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发展论文_胡敏

浅谈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发展论文_胡敏

杭州维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现在的社会已经是智能时代,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智能控制的气息。智能控制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为企业行业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兴起的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能够使机电一体化系统更加充实与完善。机电一体化系统属于机械学,它包含了很多的机电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智能控制;应用分析

前言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重要组成包括驱动、机械、测试、控制、信息等方面,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些综合技术也要随着时代去改变、去创新。其中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融入智能控制技术就是信息化的体现。智能控制技术弥补了传统控制技术的缺点,并将其自身优点发扬光大,使机电一体化系统更加完善,其作用运用在各个领域。

1机电一体化系统与智能控制内涵概述

1.1机电一体化系统

机电一体化系统当中融入了多个信息技术和其他科技技术,其中涵盖了机械技术、信息化技术、微电子、传感器技术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在多元化科技技术融入的基础上,依靠电子技术、计算机设备、通信技术、多项子系统,共同构建出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实际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实现对系统以及设备的管理与控制,并将该系统运用于执行系统、生产一体化产品等领域诸多。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内部系统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结构,分别是机械构件、控制构件、信息处理构件、执行构件、电力供应构件等。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实际进行运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信息化生产与管理效率,而且还可以切实保障生产与管理工作的精准度、避免过多的能源损耗。

1.2智能控制系统

所谓智能控制,即是解放了人们的大脑,摆脱了人们大脑控制、手动控制工作,通过机械化信息化手段来控制生产与管理。在智能控制当中,可以通过对人们大脑模拟的形式,实现对控制目标的智能化控制。智能控制的结构和内容相对复杂,不仅控制系统组织性能具有多样性,而且边缘存在交叉性,其构造变化性相对较多,可以不断融入新内容和新系统思维。智能控制的内部组成结构包含以下几点,分别是专家操控体系、学习操控体系、人工神经网络操控体系、复合操控体系、集成操控体系、分级递阶操控系统、进化核算与遗传算法等多种组织结构组成。智能控制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当中充当着重要的技术角色,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当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保障机电一体化系统更加精准,而且还能够比人类操作更加的迅速和便捷,在降低人力资源费用投入的基础上,降低了很多具有危害生产工作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切实展现了其自身的巨大优势。

2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的具体应用

2.1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智能控制是当下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智能控制可以模拟人的脑力劳动、动作以及专家的一系列智能活动,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机械制造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机械制造中对智能控制的应用,可有根据智能控制中的数据得出相关的结论,可以利用数学理念以及神经网络系统监控整个机械制造的过程,构建动态、立体的环境建设模型。智能控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实现了智能学习、智能诊断、智能监控、智能传感器等方面技术的融合,推动了机械制造的数字化进程。

2.2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在机器人研发中的应用

智能控制在机器人研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器人技术是当下高端技术之一。对机器人行为的控制,核心是要实现动力学控制,动力学理论具有非线性、实时变化性、高内聚性的特点。比如对于双足行走的机器人,我们可以将其看作动态二级倒立摆,体现了非线性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机器人的研发中还涉及繁杂的传感器信息数据,而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属于多变量系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要想机器人的平衡行动得到保障,就要同时执行多个命令,比如平衡调整命令、躲避障碍命令、规划动作命令等。传统的控制系统由于自身限制无法实现对机器人的全方位控制,而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控制系统存在的不足。

2.3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在数控机床方面的应用

传统的数控机床是由人为操控的,这就使得机床的精准度不高,很多产品的质量都不合格。而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技术包含了高新的RISC芯片和许多CPU控制系统,这就大大提升了数控机床的精准度。在数控机床的运行质量方面,要做好策划环节的模块化工作。智能控制中的模块化具有良好的剪裁功能,涉及许多方面,可以有效地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规格达到标准水平。在操控数控机床正常运转方面,要着重完善操纵程序,利用操纵程序对各个工件实行严密的编程,满足工件产品制作成果的智能化要求。过去的普通机床工件制作成果严重受人为因素影响,但现在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通过智能化的操纵程序,可以实现工件制造的智能化、自动化。

3提升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的方法

3.1完善机电机械系统

机电机械系统的性能和机电一体化系统有直接的关系,机械性能甚至决定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良好运行和循环式的运动路径。为了能够完善几点机械系统,一方面要将机械原件质量降低,另一方面则要从机械传动零部件入手,选择精密较高的同时精简结构,使机械呈现出整齐美观简便的特点,设备作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构造期间,需要将机械传动系统精密度作为重要的考虑重点,对机械系统运行的性能进行优化。由此,机电一体化系统经过改造后,便可以更充分发挥智能控制技术的优势,实现智能控制,并且使机电设备达到减人增效、节支降耗的效果。

3.2优化相关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应用的传感技术,必须要有传感器作为辅助,传感器也可以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质量进行检测。利用传感器数值,采集并整理好机电信息,作为机电技术研究人员的工作依据。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可以优化传感技术,使其所具备的抗干扰性能、灵敏性、实用性等得到提升。除此之外,技术人员也需要对编程技术进行优化,提升编程运行有效性,将软、硬件系统充分结合起来,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以及智能控制的应用提供助力。机电一体化系统中除了传感技术、软件技术以外,接口技术和信息技术也是常用技术。尤其是在计算机普及的现在,智能控制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提出更多要求,计算机信息技术也为系统的优化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优化,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更为高效,这也将技术本身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扩展。通过智能控制对信息技术予以优化,可以使机电一体化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充分融合,获得最佳的机械生产制作成效。最后则是接口技术,该技术的作用是和计算机维持良好通信,实现信息传递及转换。利用智能控制优化接口技术,能够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使信息传输速度更快,为今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的应用让智能控制技术的优点放大,缺点避免,同时使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更加强大,塑造了将来机电一体化发展的良好趋势。实践证明,只有将智能控制技术运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才能以最大的优势去发挥两者的长处,将机电技术塑造的更加强壮。目前中国机电一体化系统相对成熟,智能控制技术的灵活性将机电一体化的操作变得更加顺畅,并且各种微技术的加入给机电一体化系统带来了全新的技术体验。

参考文献

[1]朱振涛.机电一体化在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8 (18):199-200.

[2]喻欣,徐江华.工业4.0时代下机电一体化智能发展分析[J].南方农机, 2018,49(16):185.

[3]安阳民.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8, 49(14):99.

作者简介

胡敏,(1984年11月4日-),男,汉族,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人,机电工程师,大专。研究方向:机械设备与自动化。

论文作者:胡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  ;  ;  ;  ;  ;  ;  ;  

浅谈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发展论文_胡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