的数字化可以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标准化可以从根源上解决信息对称的问题,譬如不进行数字化处理的模拟电视无法通过网络传播,如果把协议进行数字化处理,就可以传播,但这些信息实现不了信息交互的功能。因此相关的单位应清楚认识到这些条件,保持技术处于发展前沿的位置。满足数字化、标准化的条件,就可以对其他提出前瞻性要求,这样的方法可以提高信息化水平,譬如,现在交通业要求监控视频的编解码使用特定的协议,对清晰度、网络时延以及存储方式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在网络终端实现数字化以及标准化,要实现交通信息化建设则必须制定前瞻性的要求。

(2)带宽大、可靠性强的管层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结果呢?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同的孩子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在制订目标的时候,如果能够保证一定的成功率,那么就会改变很多孩子的成长状态。

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组建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师资团队。学生一进校就配备专职导师,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关爱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职业成长。同时,邀请铁道养路机械部门技术型导师经常性的来校对学校学生进行指导,保证每个学生在铁道养路技术技能训练、轮岗实训、顶岗实习中有专门的导师指导。企业选派在铁道养路机械技术强的师傅及我校选派实践能力强的养路机械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一方面,要定期对铁道企业师傅进行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内容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执教能力;另一方面,我校教师也深入企业铁道养路机械部门,进行顶岗实践,积累施工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设计高层民用建筑时,首先就要注重建筑的选址问题,虽然建筑的选址基本都由开发商决定,但是设计人员依然可以对建筑地址以及周边环境进行考察,从而利用这些自然条件进行节能设计,提升方案设计的合理性。这需要设计者在设计之前,要对建筑场地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要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因素以及施工的复杂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高层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在具体设计时需要注重工程规模、建筑间距以及建筑朝向等方面的内容,分析附近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改善环境状况,从而为绿色建筑设计及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3)智能化、统一资源化的云层

智慧交通、智能交通所涉及的范围比交通信息化更加宽泛,交通信息化是实现智慧交通、智能交通的基础,要想实现智慧交通,需保证足够智能化,智能交通的发展目标为实现云管段一体化的智能,说一体化的智能也许不容易理解,简单来讲就是在有内部联系时可实现云层智能、管道智能和终端智能的功能。云层智能可智能匹配资源并选择调出的应用,类比智能化的人脑;管道智能的传输管道需拥有自由选择传输路径并调整带宽的性质,类比于神经系统;终端智能的终端具备自动处置的能力,类比受到外界作用的四肢。应该把它们三个紧密结合起来,但要实现一体化的智能,重点还是在于整合处理资源,实施这一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将同一类别的资源整合到一起,要达到和人脑一样的智能程度,则必须保证应用足够智能。譬如用软件把交通局的计算机、服务器以及主机等计算机资源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较大的资源中心,当然也可以将离散的实现运算的主机模拟成别的计算机,对应用、存储资源以及网络资源整合同样适用,应用的智能体现在平台支撑软件、数据库软件以及中间软件上,在这些软件中搭建步骤完全、自动化管理内外两部分的服务体系、专家测评体系以及信用维护体系等。

2.8 以人机界面为中心,统一应用软件、中间件以及数据库的相关要求

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便达到更好的信息对称效果,更优质的人机界面,为交通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撑。在交通信息化的建设中,需按照构建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以及平安交通的模式部署,以信息化智能化为中心,推进建设现代化交通、智慧化交通。

眼前这个被称作铜绿山的山丘,若从远处看,的确看不出它与周边山头的形状、植被有什么不同。但走到它的身边,可以看出差别不仅明显,而且巨大。铜绿山随处裸露着山岩,岩体透出铜锈般的暗绿色,用地质探矿专业术语表述,这是岩体含铜品位高的缘故。眼前这座不起眼的山包里,已经探明贮藏有丰富的孔雀石、赤铜矿、自然铜等矿藏,把铜绿山说成是宝物聚集地一点也不为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推进现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发展,需保证交通信息化建设的质量,确立交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以及目标,提高相关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加大对信息化、制度化建设的力度,在建设之前进行规划,实现高效率的管理,同时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运用全新的技术:云计算划分物理硬件架构,实现分层建设,将人机界面确定为中心,统一应用软件、中间件以及数据库的相关要求,规划支撑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智能交通管理,促进智能交通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孙厚涛.当前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规划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通讯世界.2015(13).

[2] 高俊林,王树林.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设有关问题研究[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3(06).

[3] 秦洁,施展.论项目经理在交通信息化发展中的作用——以泰州大桥信息化建设为例[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02).

[4] 钱红波,任乐,杨飞.上海市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规划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5(06).

[5] 樊向萍.新常态下山西省交通信息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23).

[6] 谢文财.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促进交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J].交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3).

[7] 王春生.大数据思维下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要点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7(02).

doi: 10.3969/J.ISSN.1672-7274.2019.01.203

中图分类号: F512

文献标示码: A

文章编码: 1672-7274(2019)01-0252-02

标签:;  ;  ;  

新形势下交通信息化建设措施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