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不同留置部位对儿童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分析论文_王婧

选择不同留置部位对儿童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分析论文_王婧

王婧

(安徽省铜陵市中医医院儿科 安徽 铜陵 244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留置部位对儿童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共计90例拟行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头部组30例、手背组30例、手腕组30例。评价头部组、手背组、手腕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结果:头部组、手背组、手腕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手背组留置针保留时间最长。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对于较小年龄的儿童,首选留置针的部位为头皮静脉,对于年长儿,尤其是大于4岁的儿童因首选手背静脉行留置针。

【关键词】 留置部位;儿童静脉;留置针;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242-02

护理人员每日需要进行大量输液工作,尤其因儿童不能配合或来自家长及社会的压力,使护士十分惧怕对儿童进行静脉穿刺[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新的医疗技术,对于穿刺不配合或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因此选用留置针不仅可以节约护士大量工作时间和劳动量,还能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虽然留置针操作方便,但不同的留置部位会出现明显的差别。因此本次研究拟选择不同留置部位,评价静脉留置针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共计90例拟行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头部组30例、手背组30例、手腕组30例。头部组平均年龄(6.3±1.8)岁,其中男性12人,女性18人;手背组平均年龄(6.3±1.5)岁,其中男性13人,女性17人;手腕组平均年龄(6.2±2.4)岁,其中男性15人,女性15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研究对象均签定知情同意书,保密知情书。

1.2 研究方法

首先护理人员对患儿的穿刺部位消毒,护士持针与皮肤呈20°左右正面刺入皮肤,然后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穿刺针继续前行2mm,拔出针芯,固定针翼,针眼以敷贴覆盖,输液毕后从肝素帽内拔出针头,掐紧小夹子,完成封管。根据保护膜污染状况随时更换。

1.3 评价标准

评价头部组、手背组、手腕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

1.4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所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当P小于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头部组、手背组、手腕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比较 头部组、手背组、手腕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手背组留置针保留时间最长,见表1。

表 1 头部组、手背组、手腕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比较

组别 留置针保留时间(天)

头部组 2.58±0.28

手背组 3.65±1.24

手腕组2.31±0.59

t 5.368

P<0.05

3.讨论

我们本次研究发现头部组、手背组、手腕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儿童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部位的保留时间有明显差异。

目前研究发现对于较小年龄的儿童,首选部位为头皮静脉,对于年长儿,尤其是大于4岁的儿童因首选手背静脉,与本次研究一致。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因为头皮静脉丰富,分支多,交错成网,而且固定方便,不影响患儿活动,甚至患儿哭闹时留置针也不易脱落。但本次研究中由于患儿多为年长儿,故我们未选择头皮作为首选留置的部位。

我们研究中发现手腕组留置针时间短于手背组。腕部静脉虽然位于浅表而且容易辨认,但是患儿喜欢活动,爱哭闹,不仅易使套管触及血管造成出血,而且留置针非常容易脱出影响留置时间。此外还有研究[2]对下肢静脉作为留置的部位,但因为下肢静脉瓣多,血液回流慢,易出现渗液、肿胀,因此不是留置的较佳位置。

我们在对儿童进行静脉留置针时,总结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3,4]:(1)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的目的告的患儿,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对家属进行必要的宣教,让其配合护理工作。患儿一旦触碰留置针或出现哭闹时应及时通知护士,避免留置针出现脱落。(2)为防止液体外渗,输液时患儿的肢体应与心脏平齐,衣服勿过紧,避免影响血液回流。如果需要进行下肢留置针,可抬高下肢,加快血液回流,减轻药物对静脉刺激。(3)护士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及定期观察儿童面部表情,询问儿童穿刺皮肤处感觉。护理人员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局部皮肤红肿,液体外渗等并发症,应立即拔管,用硫酸镁湿敷。

【参考文献】

[1] 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

[2] 计惠民.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75-76.

[3] 王桂英,阎光霞.小儿应用留置套管针应注意的的问题[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 (8):662-663.

[4] 李晓燕,刘洋,陈卫红.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5):300-301.

论文作者:王婧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

标签:;  ;  ;  ;  ;  ;  ;  ;  

选择不同留置部位对儿童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分析论文_王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